雷军:互联网思维下的“群众路线”就是与用户交朋友
- 来源:中国商人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互联网,思维,关系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5-03-28 16:09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很多伟大的企业都把用户视为所有业务的首要考量。以用户为中心,说易行难。关键在于如何理解企业与用户的关系。
创业前,我常听到“顾客就是上帝”这句话。不少公司还将“把用户当上帝”作为标语挂在墙上。可长期来看,消费者购物时依旧心存疑虑,一提到企业就联想到“无商不奸”,商人社会形象也普遍欠佳。
于是我思考,能否创办一家公司,坚持诚实经营,不坑害用户,和每位用户成为朋友,真正让用户信赖。
小米提出“和用户交朋友”理念,这也是小米成功的主要原因。这一理念本质是互联网思维下的“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网上有句玩笑话:“别谈钱,谈钱伤感情”。做生意本就是谈钱的事,为何会伤感情?因为许多人谈钱时缺乏诚意,总想着占对方便宜,自然容易伤感情。
2015年,小米处境艰难,有人向我推荐了一位半导体公司的高管。从业绩看,他能力出众。但交谈时,他得意扬扬地说自己“能把稻草卖成金条”。我越听心越凉,没等他讲完,便意识到小米不需要这样的人。创业几十年,我见过太多类似的人,他们的理念不是商业发展的正途。
因此,每做一笔生意,我都会想:要是把产品卖给朋友,我该如何推荐?怎样体现诚意?我的答案是八个字:“感动人心、价格厚道”。
“感动人心”就是产品要带来超预期体验。产品不行,价格再低也无法赢得用户喜爱。“价格厚道”则强调定价要有诚意,高价很难让用户买单。
这八个字像硬币的两面,看着简单,做到却难。做到它,既要有十足的诚意,也要克制贪婪。要知道,性价比并非单纯的低价,而是一种比较优势:同等价格下性能最好,同等性能下价格最低。
对小米而言,性价比不是经营层面的事,而是一种信仰,是对用户长久的承诺,也是最大的诚意。
在我看来,新媒体营销和传统的营销不同,它不是以“和用户交朋友”为目的,而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手段。
和用户交朋友,首先要倾听用户的意见。
前互联网时代,企业与用户沟通存在技术阻碍。好在互联网尤其社会化媒体出现,为企业提供了便捷的沟通工具,消除了与用户间的隔阂。不过,光有工具不行,还得有态度,就是拿出诚意,真正融入用户。
创业初期,小米团队定下硬性规定:从合伙人到产品经理、开发工程师,都要在社区论坛和微博直接与用户互动,随时接纳用户意见和建议。
许多开发项目还邀请用户参与会议,一同探讨产品需求。通过投入精力与用户沟通,我们避免了闭门造车引发的方向性错误。不走错路,少走弯路,是对时间和精力的最好节省。
尊重用户,既要听取意见,更要付诸行动。只听不改,用户会失望,企业也将面临危机。
小米社区的本质,是借助参与感,发动数百万志愿工作者,共同完成一项浩大的工程。一旦确认用户意见有价值,我们立即改进。
我们积极听取意见、及时反馈,让用户深度参与。当用户觉得自己为产品研发出了力,由此产生的情感远超普通的品牌忠诚度,而是一种对品牌的强烈归属感。
小米十分感谢这个信息高效流转的时代。倘若没有互联网、线上社区、微博、微信公众号,没有强大的互联网基础建设,没有物美价廉的中国通信网络服务,即便小米满怀热情、一身方法,也难以如此贴近用户。
很多朋友问我如何与用户互动,其实我作为一名工程师、码农,性格比较内向。面对用户,我只有一个念头:只要能和用户打成一片,我都豁得出去。
在公众领域中,我最知名的标签或许不是企业家,而是“R U OK”。2014年,我在一场海外发布会上几句简单的英语寒暄,被B站用户做成鬼畜视频,在国内爆火。我刚看到时觉得挺奇怪,不过很快就释然了。
我跟同事提议,录个视频去B站和大家交流。既然这个视频这么火,说明这或许是一种新的交流方式,值得我们去了解。
于是,我们制作了第一支B站视频,向年轻用户问好,还意外坐实了我的“歌手”身份。“R U OK”也成了小米的一个梗,经久不衰。
后来,不少公司来交流,总问我“R U OK”是怎么策划的。我说,这真不是策划的,就是我比较豁得出去。我也理解,大家都有点形象包袱,企业家更是如此。
2020年春节前,我投入最多精力准备的事,是选定年夜饭米粉代表。最终,9位来自不同类型用户的米粉当选,参加了这次活动。
说是年夜饭,其实重头戏在饭前。当天,我们先用半天时间开会,我和公司高管代表一同接受用户代表的质询、听取建议,并展开讨论,会议全程直播。
年夜饭气氛轻松,而质询、讨论环节则严肃认真。用户代表精心准备文件,涉及技术研发、新业务开拓、组织架构梳理等多方面,内容丰富、调查翔实、建议专业,远超我的预期。
我们高度重视这些意见,初步梳理后分发至各部门,由各部门针对性地初步解答。会上,我和团队与用户讨论,听取他们的想法。会后,我们再次复核,以书面形式披露对用户代表质询和建议的回应及改进方案,并向所有用户公开。
如今,小米用户多达数亿,其中不乏各行各业的专业人士,以及在用户社区极具影响力的代表。公司哪些业务表现出色,哪些地方存在管理问题,他们甚至比不少管理干部看得更清楚,提出的意见比内部一些报告更能切中要害。
在我看来,向用户汇报公司发展思路与进展是公司应尽义务,与用户共同探讨公司业务、请他们为公司诊断,是小米和用户共创模式的进一步探索。
我始终认为,企业内部治理是股东、公司管理者、员工和用户共同参与的结果。让用户以恰当方式切实有效地参与产品建议、业务讨论等治理事务,是公司坚守以用户为中心理念、不偏离方向的重要保障。
任何企业都宣称一切以用户为中心,和用户交朋友的方法也并非高深莫测,可为何许多企业效仿小米却难以成功?原因很简单,小米致力于经营用户的信任,这正是以用户为中心的关键所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