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城农商银行如何练成小微企业闭环服务模式

  • 来源:商周刊
  • 关键字:银行,服务,模式
  • 发布时间:2025-03-29 18:51

  文 汪洪君

  近年来,浙江省政府把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一号改革工程”,对浙江积极构建亲清政商关系,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工作作出重要决策部署。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是良好营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国民经济循环高效畅通、构建新发展格局具有重要意义。

  浙江社会信用发展已走过20个年头,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成绩斐然,营商环境优化应用场景层出不穷,信用提升政府“公共服务水平”、信用提高企业“办事便利度”、信用促进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等场景应用不断深化。但部分金融机构“唯资产论”的“掐尖”式经营理念造成普惠领域的企业贷款高度集中在部分优质小微企业上,初创型企业几乎很难获得足额、便捷、便宜的资金。

  浙江农商联合银行辖内柯城农商银行作为地方金融排头兵,坚持问题导向,持续加大对小微企业等实体经济关键领域的支持力度,通过打造批量预授信平台、建立助企服务机制、搭建客群触达体系,形成了一整套小微企业闭环服务模式——“信易贷”服务模式,进一步缓解了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问题,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截至2024年9月末,该行已累计投放小微企业贷款12742户、83.84亿元。其中,2024年新增小微企业贷款613户、13.54亿元。

  打造“小微智库”批量授信平台

  信息不对称是影响金融机构和小微企业供需的主要因素。柯城农商银行通过强化政银合作,筛选汇总市场主体内外部数据,打造以“5+4”小微企业预授信模型评分体系为核心的“小微智库”平台,即包括小微智评等级、公共信用评价得分、纳税评定等级、近三个月平均水(电)量及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参保人数等在内的5项外部政府单位数据,资金回存率、产品粘合度、忠诚客户指数及代发工资等在内的4项金融机构内部数据,并综合参考企业整体经营质效、合规经营表现、经营成果表现、产能利用、社会贡献以及业务合作贡献度,梳理出9大维度、80项细化指标的评分模型指标进行权重确定,结合存量已授信额度,形成一套“指标可解释、权重能调优、结果可验证”的综合反映企业信用能力和信用表现的动态预授信模型评分体系。

  截至2024年9月末,该行已完成共计4.05万户企业预授信模型结果数据跑批,设置最低20万的最低额度下限,累计完成企业预授信189.68亿元,其中企业户均预授信95万元,个体工商户户均预授信33万元。

  建立“精准有力”助企服务机制

  一是用足央行贷币政策工具。充分运用央行再贷款政策工具、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等,积极推进支小支农再贷款投放工作,对于信用良好、发展前景较好的小微企业、小微企业主、个体工商户,优先发放免抵押、免担保的纯信用贷款,发挥“精准滴灌”和“直达实体”的作用。截至2024年9月末,共发放支小再贷款343户、9.10亿元,共发放普惠小微信用贷款(银保监口径)10430户,余额20.21亿元。

  二是用好无还本续贷工具。对因经济环境或其它特殊情况影响的受困企业,合理利用无还本续贷、“连续贷+灵活贷”、贷款宽限期调整、结息周期调整等手段,对存量无法正常还款的企业,承诺不抽贷、不断贷、不压贷,对受影响较重的企业实行“一企一策”。截至2024年9月末,共发放无还本续贷2836笔、24.38亿元,为企业节约转贷成本2194.40万元。

  三是创新银担合作模式。积极与衢州市信保融资担保有限公司等政策性担保公司开展进一步合作,对批发零售、住宿餐饮、文化旅游等受经济环境影响较大的行业,推出“总对总”批量担保模式,优化办理手续,简化审批流程,扩大业务合作规模及企业受益面。截至2024年8月末,与衢州市信保融资担保有限公司合作481户、8.85亿元。

  搭建“三线融合”客户触达模式

  一是打造数字营销模式。建立由1位中心主任、1位运营管理岗及N位数字营销坐席组成的“1+1+N”数字营销中心。中心通过对“小微智库”平台数据进行全量分析,对客群进行分层分类,开展精准线上外呼,提高获客效率和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小微企业客群的服务体验感。截至2024年9月末,数营中心已累计外呼企业客户6056户,触达3305户,触达率54.57%。累计营销签约户数87户、签约金额3.47亿元,其中用信户数84户、用信金额5619万元。

  二是开展助企大走访活动。全面开展“走千家、访万户、共成长”活动,深入推进小微金融工程三年行动计划,持续开展“金融支持万家市场主体专项行动”,充分发挥全覆盖的服务优势和线下融合线上的全方位、成体系服务优势,通过多轮“地毯式”协同走访,深入了解、帮助解决市场主体经营发展中的困难,精准提供产品服务,全力帮助市场主体获得信贷资源、降低融资成本、拓宽融资渠道,全面提振企业发展信心。截至2024年9月末,共走访小微企业客户4849户,解决结算、融资等难题500余个。

  三是创新小微企业融资渠道。率先与市营商办签订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将“小微智库”建设与市企业信用管家应用开发工作相结合,顺利将已跑批的企业预授信情况在“浙里办—企业信用管理(服管融合一体应用)—金融体检”中进行查询展示,方便企业查看。同时与市营商办、市信用办、市信用协会联合举办衢州市助企信用服务培训会,现场为120家小微企业主、30余家协会成员单位进行了“信易贷”服务模式培训。截至2024年9月末,APP查询2600余人次。

  “政银合作”是核心要素

  创新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政银合作”是核心要素。农商银行作为地方规模最大、网点覆盖面最广、从业人员最多、服务范围最广的金融机构,应当积极推动与当地政府部门的全面合作,搭建“总对总”的政银合作平台,充分依托地方信息资源和大数据集中管理的优势,强化数据信息共享,自上而下地形成“共建共享”的良性发展生态,为广大城乡居民及中小微企业客户提供优质的金融服务,助推当地营商环境优化。

  “数字赋能”是重要手段。随着中国社会加速向数字时代转型,数字技术正以新理念、新业态、新模式全面融入人类经济、生活当中。金融机构作为天然的数字化运营单位,在技术应用创新上应当走在各行各业的前列,并将之充分运用到优化营商环境当中。该行积极践行浙江农商联合银行党委自2019年即提出“大零售转型和数字化转型”战略,科技投入逐年增大,科技人才队伍不断壮大,为全行数字化改革提供了强大动力。

  “扎根与情怀”是内在动力。农商银行普遍存在盈利能力弱、成本企高、互助机制难建立等问题,但从区域看,农商银行以较少的总资产贡献了银行业较高比例的小微企业、三农领域贷款,并在四大行网点向城市集中,撤并农村网点时,仍然坚守区域、服务本土, 尽力做到网点渠道全覆盖、无死角,凭借的就是农商银行天然的“支农支小”核心定位,扎根本土的初心,服务地方的情怀。

  (作者单位系浙江衢州柯城农村商业银行)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