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航新征程 创造新辉煌

  • 来源:广东经济
  • 关键字:精神,发展,未来
  • 发布时间:2025-03-29 19:45

  本刊编辑部

  2月18日,开年上班第一天,广东“新春第一会”如约而至。广东连续三年在春节假期后第一天召开大会,始终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这一主题,而今年的话题则更是落点于“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这既是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为当下发展点题,更是在谋求、追问未来发展的破题之道。

  时间记忆奋斗的历程,赋予奋斗的力量。近年来,广东坚持以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着力推动产业科技互促双强,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2024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迈上14万亿元新台阶、连续36年居全国首位,区域创新能力连续8年全国第一。其中,全省工业总产值突破20万亿元,对GDP增长贡献率超50%,制造业当家更加“有底气”。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7.4万家,实现营业收入突破19万亿元,利润超1万亿元,均约占全国1/7、稳居全国首位。工业投资突破1.5万亿元,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达到37.2%、创18年来新高,成为全省投资的“主力军”。

  在历经40多年改革开放后,广东再次强调“制造业当家”,一方面是要撑起经济大省基本盘,另一方面更是要在新旧动能转换中发挥关键作用,在多重挑战和压力下实现突围。从珠三角各地的“新春第一会”来看,各地对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都形成了成熟的思路:广州提出建设“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坚持“产业第一、制造业立市”,把握制造业服务业“两业融合”、数智化绿色化“两化转型”两个主攻方向,重点发展15个战略性产业集群、6个未来产业和8个现代服务业;2025年是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5周年,也是深圳经济总量实现4万亿元目标任务的冲刺之年。深圳探索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对有较好基础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低空飞行、量子科技等产业要尽最大努力谋求在全国全球的更大优势;去年底,佛山超7000家规上企业实施数字化转型,转型后企业生产效率得到提升、成本与产品不良率降低。佛山企业和政府都从数字化转型中尝到了甜头,坚定了数字化转型的方向和决心;2024年惠州GDP突破6000亿元,工业对GDP的增长贡献提高到88.9%,今年将推动石化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产业迈向万亿级产业集群;依托新能源汽车、新型储能等新质生产力,肇庆今年GDP将冲刺3000亿元;中山计划投入财政资金超6亿元,重点放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支持新能源产业、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光电光学产业等“专精特新”企业发展壮大……

  站在珠江入海口眺望,广东的产业变革浪潮正与太平洋的波涛共振。当传统产业带的机器轰鸣与数字时代的比特洪流交织,当大湾区创新要素的聚变反应持续释放能量,广东正在书写中国式现代化的产业答卷,必将在新的伟大变革中迸发出更加澎湃的力量。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