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财税支持问题研究——以巴基斯坦为例
- 来源:广东经济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一带一路”,对外直接投资,财税支持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5-03-29 19:49
陈文菁
(浙江金融职业学院 浙江杭州 310018)
【内容摘要】在“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OFDI)规模不断扩大,巴基斯坦作为“一带一路”沿线的重要国家,成为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重要目的地之一。本文通过分析“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对巴基斯坦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探讨财税支持政策在促进投资中的作用及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优化建议,以期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提供政策参考。
【关键词】“一带一路”;对外直接投资;财税支持
引言
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其在促进沿线国家经济合作与发展方面展现出巨大潜力,为相关国家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在这一宏大框架下,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OFDI)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成为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加强国际产能合作以及促进沿线国家经济发展的关键力量。巴基斯坦作为“一带一路”倡议中的关键节点国家,凭借其丰富的自然资源、庞大的劳动力市场以及重要的地缘战略位置,吸引了众多中国企业的目光,成为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重要目的地之一。
但在中国企业对巴基斯坦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过程中,却面临着一系列复杂且严峻的挑战。其中,复杂的税收环境构成了企业投资决策的重要考虑因素。巴基斯坦的税收体系相对繁琐,税率结构多样,且税收征管效率有待提高,这无疑增加了企业的税务合规成本与风险。同时,政策的不确定性也为企业的投资活动蒙上了阴影。巴基斯坦国内政治经济形势的波动、政策法规的频繁调整以及投资环境的不稳定性,都使得企业在投资决策时面临诸多不确定性,进而影响了投资的积极性与规模。
在此背景下,深入研究“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企业对巴基斯坦对外直接投资的财税支持问题,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更具有紧迫的现实意义。通过系统分析现有财税支持政策在促进投资中的作用及其存在的问题,能够为优化相关政策提供科学依据,从而更好地发挥财税政策的引导与支持作用,降低企业投资风险,提高投资效率,助力中国企业顺利“走出去”,推动中巴经济走廊建设以及“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实施。
一、“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财税支持政策现状
“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财税支持政策,旨在鼓励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提升企业的国际竞争力。税收优惠政策通过减轻企业税收负担、消除国际重复征税等方式,增强了企业对外投资的积极性。财政补贴政策则通过提供资金支持、降低投资成本等措施,缓解了企业的资金压力。然而,巴基斯坦复杂的税收环境和政策不确定性,以及财政补贴政策申请流程的复杂性,仍然给企业对外投资带来了挑战。因此,进一步优化财税支持政策,加强中巴税收政策协调,简化财政补贴申请流程,提升补贴力度,对于推动中国企业对巴基斯坦的对外直接投资具有重要意义。
(一)税收优惠政策
中国政府为鼓励企业“走出去”出台税收优惠政策,旨在减轻企业的税收负担,提高企业对外投资的积极性。这些政策主要包括境外所得税抵免、税收协定网络的完善等。例如,根据《“走出去”税收指引》(2024年修订版),中国企业从巴基斯坦取得的特许权使用费、技术服务费所得在巴基斯坦适用12.5%的优惠税率。此外,中国已与包括巴基斯坦在内的114个国家或地区签署了税收协定,通过税收协定下的相互协商机制,累计为纳税人消除国际重复征税300多亿元。这些税收优惠政策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企业的税务压力,增强了企业对外投资的信心。
但巴基斯坦的税收政策复杂多变,增加了企业的税务风险。巴基斯坦的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和货物劳务税等税率较高,且税收征管效率较低,企业面临较高的税务遵从成本。此外,巴基斯坦的税收法规变化频繁,进一步增加了企业的税务风险。
(二)财政补贴政策
财政补贴是中国政府支持企业对外投资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财政补贴,企业可以获得资金支持,降低投资成本。例如,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扎实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行动方案》提出,扩大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和外资项目清单,支持符合条件的外资项目享受相应支持政策。此外,国家税务总局发布的“税路通”跨境服务品牌,梳理了51项稳外贸稳外资税收支持政策和征管服务举措,更新发布《稳外贸稳外资税收政策指引》,精准推送实现“政策找人”“产品找人”。 但在实际操作中,财政补贴的申请流程较为复杂,且补贴力度有限,难以满足企业的实际需求。例如,企业在申请财政补贴时,需要提交大量的申请材料,并经过多部门审核,这增加了企业的申请成本和时间成本。此外,部分财政补贴政策的覆盖面较窄,无法涵盖企业在对外投资过程中面临的全部风险。
二、巴基斯坦的投资环境与财税政策
(一)巴基斯坦的投资环境
巴基斯坦作为“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参与国,其投资环境具有多方面的特点。一方面,巴基斯坦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庞大的劳动力市场,其人口约2.08亿,是世界第六大人口国,这为投资提供了广阔的市场潜力。此外,巴基斯坦政府近年来积极推动经济改革,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吸引了众多国内外企业的关注。巴基斯坦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吸引外资的政策,包括税收优惠、简化投资审批程序等。此外,巴基斯坦几乎所有经济领域均向外资开放,外国和当地投资者享有同等待遇,允许外商拥有100%的股权,允许外商自由汇出资金。
巴基斯坦的投资环境也存在一些挑战。首先,巴基斯坦的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薄弱,交通、能源等领域的不发达仍是政府关注的重点方向。其次,巴基斯坦的安全形势较为严峻,恐袭事件时有发生,这增加了投资的风险。此外,巴基斯坦的经济尚不发达,通货膨胀率较高,2023财年平均通胀率为29.2%,这可能对投资回报产生影响。
(二)巴基斯坦的财税政策
巴基斯坦的税收体系较为复杂,企业所得税、关税等税率较高,增加了企业的投资成本。巴基斯坦实行属地税制,课税范围包括经营所得、租金所得、资本利得、工资所得及其他收入。企业所得税的标准税率为29%,对于外国企业来说,这一税率相对较高。此外,巴基斯坦的税收征管效率较低,企业面临较高的税务遵从成本。政府征税能力不强,税收制度存在诸多问题,包括征收政策不稳定,税基窄、监管执行不力、缺乏透明度等。这些问题导致政府税收不足,难以完成既定税收计划。尽管如此,巴基斯坦政府也在努力改善税收政策,以吸引更多的外国投资。此外,巴基斯坦政府还通过简化审批流程、降低关税等措施,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
三、中国企业对巴基斯坦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与问题
(一)投资现状
近年来,中国对巴基斯坦的对外直接投资(OFDI)规模不断扩大,投资领域广泛,涵盖能源、基础设施、制造业等多个关键领域。根据商务部统计,2022年中国企业对巴基斯坦的直接投资流量达到5.6亿美元。此外,中国企业在巴基斯坦新签工程承包合同额为32.7亿美元,完成营业额45.6亿美元。这表明中国企业在巴基斯坦的投资不仅在规模上有所增长,而且在项目数量和质量上也不断提升。中国已连续九年成为巴基斯坦最大贸易伙伴,是巴基斯坦第一大进口来源国和第二大出口目的国。巴基斯坦也是中国重要的海外工程承包市场之一,中巴经济走廊建设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双边经贸合作成果丰硕。然而,尽管投资规模有所扩大,但与巴基斯坦的市场潜力相比,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巴基斯坦丰富的自然资源、庞大的劳动力市场以及重要的地缘战略位置,为中国企业提供了广阔的投资机遇。
(二)存在的问题
1. 税收政策差异。中巴两国税收政策存在较大差异,增加了企业的税务风险。巴基斯坦的税收体系较为复杂,企业所得税、关税等税率较高,增加了企业的投资成本。例如,巴基斯坦的企业所得税标准税率为29%,对于外国企业来说,这一税率相对较高。此外,巴基斯坦的税收征管效率较低,企业面临较高的税务遵从成本。
2. 投资环境不稳定。巴基斯坦的政治经济环境不稳定,影响了企业的投资决策;安全形势严峻,恐袭事件时有发生,这增加了投资的风险。中国驻巴基斯坦大使馆经商处提醒在巴基斯坦的中国公民和企业提高警惕,加强防范,减少不必要的外出,并采取相关措施确保人身和财产安全。此外,巴基斯坦的经济尚不发达,通货膨胀率较高,2023财年平均通胀率为29.2%,可能对投资回报产生影响。
3. 财税支持不足。现有的财税支持政策力度有限,难以满足企业的实际需求。尽管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税收优惠政策,如境外所得税抵免、税收协定网络的完善等,以减轻企业的税收负担,但巴基斯坦复杂的税收环境仍然给企业带来了挑战。此外,财政补贴的申请流程较为复杂,且补贴力度有限,难以满足在对外投资过程中面临的全部风险。
四、优化财税支持政策的建议
为推动中国企业对巴基斯坦的对外直接投资,提升投资效益并降低相关风险,有必要从税收政策协调、财政补贴优化以及政策导向强化等多方面入手,对现行财税支持政策进行系统性优化。首先,应加强中巴两国税收政策的协调与合作。两国可通过签订双边税收协定,进一步减少税收政策差异,降低企业在巴基斯坦投资过程中面临的税务风险。同时,完善税收征管合作机制,提高税收征管效率,减少企业因税收政策差异而产生的额外成本,为企业创造更加稳定和可预测的税收环境。其次,完善财政补贴政策是提升企业投资积极性的重要途径。建议简化财政补贴的申请流程,降低企业的申请成本,提高补贴力度,扩大补贴范围。针对巴基斯坦的投资环境特点,设立专项补贴基金,重点支持企业在基础设施建设、能源开发等关键领域的投资,以增强中国企业在巴基斯坦的投资竞争力。最后,增强财税支持政策的导向性,明确政策支持的重点领域和区域布局。通过政策引导,鼓励企业向巴基斯坦的重点投资领域和区域布局,促进中巴两国在能源、基础设施、制造业等关键领域的深度合作。这不仅有助于提升中国企业在巴基斯坦的投资效益,也有利于推动中巴经济走廊建设,实现两国经济的互利共赢。
结论
“一带一路”倡议为中巴经济合作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中国企业对巴基斯坦的对外直接投资在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然而,投资过程中面临着诸多挑战,如复杂的税收环境、政策不确定性等。通过优化财税支持政策,加强中巴两国税收政策的协调与合作,完善财政补贴政策,增强政策导向性,可以有效促进中国企业对巴基斯坦的对外直接投资,推动中巴经济走廊建设。
参考文献:
[1]李锋,张小男. 资源寻求视角下中国对中亚直接投资研究[J].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 20(2): 81-86, 147。
[2]段秀芳,殷禛昊. “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对中亚五国直接投资现状及对策建议[J]. 市场研究,2020(4): 24-26。
[3]邓海涛,柯丽菲. 广西北部湾城市群与东盟国家跨境电商合作机制研究——基于“一带一路”建设的视角[J]. 改革与战略,2020, 36(4): 33-40。
[4]张欣,崔日明. “一带一路”建议下边境陆路口岸对外开放优势再造研究[J]. 亚太经济,2022(4): 111-117+152。
[5]中商情报网. 2024年巴基斯坦投资环境深度分析及中资企业在巴基斯坦投资合作策略[EB/OL]. 中商情报网,2024。
(编辑/王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