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员们的民生牵挂
- 来源:民生周刊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民生,牵挂,素材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5-03-30 13:37
《民生周刊》记者 罗燕
“民生周刊,好!”
3月4日下午,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开幕会后,我在人民大会堂外寻找采访机会时,一位政协委员看着我手中话筒,微笑着说出这句话,并欣然接受了采访。
我的话筒有点特别,因为上面印有“民生周刊”和“民生无小事”字样。正是这两个标志吸引了委员们的注意。随后的几天里,凭借这个“民生”标签,我在密集的群访中多次获得单独提问的机会—委员们尤其愿意回应民生议题。
作为全国唯一以“民生”命名的新闻期刊,我们始终聚焦民生领域。这次两会采访,我的选题也全部围绕民生展开。为深入挖掘报道素材,我选择参加教育、农业等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界别小组会议。
为完成封面报道选题“提振消费”的采访任务,我前往经济界别小组会议。会上除了讨论“两高”工作报告(《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之外,讨论得最多、最热烈的还是民生话题,比如:民营企业的发展、金融怎样更好地服务企业、各地优化营商环境的经验……当然,“大力提振消费”“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等议题也频频被委员们提及。
“成为政协委员以来,我提的都是民生建议。”中国人民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原党委书记、董事长,高级经济师罗熹委员对我说,他今年提的建议一个是关于新就业群体保障,一个是关于社区和居家养老。
之后我又参加了民建界别开放小组会议,委员们讨论的也是各个领域的民生话题,比如职业教育发展、农民养老、食品安全保障等。对我而言,这无疑是幸运的。会场内外,一个个带着温度、带着热度的民生话题,让我的选题思路源源不断。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民生是每一个政协委员关注的重点,也是他们提案、建议的重要方向。这里有百姓的衣食住行,也有百姓的急难愁盼,不论大事小事,都牵动着亿万家庭。
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新闻发言人刘结一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说:“大家关注的老有所养、幼有所育、病有所医、弱有所扶等,同样是广大政协委员的牵挂。”
随着全国两会闭幕,代表委员们带着这份民生牵挂奔赴各地,将会议精神带到基层一线,继续以履职实践回应民生期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