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民营经济“撑腰”
- 来源:中国经济周刊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民营,经济,企业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5-04-08 14:29
本刊记者 郭志强
今年年初,长沙市开福区,湖南超能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展厅,湖南首台人形机器人正坐在钢琴前弹奏《新年好》。这是民营企业向“新”而行的一个缩影。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民营经济”再次成为关注焦点。而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也是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的一大看点。
政府工作报告为民营经济 “撑腰”
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数据显示,我国民营企业数量占企业总量的92%以上;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中,民营企业占比扩大至92%以上。
“从召开民营企业座谈会到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系列举措,传递的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发展信号非常强烈,这有利于稳定市场预期,增强我们民营企业对未来的信心。”3月5日,全国人大代表、圣湘生物董事长戴立忠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对民营经济施以浓墨重彩,明确提出“坚持和落实‘两个毫不动摇’”“让民间资本有更大发展空间”“加大对科技创新、绿色发展、提振消费以及民营、小微企业等的支持”等论述,进一步表达了党和政府始终把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当作自己人的鲜明态度,释放出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强烈信号。
全国政协委员、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表示,提振民营经济发展信心,需要把中央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落实到位,让民营企业在各方面感受到“一视同仁”。
针对一些地方财政收支不平衡,个别部门、执法单位趋利性执法重新“抬头”的现象,中央和有关部门释放的信号很明确:规范涉企执法,认真对待企业关切,更大力度保护和激发经营主体活力。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再次提出推动民营经济发展的一系列举措,包括加力推进清理拖欠企业账款工作,强化源头治理和失信惩戒,落实解决拖欠企业账款问题长效机制;深化政企常态化沟通交流,切实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支持个体工商户发展;开展规范涉企执法专项行动,集中整治乱收费、乱罚款、乱检查、乱查封,坚决防止违规异地执法和趋利性执法。
全国人大代表,特变电工衡阳变压器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种衍民告诉本刊记者:“在支持壮大民营企业发展这块,国家有很多举措。例如营造民营企业发展的良好环境,还有在税费、融资方面给予优惠,降低企业运营成本。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更是重点提及解决拖欠账款问题,‘强化源头治理和失信惩戒,落实解决拖欠企业账款问题长效机制’,让我们备受鼓舞。”
民营经济促进法,民企期待已久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到,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民营经济促进法草案,改善民营经济发展环境。
目前,民营经济促进法草案已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二审。民营经济促进法草案二审稿新增了“任何单位不得违反法律、法规向民营经济组织收取费用”“不得实施没有法律、法规依据的罚款”等多项规定,引发各方热议。
民营经济促进法草案第三条明确规定,民营经济组织与其他各类经济组织享有平等的法律地位、市场机会和发展权利;第十条提出,国家实行全国统一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以外的领域,包括民营经济组织在内的各类经济组织可以依法平等进入。
这部法律无疑将为民企提供一个更加稳定、可预期的发展环境,民企的多年期盼得偿所愿。
3月4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举行新闻发布会,大会发言人娄勤俭在回答中外记者提问时表示,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草案第一次将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促进“两个健康”写入法律,把党中央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重大方针、政策举措上升为法律规范,对于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进一步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提振民营企业家发展信心,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戴立忠坦言,生命科技领域的民营企业这几年遭遇融资难、市场内卷严重等问题。他相信,民营经济促进法的出台,将为民企营造一个更为友好、激励、有保障的环境,帮助生命科技领域的民营企业家坚定发展预期。
多位代表委员认为, AI、大数据等高科技融入千行百业,背后离不开民企长期科研投入和市场竞争中技术迭代创新,同时与日益完善的法治环境有关。
这部法律的出台,折射出在以AI、机器人、高端制造等为关键要素的国家竞争中,民企的重要性已充分显现。这也推动了中央对民企支持的不断加码,同时此举又将进一步释放民企的潜力与活力。
责编:郭霁瑶guojiyao@ceweekly.cn
美编:孙珍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