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传记的教育教学价值及其实现路径探析

  • 来源:知识文库
  • 关键字:教育,教学,价值
  • 发布时间:2025-04-12 19:56

  周仁文

  在国家教育教学改革的大背景下,研究学校教育视角下人物传记所蕴含的德育与教学价值,并探索其具体的实践路径,对于强化学校德育体系、加速教学改革步伐、促进学生的成长成才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本文在系统梳理前人关于人物传记教育价值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实际的教学经验总结,全面而深入地阐述人物传记在学校德育、学科德育、学科教学中的多重价值,进而提出一系列切实可行、具有实际操作条件的策略与路径,以期最大化地实现人物传记的教育教学价值。

  当前,我国正在深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是改革的重要目标。人物传记作为一种具有跨学科性质的文体,人们很早就认识到它在教育领域中的重要作用。作为教育工作者和阅读爱好者,深知在众多值得阅读的书籍中,人物传记具有独特的育人价值。由此,从学校教育的角度出发,研究人物传记的价值及其实现路径,对于推动教育教学的改革与发展,促进学生的成长成才,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1 研究现状

  目前,学术界从学校教育视角探讨人物传记价值的论文数量相对较少,研究角度也主要集中在德育和学科教学两个层面。

  德育方面,研究者认为,人物传记有助于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塑造,能够有效地传播人文精神,人物传记独特的“育人价值”得到了学者们的广泛认同。

  学科教学方面,研究者多为学校教师,他们从各自所教授的学科出发,探讨了人物传记的学科价值,研究者认为,阅读人物传记“可以锻炼学生的阅读速度……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进而提升其语文核心素养”。让人物传记走进历史课堂,“可以增强历史内容的现实性和亲切感,转变学生对历史的学习态度和方式”。将马克思主义领袖人物传记融入思政课教学,“有助于增强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情感认同、理论认同和价值认同”。英语传记的拓展阅读“是提升高中生语言和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数学家传记“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的数学内容,知道为什么要学习数学”。在物理学教学中引入传记,对物理素质教育及教学效果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将化学人物传记引入教学,可以有效促进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学习。

  显然,研究者大多从语文、历史、政治、英语、数学、物理、化学这些基础学科的视角,探讨了人物传记的德育价值和学科教学价值及其实现路径。然而,鲜有人系统全面地思考人物传记对于所有学科共同的教学意义与德育价值,并且对于如何实现人物传记的价值,也只是停留在理论探讨的层面,实践与实证方面的研究较少。

  陈兰村对人物传记的价值探讨较为全面,他的观点中与学校教育有紧密联系的观点包括:传记是培养人才的教材,是生涯教育的绝佳材料,好的学术传记是专业入门书,是专业读者之必需。其主要观点仍然是学科教学与学科德育两个方面的价值讨论,但没有形成严格的理论体系。

  要实现人物传记的价值,阅读是不可或缺的路径。学术界针对不同教育阶段人物传记的阅读调查,结果显示:对小学高年级学生的阅读调查得知“相比于阅读文学名著和通俗小说的人数,喜欢阅读人物传记的学生数量还是相对较少”。中学生阅读兴趣调查报告显示,“44.45%的学生都表达出自己喜欢阅读传记类作品。29.02%的回答是应试需求。”大学生阅读兴趣调查表明,历史传记受大学生的欢迎,在图书类型选择上,只占39.47%,远远低于通俗小说75%的占比。这些发现为人物传记价值的实现路径提供了可以参考的实证研究。

  本文将全面探讨人物传记在学校德育、学科德育以及学科教学中的广泛应用价值,并从实现人物传记价值的方式方法入手,探索切实可行且具有操作性的价值实现路径,以此推动学校德育和教学工作的改革创新。

  2 人物传记的价值分析

  2.1 学校德育价值

  中国学校的德育“是一种涵盖整个社会意识形态的大德育”,仅德育课程的内容就包含了思想、政治、道德、法律、心理健康等多个方面。虽然学校德育的内容繁杂,但在实践操作层面只需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与行为规范两大部分。

  (1)人物传记能够引导学生的偶像崇拜心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培育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是学校思想教育的核心,政治意识形态的灌输、道德规范的养成以及法律法规的遵守,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都依赖于学生内心深处对人生价值和意义的准确理解与坚定追求。而人物传记中蕴含了丰富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素材。

  在探讨学校德育过程中可能对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产生深远影响的书籍类型时,人物传记无疑会成为推荐列表中的首选。这是因为青春期学生普遍具有偶像崇拜的心理特征。在中学阶段,“明星是学生偶像选择的主要对象,其次是杰出人物”,“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对明星的选择逐渐减少,但对杰出人物偶像的崇拜呈增强的趋势”。学生们对杰出人物的崇拜,主要源于他们对这些人物非凡品质、卓越成就以及远见卓识的深刻理解和认同。这些特质在学生心中勾勒出一个成功者的形象,使杰出人物成为他们追求成功道路上的灯塔和学习的典范。

  人物传记通过叙述杰出个体真实且充满活力的生平故事,揭示了成功与挑战、胜利与失败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进而激励学生对自己的生活和目标进行反思。通过对人物详尽的人生历程和内心世界的深入剖析,能够启发学生对个人成就、道德抉择和社会责任有更深刻的理解。当学生沉浸在传记的阅读中时,他们会不自觉地将自己与传记人物相比较,从而在潜移默化中改变自己对人生和价值观的看法。

  (2)人物传记能向学生传递间接的人生经验,规范学生的行为,教会学生做人的道理

  尽管行为规范教育在各个时代的表现各不相同,但它依然拥有某些普遍且跨越时代的特征。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行为规范教育的核心目标始终是培养能够适应社会生活、具备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个体。恰巧,人物传记蕴含了杰出人物丰富的人生经历与行为规范的素材。

  青春期的学生随着年龄增长,逐渐会从对偶像的迷恋转变为对杰出人物的推崇,这一心理转变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中表现得尤为明显。他们或有意或无意地模仿那些杰出人物,努力使自己的行为特征与这些榜样人物相契合。这一现象为学校德育行为规范的实施提供了极佳的契机,学校应鼓励学生阅读杰出人物的传记,从而巧妙地借助榜样的力量,起到行为规范引导的德育效果。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有意或无意的行为、周围人的言谈举止,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学生的行为准则。然而,现实生活的平凡往往难以满足学生心中对非凡的渴望,因此,学生可能会追星,或沉迷于玄幻小说,幻想自己能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但幻想终究是虚幻的,学生最终仍须回归现实。这时就需要通过阅读和思考,汲取书籍中他人生活的间接经验,无疑,人物传记是最佳的阅读选择。虽然传记人物的人生经历并非亲身体验,但它们提供了值得借鉴的人生间接经验。通过阅读人物传记,学生仿佛亲历了主人公的人生旅程和心路历程,经历了一场虚拟的人生之旅。在汲取他人的人生经验和进行自我反思的过程中,他们逐渐领悟了世间百态,并学会了如何为人处世。

  2.2 学科德育价值

  学科德育是指在专门的德育课程之外的学科中进行的德育。它将德育内容渗透于各学科的教学中,使学生在学习学科知识的同时,也能接受到道德教育。

  人物传记在学科德育中具有多方面的价值。人物传记所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背景,能够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传记人物的高尚道德品质和卓越行为习惯,能够激励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传记人物的成功路径与奋斗历程,能够启发学生树立远大的志向和目标。传记人物的卓越才能和非凡成就,能够激发学生的进取心和奋斗精神。传记人物内心的喜怒哀乐和情感变化,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同情心、同理心和责任感等优秀品质。

  人物传记是德育融入学科教学的理想桥梁。人物传记的德育价值,往往通过学科的教学内容、方法、环境与实践等路径,渗透到学科教学之中。每个学科领域都拥有众多杰出的代表人物,将学科教学内容与学科人物的生平贡献相结合,通过探索这些人物的生活故事,学生能够深刻领会他们的道德风范和行为规范,从而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正面的道德影响。这种学科教学方法不仅充实了学科知识,还提升了学生的道德理解和实际应用能力,确保他们在掌握学术知识的同时,也能够塑造出卓越的道德品质。

  2.3 学科教学价值

  人物传记在各个学科中具有独特的学科教学价值,但同时也存在一些普遍性的学科教学价值,不但是信息的载体,给读者提供各种知识,而且也越来越成为一种获取知识的方法和手段,这些普遍性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帮助学生拓展学科背景知识、获取学科基础知识、培养学科思维品质三个方面。

  (1)拓展学科背景知识

  受限于篇幅限制,教科书通常难以全面包含理论知识的历史根源、时代背景及其现实基础,这有可能阻碍学生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扮演起桥梁的角色,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理解紧密地连接起来。在此背景下,学科人物传记可以作为一种纽带,成为沟通学生理论知识与实际认知之间的理想桥梁。

  学科人物传记为学生提供了探索学科发展史的钥匙,使他们能够深入理解学科发展史上的关键理论、关键时刻和关键人物。通过阅读这些学科人物的传记,学生不仅能够掌握不同学科领域的发展脉络,还能洞察关键事件的始末,了解杰出人物在其领域内所做出的卓越贡献,从而掌握学科理论知识的形成背景,理解理论知识的重要历史意义及其内涵。

  (2)获取学科基础知识

  学科人物传记描绘了学者在学术征途上的不懈探索,展现了学科理论不断深化,以及为构建学科根基所留下的宝贵印记。这些传记不仅展示了主人公在学术领域的卓越成就,更深入剖析了他们在学科领域内思想的蜕变与理论的独辟蹊径。阅读这些传记,学生能够洞悉学科知识的萌芽、发展与蜕变,从而构建起对理论知识更为全面且多维的理解。

  把人物传记作为一扇独特的窗口,有助于学生洞悉学科理论知识在不同历史时空与社会背景下如何逐步累积与完善的奥秘。通过对比不同时代学者的见解与理论,学生们能更鲜明地窥见学科知识的进步轨迹与演变脉络。这种跨时代的比较,不仅揭示了学术思想的流变轨迹,而且能使学生深刻认识到知识创新的价值所在,从而获取到更为扎实的学科基础知识。

  (3)培养学科思维品质

  阅读人物传记对于培养批判性思维、跨学科思维品质和创新能力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传记中通常蕴含着主人公丰富多彩的人生经历和独特的思考方式,这些故事能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引导他们设想自己在不同情境下的行动与决策。传记中的故事和事件往往要求读者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评估,通过反思主人公的决策过程、结果及其背后的原因,学生能够学会独立思考,避免盲目接受信息,进而培养出批判性的思维方式。

  人物传记的内容广泛覆盖多个学科领域,阅读此类书籍使学生得以接触并深入领略不同学科的精髓知识与独特思维模式,从而有效促进他们跨学科思维能力的成长与进步。这种思维方式使学生能够在面对复杂问题时,灵活运用多学科的知识与技能,形成多元化的思考视角。跨学科的阅读体验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多元思考能力,还使他们能够从多个维度审视问题,拓宽视野。

  众多杰出人物传记中的主人公,往往凭借跨学科的知识与技能,敏锐洞察各学科之间的联系与融合点,勇于打破学科壁垒,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成果,推动了历史的进步。这充分证明,跨学科融合的思维品质能够激发学生的创意与灵感,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3 人物传记教育教学价值的实现路径

  3.1 人物传记融入学生日常管理

  在中小学阶段,学生的日常管理主要依赖于班主任的辛勤付出;而在大学,这一责任则更加分散,需要班主任、辅导员以及社团指导教师的携手合作。他们在履行各自职责时,可以有意识地将人物传记的德育元素融入学生的日常管理之中。

  班主任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核心执行者,能够定期策划以杰出人物传记为主题的班会活动,激励学生踊跃分享阅读感悟,并深入挖掘其中蕴含的深刻德育意义,进而在不知不觉中提升学生的道德境界与品质修养。辅导员在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领域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他们通过精心策划与执行丰富多样的主题活动、讲座及讨论会,巧妙地将人物传记元素融入其中,以此深化学生的思想认识。社团指导教师则通过组织读书会的形式,引导学生深入阅读并探讨人物传记,更进一步地通过让学生扮演传记中的角色,模拟场景与对话,使学生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人物的内心世界与思维方式,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3.2 人物传记融入学科教学

  将人物传记的教育教学价值融入学科教学,需要学科教师从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方法等多个方面进行深入的思考和周密地策划。

  在设定教学目标时,教师需要明确地指出希望通过传记教学达到的德育效果和知识传授效果。这意味着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在学科知识上的进步,还要注重他们在道德修养和价值观方面的提升。教师应当根据学科的独特特性和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仔细挑选那些能够充分展现学科重点知识、表现人物高尚道德情操和人格魅力的传记作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分享自己对传记中人物行为的看法,探讨这些行为对学科知识体系发展的启示。

  在教学方法上,教师可以采用多种多样、富有创意的手段,如角色扮演、情境模拟等,让学生更加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传记人物的生活和思想。

  3.3 教师要引导学生阅读人物传记

  (1)只有教师满怀阅读热情,才有可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教师的精心引领与细致导读,是点燃学生阅读热情的关键所在。课前备课之际,教师应敏锐地捕捉到与教材内容紧密相连的人物传记章节,迅速概览与教学内容相呼应的传记内容。随后,根据学生的年龄层次、个人兴趣及阅读能力,精挑细选出既贴切又吸引人的传记作品,满怀热忱地向学生推荐。教师自身拥有深厚的人物传记知识底蕴,方能在课堂上游刃有余地运用这些知识进行教学,才能更有底气地向学生推介传记精品,进而引导学生深入阅读与课本知识相关的人物传记。

  (2)如果学生缺乏阅读兴趣,教师应积极地进行引导

  兴趣是阅读的强劲动力,而人物传记只有在学生主动阅读时,才能充分发挥其教育价值。然而,通过分析图书馆的借阅数据和日常观察,可以发现学生选择阅读人物传记往往出于功利性的动机,而非纯粹的兴趣驱动。在缺乏阅读兴趣的情况下,教师的积极引导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引领学生探索人物传记的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借助网络教学平台的力量,分享与学科教学紧密相关的传记资源,并严格监督学生完成与课程内容紧密联系的阅读任务。鉴于学生日常学业繁重,兼顾多个课程的学习,课堂需要专注听讲,课后还有作业需要完成,其可自由支配的阅读时间实属有限。因此,教师在选取合适的传记材料时,尤其要注重引导学生掌握精读与略读的技巧,从而帮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最大化地汲取传记中的精华内容。

  4 结语

  综上所述,从学校教育的视角审视,在学校德育方面,人物传记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传递宝贵的人生经验,并规范学生的行为,教授他们如何为人处世。在学科德育方面,人物传记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进取心、责任感、同情心等。在学科教学方面,人物传记能够帮助学生拓展学科背景知识、获取学科基础知识、培养学科思维品质。要实现人物传记在教育教学中的价值,需要班主任、任课教师、辅导员、社团指导教师的共同努力,将其融入学校日常的教学管理和学科教学活动之中。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阅读人物传记,若发现学生兴趣不足,应通过布置阅读任务、鼓励交流分享等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

  目前,人物传记价值的研究主要依靠文献回顾和教学经验的总结,缺乏实证研究来支持其价值实现,这给全面和客观地评估其教育价值带来了挑战。展望未来,期待更多的学者能采用实证研究方法深入挖掘人物传记的价值,希望更多的教育工作者能够投身于这一领域的研究。

  (作者单位:平凉职业技术学院)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