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电影要出游戏?我来泼个冷水

  • 来源:电脑报
  • 关键字:哪吒,电影,游戏
  • 发布时间:2025-05-23 13:00

  薛山

  4月24日,《哪吒之魔童闹海》出品方光线传媒在2024年度业绩说明会上宣布,公司正组建游戏公司,主要做3A(高成本、高体量、高质量)游戏。据悉,新游戏开发已启动数月,计划三年左右推出首款3A游戏,并可能启动新项目。显然,光线传媒想要趁热打铁,利用哪吒IP推出游戏项目,但这事儿真的有前景么?

  电影和游戏,赛道完全不同

  电影改游戏,或者游戏改电影,在历史上有无数的先例,但大多数的结果都不太理想。同样是火爆全国的动画电影,《大圣归来》就是前车之鉴,在坐拥《西游记》这个传统文化超级IP,和中国动画电影历史排名第七的9.56 亿元票房的大前提下,也是喊着要做国产3A游戏的口号,结果拿出来的游戏质量低到令人发指,甚至成为了动画电影改游戏的反面教材。

  这是因为影视和游戏的制作逻辑区别很大,电影是导演向观众单向输出的艺术,但游戏中存在更多互动,可以说是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和《大圣归来》类似,光学传媒的主创团队并没有游戏制作经验,如果是与游戏公司合作推出,但国内目前能选择的合作对象有限。如果选择自己搭建团队,那最好的办法是一步一个脚印,游戏科学团队在《黑神话:悟空》之前也做了《百将行》《赤潮》等游戏,创始人冯骥此前更是腾讯《斗战神》的制作人,所以哪吒这个IP 的热议程度虽然不输孙悟空,但如果没有一个好的规划,一口很难吃成胖子。

  流量变现的难度巨大

  事实上从历史角度来看,真正从影视领域切入到游戏赛道的,只有索尼一家而已,甚至是互联网大佬,国内哪怕像阿里巴巴、字节跳动这种头部巨头,投资游戏领域都很难说得上成功。腾讯算是一个特例,但本质上它并不是一家传统的影视公司。

  光线传媒之所以迫切地想要趁热打铁,本质就是想把流量变现,而游戏就是流量IP 非常好的变现的一条路。但问题是3A 游戏不是你有个IP 就一定能做出来,IP 只能说是助力,不是好游戏的充要条件,看全球影史排行榜,前十名的电影很多都出过游戏,比如《阿凡达》《复仇者联盟》《蜘蛛侠》《星球大战》,但从市场反馈来看,完全无法与其在影视圈的影响相提并论,更多都只是游戏产业发展洪流中的泡沫,很难给玩家群体留下深刻印象。

  而反过来看,游戏史上十分经典的IP,其实也鲜有电影改编的成功先例,近期倒是有一个《最后生还者》的剧集,但它的火爆更多源自忠于游戏剧本,但又有多少游戏可以完全基于电影情节不做修改呢?以《最终幻想》为例,2001 年史克威尔投资1.37亿美元制作了全CG 动画电影《最终幻想:灵魂深处》,结果票房口碑双双“暴死”,票房仅仅8500 万美元,让亲自担当制作的史克威尔血本无归,差点连公司都倒闭了。

  有这么多的前车之鉴,我们很难对哪吒系列电影改编游戏抱有太高的期待,还是更希望光线传媒稳扎稳打,即便是要流量变现,也选择更合理的方式,而不是老想着国产3A 的名头。毕竟要是游戏做得不好,可能反倒会影响电影的后续规划,这可就得不偿失了。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