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税壁垒下的尊严之战

  谦受益

  太平洋的波涛从未如此汹涌,国际贸易的天空阴云密布。当“白头鹰”挥舞关税大棒,试图以强权压制他国时,古老的东方文明给出了最铿锵有力的回应——对等反击不是好战,而是捍卫尊严的必要之举。

  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深谙“以德报德,以直报怨”的智慧。春秋时期,齐国使者晏婴面对楚王的刻意矮化,不卑不亢地回应:“使狗国者从狗门入,今臣使楚,不当从此门入。”这种既保持礼节又坚守底线的智慧,正是中华文明处世之道的精髓。今天面对不公正的关税壁垒,中国采取对等反制措施,不是简单的以牙还牙,而是延续了这种文明古国的处世哲学——既敞开对话的大门,也坚守原则的底线。

  回望大航海时代,西方国家凭借坚船利炮强行打开他国市场,用枪炮推行不平等贸易。而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某些国家仍然试图用现代版的“炮舰政策”——关税武器来达到类似目的。但时代已经不同,中国不再是任人宰割的弱国。从“神州亮剑护民安“到“中华义勇耀乾坤”,展现的是一个文明古国在现代国际秩序中维护公平正义的决心。正如经济学家凯恩斯所言:“当一个国家的利益受到威胁时,保持沉默不是美德。”

  特朗普“百日政绩”最离谱的政策莫过于“对等关税”。此举不仅让美国与全世界为敌,将全世界推向了中国的怀抱,而且无论如何收场,世界已无法相信美国。当下美国经济正面临衰退风险,美元也在贬值。金融市场已经出现了“去美国化”、“去美元化”的趋势。一旦失去美元支柱,美国的帝国事业将摇摇欲坠。美国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加尼翁,将“对等关税”称为“美国历史上最大的经济政策失误”。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贸易战中,中国展现出的不仅是经济实力,更是一种文明自信。古希腊哲人亚里士多德说:“正义不仅在于不伤害他人,也在于不被他人伤害。”中国的反制措施正是对这种古典正义观的现代诠释。当“市场波涛汹涌连”时,中国没有选择退缩或对抗,而是以理性、克制的态度捍卫多边贸易体系,这体现了一个负责任大国的历史担当。

  太平洋足够宽广,容得下所有国家共同发展。关税壁垒终将被文明对话所取代,因为历史已经

  证明,任何试图通过强权压制他国的行为,最终伤害的不仅是别人,也包括自己。在这场尊严之战中,中国向世界展示的不仅是经济实力,更是一个古老文明面对挑战时的从容与智慧。

  如果细读中美日内瓦会谈后的联合声明,最大的一个感受可能是“平等”。美国政府4月2日以来宣布的各种贸易战措施,均遭到中国反制,而在日内瓦会谈后,美国的退让和妥协,也得到了中国的对等善意表示。这才是当今中美关系最突出的一个特征——中美是两个大国,必须相互尊重、平等相待。美国政府一些人此前企图用极限施压来逼迫中国做出单方面让步,这完全是痴心妄想。

  日内瓦声明暂时打破了此前令中美贸易几近停滞的僵局,会谈达成的共识是美中贸易战降温的重要一步。不过,双方能否在接下来90天“休战期”在有关细节的谈判中取得足够进展,全世界都试目一待,毕竟特朗普的美国目标是实现与中国的贸易平衡。尽管只是(90天的)暂时从高得惊人的关税中获得片刻喘息,两国企业仍感到振奋。但关税带来的影响仍将持续,双方声明仍留下微妙空间。美国保留的10%关税中,暗藏针对半导体产业的"芬太尼关税";华为、中芯国际等企业仍在实体清单之列。这种"斗而不破"的智慧,在90天缓冲期设计上体现得淋漓尽致——既稳住大局,又为后续博弈留足筹码。

  特朗普若是还要兴风作浪坚持高关税,那么他也就把路彻底堵死了,现在还只是他上任百多天,未来他还有3年多的时间,难道之后他会一直强硬下去?就算他同意,美国民众、企业也不会同意。历史地、客观地、全面地看,尽管贸易战让全球经济蒙上一层阴影,但也提供了一个契机,让各国重新审视自身的经济策略和国际合作模式。中国的态度,清晰传达了一个道理:任何国家的孤立行为都不可能长期奏效。只有通过对话与合作,各国才能在这个相互依存的经济网络中,实现真正的共赢。

  (2025年5月13日)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