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小学教师作业批改现状与优化策略
- 来源:中国教育科学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作业批改,现状,优化策略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5-06-07 14:50
陈 秋
(贵州省盘州市旧营乡中学)
摘要:作业既能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又能反馈教学情况;作业批改是对教学过程中完成的作品进行评估和修改的过程。教师要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发掘其优势,促进全面发展,提高作业效果。
关键词:作业批改;现状;优化策略
作业既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又能反馈教师的教学情况;作业批改是对在课堂或课后练习中完成的作品进行评估和修改的过程,是教学过程重要的一环,它对学生能力的形成产生重要影响,又检验了教师的教学效果。因此,批改作业要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发挥发掘其优势,促进全面发展,提高作业效果。
一、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续,是加深理解,巩固知识、提高独立思考能力的重要途径。作业批改是教师诊断学习问题、检查效果、反馈信息的重要手段,当前,多数教师在作业批改时主要表现为:
1.以教师为主,学生参与低
作业批改是教师对学生的学习品质、书写、学习态度、知识掌握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价的过程,而现在主要以教师为主,方法单一,为满足学生发展需求,倡导积极参与,巩固知识,培养自主学习和自我管理能力。教师可采取重点批改、全批全改、学生互批、集体批改、师生共批、学生自改等多种形式。
2.方式单一,缺乏灵活性
批改时采用百分制、等级制量化,带有片面性,不能全面评价学生的基本素质和学习潜力,对作业中存在的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进行正误判
断,枯燥乏味、缺乏激励性。应巧用评语、分项评价、优化策略,增强师生的交流和互动,增进理解和信任,更好地关注学生需求和发展,实现批改意义与价值。
3.批改符号单一,缺乏吸引力
批改用符号“√”“×”,形式单一,教师要运用简明、扼要的文字,富有鼓励性、艺术性、启发性和差异性批语,鼓励学生思考;肯定成绩,表扬优点,激发兴趣,培养各方面能力,使学生在轻松中完成作业,在快乐中健康成长。
4.统一评价,忽视个体差异性
作业评价不仅要关注学业成绩,还要注重各方面的潜能。要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注重处境与需求,关重发展过程,体现尊重与爱护,要建立自评、互评、小组评、家长评、教师评价等多主体参与,柔性化、趣味化、多样化的多元评价体系。
5.反馈少,关注低
及时批改要了解完成的速度,还要发现完成的对错率,正确率高,说明学生学得认真,教师备课充分,重点、难点均突破。反之,则表明教师应“趁热打铁”,总结成败原因,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方式,及时补救。
二、结合对批改的现状分析,剖析问题形成的原因,如管理不合理、布置随意、内容死板,形式单一、评价刻板,教育理念、教师能力有待提高等,还要了解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需求,注重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注重好课堂环节,分类设计,探究策略从六方面进行优化,来增强学习动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1.活化作业批改方式,凸显学生主体地位
通过改变批改的地点,缩短评价、反馈时间,调整自己的思维方式,强调激励性、启发性、客观性、严格性等原则,采用当面批改、全批全改、评语式和学生自主批改,提升学生的积极性,既要关注对核心素养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情感和对作业的态度,凸显主体地位。
2.创新作业批改符号,给予学生人文关怀
教师批改不仅是在作业上进行对错判断,还要对书写的好坏,做题思路的优劣,进行全面关注。还要理解掌握知识情况、学习方法、态度、个性特征、合作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利用作业更有效地了解学生的需求,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策略,因材施教,让学生享受到老师极富人文情调的教育,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3.丰富作业评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从学生解题思路、能力、习惯、情感、品质多方面进行综合评价,恰当地使用评语,增加情趣,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形成创新意识,更有利于沟通师生之间的情感,增加对教师的信任感,调动学习积极性,同时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开发创造性和互动性。使批语在师生之间架起一座心灵的桥梁,让他们的素质得到全面的发展。
4.重视作业反馈,引导学生自主思考
作业评价是教学的重要环节,能帮助学生识别自己的错误,提高自我修正能力,充分发挥师生互动功能,构筑立体的评价框架。注重作业中的亮点和进步,让学生感受乐趣,以鼓励性语言,提出建议性意见,启发思维逻辑能力,促进全面发展。
5.完善作业管理制度
作业管理是常规管理中最基本、最重要的环节,学校要结合实际不断完善管理制度,对批改标准、批改符号、方式、各学科批改次数进行规定。教师要研究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重难点,结合学生学业水平,采用不同训练方式,分层设计作业类型,做到因人施法,因材施教。把作业管理好,落到实处、细处,如果管理马虎,要么课堂学习与课后练习的脱节,要么成为学生的负担,要么使“温故而知新”成为一句空话。
6.提高教师自身素养,为作业批改奠定基础
教师要以问题为中心,积极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转变教学方式,创新工作思路,使自己从“教书匠”发展成为“学者型教师”,为作业批改奠定理论基础。
三、结合作业批改的缺点和不足,不断优化,深化改革,发挥其作用,注重完善批改质量,增强改进效果,培养学生能力的全面发展。
1.改进应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认同学科文化的内容和本质,促进学生获得知识技能、思维方法、价值情感,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2.作业改进应促进学生对自我的认识与理解。反映了独立自主的学习过程,既影响着学习兴趣,又有助于培养责任心、自律性以及持之以恒的意志力,促进自我管理能力和认知能力的发展。
3.作业的改进应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不仅帮助学生学习知识,加强自我理解、自我管理,还尊重个性化发展,消除被动完成作业的无奈感,解决得不到关注的孤独感,实现学生成长与成熟递进。
结语:
教学中既要重视知识传授,更要重视作业的设计布置,以趣味训练、体验成功,探索创新、自主选择为主,让学生知识在作业中增加,技能在训练中掌握,能力在学习中形成,思维在活动中发展。让学生的情感、意志、兴趣、习惯得到培养,综合素质均全面得到发展。
参考文献
[1]江兰芳.以“精细管理”实现“线上作业”批改的减负提质[J].江西教育,2020(13) .7
[2]陈雪芬.优化作业批改,让语文教学更高效[J].新课程(下) 2019(04).
[3]王丽琴.笔墨传情 以情换情——将真情融入作业批改全过程[J].教育界(基础教育) 2019(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