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歩甲

  • 来源:环球人文地理
  • 关键字:自然博物馆,拉歩甲,昆虫
  • 发布时间:2011-05-13 09:24
  公元1854年,法国巴黎自然博物馆筹备扩建,在当时博物馆公布的昆虫标本采买目录中,拉歩甲榜上有名--它的收购价高得惊人,每只竟达400法郎。要知道,在19世纪中叶的法国,400法郎能买一辆装饰奢华的马车,而那时普通工人的月薪也不过区区十几法郎。

  拉歩甲究竟是种什么样的昆虫,竟然如此身价不菲?这一切首先要从“进化论”说起。进化论是关于自然界物种起源、进化、演变的学说,19世纪初起源于欧洲,英国著名科学家达尔文便是进化论研究的集大成者。对于该领域的学者而言,广泛搜集世界各地的同科属动物,并分析它们之间的演化异同是研究进化论的不二法门--如达尔文发现太平洋加拉帕戈斯群岛上的陆龟虽与英国本土陆龟同宗同源,但两者的样貌、习性却大相径庭,这就是生物适应环境、自然进化的结果。

  同样,由于拉歩甲所属的歩甲科昆虫分布极广(遍及除南极洲之外的六大洲),种类更达惊人的2.5万种。不同地域的歩甲科昆虫特色鲜明、进化风格迥异,为完善进化论学说提供了极其重要的佐证。而拉歩甲身上更是集中了大多数歩甲科昆虫的演化特征,自然而然,它就成了当时进化论科学家的宠儿,身价也与日俱增。

  从世界范围内看,拉歩甲主要生活在亚洲喜马拉雅山脉南麓海拔1500到2400米的山区,以及我国的四川、江西等省境内,分布范围相对狭小,再加之拉歩甲昼伏夜出,行踪诡异,很难被人捕获,这些都造成了它标本价格的昂贵。据19世纪在我国川、滇地区传教的法国传教士、昆虫学家利西本回忆录记载,他曾为捕捉拉歩甲四处奔走,但穷十年之功也只捕获了寥寥数只。

  在今天,拉歩甲已被列入我国二级保护动物名录,由于近些年生态改善,不少地区都有了发现拉歩甲的报道,这种通体金绿的美丽昆虫也不时跃入人们的视野,习性也渐渐为人所知:拉歩甲不能飞翔,属地行肉食类昆虫,主要以蜗牛、蛞蝓(鼻涕虫)、蝇类幼虫为食。成年的拉歩甲体长可达5厘米,性情凶猛,攻击力极强,在它们出没的范围内,很难见到蜗牛等软体动物的踪迹。根据拉歩甲的这一特性,我国科学家正尝试对它进行人工繁殖,用于农田蜗牛虫害的生物防治。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