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两万里与一切都用电

  • 来源:微型计算机Geek
  • 关键字:海底,两万,一切,用电
  • 发布时间:2011-06-16 10:30
  在凡尔纳童鞋写的n多科幻小说中,《海底两万里》算是重中之重估计没有童鞋会有反对意见。在这本出版于1869年的科幻小说中,除了对绚丽的海底风光进行了描绘之外,最吸引地球人的莫过于那艘超越了同时代科技的潜水艇—诺第留斯号。其实诺第留斯号只不过是个音译,这玩意儿应该叫做鹦鹉螺号,是个地球上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船名,凡尔纳童鞋不过是进行了借用而已。对于诺第留斯号而言,咱们以尼摩船长自己的话来说就是:这玩意儿就是一个巨大的雪茄,70米长,8米宽,最高航速每小时50节,排水量1500吨。虽然咱们现在看来,这样的参数实在是稀松平常,但是在19世纪末,如果真有这样一艘潜艇绝对可以算是工程上的奇迹。不光如此,诺第留斯号还用到了双层耐压船壳、电力驱动方式、螺旋桨推进、流线型艇身等超越当时技术的设计,要知道在那个时候,海面上航行的船还在采用明轮推进,铁甲舰才刚刚出现木有多久。

  虽然凡尔纳在《海底两万里》中,咱们就已经看出这家伙详细描绘了一艘潜艇的方方面面,以至于不少童鞋都认为潜艇源于这本科幻小说,但是事实上潜艇这玩意儿早在文艺复兴时期,就出现在那个画蛋蛋画到蛋疼的达.芬奇的手稿中了。由于潜艇具有不受海面风浪影响的安全性与潜于水下不容易被发现的隐匿性,从一开始就用在了军事上面。不过正是因为这两大优势,让当时的地球人认为潜艇木有半点绅士风度,战争中艇员都以海盗罪论处,所以这玩意儿的发展非常缓慢,差不多到了19世纪的最后20年才赢来了第一个春天。

  在那个时候之前,潜艇虽然已经被地球人造了出来,但是这玩意儿的动力,不是人力就是用蒸汽机驱动。对于前者,采用人力驱动实在是太不靠谱,真是有一夜回到古罗马时代的感觉;而后者,虽然采用了动力比人力要大得多的蒸汽机,但是潜艇在水下航行的时候不能烧锅炉,只能用剩余的蒸汽驱动。很明显,无论是这两种驱动方式中的哪一种,都是不能满足潜艇这种水下航行的船的需要的。

  虽然潜艇有着如此之多的麻烦,不过还是有个叫做约翰.霍兰的花旗国人在看过《海底两万里》之后,清楚地认识到了潜艇的优势,从1878年就是开始对潜艇的折腾。这一折腾就这听了近20年,终于在1897年5月17日,霍兰童鞋立功了—造出了霍兰·Ⅵ号潜艇。这艘潜艇虽然长度只有区区15米,与诺第留斯号70米的长度相去甚远,同时上面装的汽油机还不如现在奥拓上的功率大,但是这潜艇在水下航行的时候,却与诺第留斯号一样,用到了蓄电池驱动电动机来推进。在海面航行时,以汽油机为动力,最高航速可达每小时7海里,续航力为1000海里;而在水下潜航时,则以电动机为动力,航速可达每小时5海里,续航力50海里。正是因为霍兰造的潜艇拥有了现代潜艇完整的结构,所以地球人将现代潜艇之父这个称号给了这个花旗国人。也正是那时开始,一艘艘诺第留斯号不再停留在科幻小说上,从常规潜艇到核潜艇,从攻击潜艇到导弹潜艇,各种用途、结构的潜艇层出不穷。特别是在第二次地球大乱斗之后,地球人的第一艘核潜艇竟然非常巧合地也叫诺第留斯号,虽然这继承的只是花旗国以往的船名,而不是与误传的那样,为的是纪念凡尔纳,但是在1957年2月4日,这艘潜艇突破航行60000海里的记录,达到《海底两万里》中的同名潜艇所航行距离,还是进行了一个小小的纪念活动。

  如果说凡尔纳在科幻小说中描写的诺第留斯号上的一切超越了当时的科技水平,那么在思想上,这个高产的作家也准确地指明了地球人未来的发展方向。同样是在《海底两万里》中,这家伙指出诺第留斯号上面,航行靠的是电,照明靠的是电,烹饪靠的是电,娱乐靠的是电,甚至连打猎也靠的是电……总之一句话,一切都用电。

  作为一种可再生的能源,电能毫无疑问是咱们未来最重要的能源之一。可是在100多年以前,在那个电能并没有得到广泛应用,道路两旁还点亮着煤气灯的年代,托马斯.爱迪生还没进入自己事业的上升期,一个靠码字为生的法兰西共和国作家,竟然能预见到电能的未来,这不能不说具有前瞻性。

  虽然现在咱们的道路上跑着的还是用化石能源的汽车,大多数电能还是通过化石能源而获得,但是新兴的风能、水能、核能、太阳能、潮汐能与地热能等方式已经不再停留在图纸上,电力驱动的汽车数量也在突飞猛进。对于这些,咱们的未来也许正如凡尔纳童鞋说的那样:一切都用电。等到了那个时候,一切都用电只不过是一句再稀松平常的话而已……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