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声》:一本杂志的丰盛和焦虑

  12年前,当发现擅长做惠山泥人的老师傅时,台湾《汉声》杂志创始人黄永松喜不自禁。

  他站在老师傅身后,一张张地拍照,希望把整个工艺的所有程序记录下来,哪个动作快了就请老师傅重来。

  这一次记录,他们花了11天,烧坏了所有随身携带的日光型蓝闪光灯,最后整理出3200多张工序图。

  黄永松又将两位师傅从无锡请到南京的东南大学开课,教授艺术系研究生;并请他们把能做的泥塑统统做出两份,一份留在学校,一份由黄永松带到台湾做展览推广。300多件泥塑,这件事情前后花去6年时间。

  2005年1月,《汉声》推出三册杂志,系统介绍惠山泥人:第一册论述泥人源起和传说,介绍著名的大阿福泥人和手捏戏文,并收录无锡泥人博物馆与南京博物院收藏的珍贵作品图录600余件;第二册是两位大师傅的工作日志,及从中总结出的“捏塑18法”和“彩绘7法”;第三册则用照片完整重现捏塑全过程。此时距黄永松初次寻访到两位大师,已有8年。

  就这样,以不计成本的工作方式,《汉声》力图通过梳理“中国的、传统的、民间的、活生生的”文化、技艺,建立“中国民间文化基因库”。自1971年在台北创刊之日始,200多期杂志一直在向这个目标努力。

  “我们现在还着力在原则、意义上争论,都说要保护环境、重视教育、保护传统文化,但是怎么保护、怎么重视,很少从制度保障、程序设计和技术细节上来实现。”8月29日下午,在北京798艺术区尤伦斯艺术中心,《读库》主编张立宪在主持黄永松的讲座时感慨,“所幸,《汉声》已经做了将近40年。”

  小题大做,细中求全

  台湾艺术大家俞大纲曾说:“传统好比人的头颅,现代犹如人的双足。在时代的遽变中,忽然演变出传统与现代割裂、头脚分离的奇异局面??文化工作者应有为此断裂做‘肚腹’的担当,使现代中国人能衔接传统与现代,全身而行。”

  《汉声》的所有尝试,就是尽力起到“肚腹”的作用。

  随手翻看《汉声》杂志这些年的封面主题:“中国童玩”、“台湾的泉州人”、“稻米专辑”、“美哉汉字”、“五台山骡马大会”、“曹雪芹风筝谱”、“福建土楼”、“桦树皮文化”、“有机农业”??主题五花八门,几乎无所不包。

  他们有自己的目录系统。先将内容划分为民间文化、民间生活、民间信仰、民间文学、民间艺术五种,下设十类56项和几百个目。至具体操作时,“每次抓住几个小题,然后心无旁骛地做下去,做出深度来。”

  黄永松将《汉声》的工作特点概括为:小题大做,细中求全。

  所谓“大做”,即从一个小切入点引出所有相关研究。如马年做“中国马”,不单是怀旧与欣赏民俗,还联想到马与骑术的关系、中国古代北方民族秋高马肥大举南侵的史实,再牵涉到汉族筑长城的历代努力、元代与罗马帝国的对比??

  “就像一滴水珠、一颗沙粒都有自己的世界一样,我们寻找到的每一个题目都别有洞天。”66岁的黄永松笑称,虽然辛苦,但乐在其中。他把30多年的田野调查经验变成一肚子故事,随时随地拿出一个,以此例证中国传统文化的生动和神奇。

  “过去中国人不照相,怕会被取走灵魂,有的家里祖先去世了,会请画师把祖先画出来供奉。这种肖像又叫做追容画。你知道吗?我们居然找到了一本追容画谱,里面有不同的肖像,这个强调眼睛,那个强调额头。你可以跟画师说,我祖先的眼睛是这样,下巴是那样,让他给拼起来,不像了再改。是不是很像侦探片?”

  根据这本画谱,《汉声》推出两期专辑,名为“中国民间肖像画”。内容除了完整收录画谱外,还包括古代开脸造型的技艺和知识、创作过程演示、中国容颜在美术领域的发展与问题,以及对全国各地多位街头肖像画师的采访。

  《汉声》介绍比例最大的是民间手工艺。黄永松总结出一套四法十六则,将梳理内容分为“体、用、造、化”四方面,每一方面又包括四元素,比如“用”,是指功用,包括人(什么人用)、地(什么地区适用)、事(什么事用)、用(什么特殊用处)四个元素。

  就这样,他们以庞大的容量和细致的耐心,梳理出纺织、浆染、刺绣、编结、剪纸、面花等诸多可称之为“母亲的艺术”的手工艺来。

  在张立宪看来,《汉声》系列出现最多的字眼即“母亲”。“因为《汉声》对中国传统文化、民间工艺的态度就是儿子侍奉母亲的态度。儿子用不着每天说‘我爱你,妈妈’,只要想着怎么侍奉就行了。”

  聚焦传统缘于“戒严”

  《汉声》的前身是英文杂志《ECHO(回声)》,初衷是想介绍中国的文化给外国人看。

  那是1971年,黄永松26岁,刚刚从“国立”艺专(今“国立”台湾艺术大学)美术科毕业,打算出去留学,却被打算办一份报纸的吴美云找上门来。后者看到黄永松做美术指导的电影很欣赏,邀他做美术编辑。

  时值台湾“报禁”,那份新报未能获允创办,两人改为办杂志,但内容依旧受限,“政治不能谈,生活面貌也只能谈好的一面,千篇一律没意思。”黄永松回忆,想来想去,只好把杂志内容定位在传统文化上。

  “我是农村长大的,把老家的大小事情拿出来讲,大家居然都感兴趣。”黄永松出生于台湾桃园农村,小时候跟父母打理茶园、自制农具、盖房子,对民间传统颇为熟悉,不想此时派上了用场。

  那时《ECHO》已聚集了一些资深出版人,但大多出于商业考虑,目光多集中在博物馆、美术馆等学术、高雅的东西上,并不看重传统文化,因此三三两两地离开了,最后只剩下吴美云和黄永松。

  那时工作条件艰苦,为了把有限的资金都花在印刷、制作上,吴美云将家里辟出一角作为办公室,厕所当作暗房。

  慢慢地编辑部扩充到四个人,另两个是黄永松在“国立”艺专的师弟奚淞、姚梦嘉,四人并称“《汉声》四君子”。一次他们在乡下做田野调查,看到一户民宅有副对联:“同心土变金,牵手做大事”,四人相视而笑。此后过年书春,这句话常常被写出来,贴在办公室的墙上。

  《ECHO》第一期介绍了台湾的妈祖祭祀与京剧源流,之后几年,他们每月出一期杂志,把台湾跑透透。祭典、手工艺、饮食,做的最多,因为“最不会犯错”。其时台湾还施行“戒严”,内容稍一涉及现实,就容易惹来麻烦。

  “一报道城市生活,我们拍的照片就被认为太守旧、太破败。那时台湾开始有妇女堕胎,我们想讨论这个问题,也不行。”黄永松回忆。

  然而最终促使杂志转型的仍旧是现实问题。

  上世纪70年代末,台湾经济腾飞,日渐富裕的生活之下,人们浅薄的历史文化根底暴露无遗,一时间涌现出许多盲目崇洋的“暴发户”。

  “无根的富裕使人忧心。台湾有钱了,怎么人还都那么俗气?继而我们意识到让台湾民众了解几千年沉淀下来的中华文化,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才是最重要的。”

  1978年,在诸多朋友的建言下,《ECHO》中文版创刊,名为《汉声》,取“大汉天声”之意。中文版一出大受欢迎,自1978年至今已出版160多期,销售成绩最好时有2万多订户,黄永松笑言:“在台湾范围内来看,这已经是很了不起的数字了。”

  大陆的丰盛与焦虑

  中国传统文化的溯源梳理,却不是在台湾范围内就可完成的。

  多少次黄永松想到大陆寻找更正宗更丰富的民间技艺,无奈两岸通路封闭,“那时到香港必去国货店,看看牌子也好,这个是成都来的,那个是齐齐哈尔来的,一下子大江南北都有了。”

  他最常买的是两样东西,一个是竹叶青酒,回去孝敬父亲;另一个是蓝印花布,一次买好几匹。还附带买一把杭州张小泉的剪刀,因为蓝印花布的边上印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制造”,没法带回台湾,得先把布边剪下来。

  1988年,两岸通道开启,身为客家人的黄永松立刻奔赴广东、福建,做了大量民俗调查。当年冬天,他在土楼专家黄汉民陪同下,于闽西、闽南地区进行福建土楼的调查。前后16天,完成了72座土楼的记录、测量、绘图。

  黄永松回忆,彼时大陆民风淳朴、古意犹存,某天他们忽然被年轻村民拦路,得知前面村中都是黄姓同宗居住,要答对考题才能进村。第一题,你们二人姓黄,是什么“黄”?幸而黄永松此前参与了民族姓氏源流与迁移的研究,知道问的是堂号,立即回答“江夏堂的黄”;第二题,祖宗诗怎么念?他大声诵出“??年深外境犹吾境,日久他乡即故乡,朝夕莫忘亲命语,晨昏须荐祖宗香??”于是过关,顺利完成调查。

  “我很喜欢那个时候,没有现在这么喧哗,无论城市乡野都很舒服。”黄永松深感当时在大陆民俗采集的收获丰盛,此后每年都来几趟,逐渐将工作重心转移过来,陆续在北京、西安、南京等地建起工作室。

  然而随之而来的还有焦虑感。大陆经济迅速发展,令《汉声》的工作者们逐渐感到,台湾出现的文化生态问题将以更大的规模在大陆重现。

  带着抢救民俗的急迫感,《汉声》推出了“民间文化剪贴系列”,要求所有的编辑、朋友在北京发出邀请函,请任何对民间文化有兴趣的人写稿子来。同时,杂志每页用水胶粘合,很易撕下,在每页上预留适合活页夹的洞孔,希望读者用剪贴簿的方式,分门别类按照目录自己整理。此系列一直持续了近50期。

  “我们认为来不及了,让大家一起去抢救才是最有效的方式。不然等我们去拍照、发掘,大陆这么大,是不可能的。”黄永松说。

  “中国结”的发现者

  动辄花几年时间做调查,常常往返于两岸之间,空间、时间的成本巨大。加之《汉声》每一期都尽可能做到最恰当的设计装帧,对印刷要求很高。而以传统文化为定位又必定无法大卖,《汉声》是怎么存活至今的?

  “单以杂志来说,我们一直在赤字。”黄永松称《汉声》从未如外人想象,接受企业或社会人士捐助,从来都是自力更生。

  创刊的资金是吴美云向父母借来的,后来黄永松也从家里借钱入了股。第一期出来后,即被当时“中华航空”的国际部经理看中,说愿意一次买几万份,放在飞机上。

  “我们当时每本成本是12元台币,他要8元给他,一本就要亏4元。吴美云很有经营头脑,说值得赔。因为杂志都放在国际航线上,而我们就是做给国外读者看的。后来果然借此打开了渠道。”现在,全球共有35个国家的读者订阅《ECHO》。

  除此之外,由于当时台湾的外商刚到来,许多企业需要文宣资料,看到这本杂志做得漂亮,纷纷来找他们做设计宣传。“我们就靠这些来贴补杂志,白天赚钱,晚上编杂志。”

  英文版出到第四期时,付不出印刷费,印刷厂威胁要把稿子锁起来,急得吴美云跑回家向母亲要钱??后来《汉声》干脆拒绝新订户,因为订阅价格较低,订得越多越赔。

  经历过各种困难,编辑们却依然有干劲,“一来外面掌声那么多,好像我们没法回头了,只能硬着头皮撑下去;二来传统文化真的好,一旦你之前播的种子发了芽,又觉得舍我其谁。”说这话时,黄永松以静坐的姿势盘腿坐着,“真的应了慈济基金会的证严上人的一句话:甘愿做,欢喜受。”

  转折出现在1978年,中文版《汉声》在第三、四期推出“中国童玩”,反响良好,结集成书,第一次有了盈余。这开启了《汉声》的经营方向。此后他们有了明确的思路:先做杂志,再将成熟的主题整理成书,以书的利润来养杂志。

  第二套主题书《中国结》更是成功典范。中国结艺众多,从最常用的纽扣结到老床帐钩下的结饰,非常零散。《汉声》对此进行整理,总结出11种基本结,14种变化结,命名为“中国结”,并出版系列丛书。从此“中国结”传遍全世界华人区,也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象征。

  1982年,《汉声》将注意力转移到对下一代的培养上。他们悉心整理出中国民间文化故事,结集成《中国童话》,那个年代台湾有孩子的家庭几乎每家一套。此书不久前在台湾出版了第25版。

  如今,主题书、童书的利润除了用来维持杂志在台正常出版,还要保证《汉声》台湾总部和大陆9个工作室以及两个研究所的运转。

  “经济危机来了我们也不好过,但这么一路走过来,已经不怎么在乎不景气之类的状况,”黄永松说,“文化产业说到底,只要一息尚存,遇到好的时机总会再发芽的。”

  常有大陆出版人探讨,《汉声》的成功能否复制,答案往往是否定。但黄永松认为可以,“我们做的事情其实换谁都能做,只是我们踏踏实实,一步一步来。”

  他认为这样的出版人只需满足两个条件:“一是活菩萨的布施心肠,二是忍辱负重的精神。”

  他特别向本刊记者解释了“忍辱”的“辱”,就是“一打开电视就生气,看到民间艺术不被重视,或似是而非的创意人士们不了解传统还洋洋自得。作为一个文化工作者,会感到被这样烂的大众文化、这样姑息的环境侮辱了”。■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