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资撤离中国”之说调查
- 来源:瞭望东方周刊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美资,地沟油,稳中求进,限购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2-01-16 15:29
本组专题主要直接采访对象: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总裁董明珠
广东联邦家私集团董事局主席杜泽华
新明珠陶瓷集团董事长叶德林
广东雪莱特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柴国生
广东省东莞市外经贸局副局长周伟森
广东省高科技产业商会秘书长王理宗
美国耶鲁大学金融学终身教授陈志武
中山大学教授汪建成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
中小企业协会会长、原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李子彬
温州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会会长周德文
国泰基金基金经理程洲
上海好买基金市场总监张茹
北京恒久财富首席风险官兼投资总监谢亚凡
上海基玉投资公司投资总监陈晨
和中移民总裁王力民
一诺教育移民集团CEO罗程
广州市奶业管理办公室副主任、广州市奶协会长王丁棉
中国奶业协会理事陈渝
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中心主任牛凤瑞
中国房地产协会副会长陈国强
同策咨询顾问有限公司研究总监张宏伟
导言
2011年末,一个陌生而深奥的PM2·5,从民间到高层,催生了一场上下同心的“大气监测怎么办?”最终结果是,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站长罗毅说,2013年前重点城市力争率先开展PM2·5监测。
这是在上下共谋“地沟油怎么办”之后的又一个成果。
相信,2012的中国,类似大到国家决策又小到涉及每个人利益的“怎么办”,依然不会太少。
把视角转向全球。2012年,这个世界会好吗?
世界仍在金融危机时代艰难复苏,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又让西方诸国泥足深陷;日本大地震对人类的心灵涤荡尚未过去,一向稳定的亚洲又因一些外来因素带来了不确定性;中东接二连三的变局??让人感觉这仍然是纷乱的世界。
但可以肯定,2012绝不会是有人说的“世界末日”。而在十分复杂严峻的世界形势不稳定性不确定性上升的情势下,人们禁不住仍要问---怎么办?
怎么办?将是2012年的主题词。
中国需要在这样一幅世界图景中做到胸有成竹。中国面临挑战,更面临机会。从“稳中求进”的宏观步速,到扩大内需的战略基点,再到涉及就业、社保、医疗、教育、住房等民生问题的重大举措,无一不是为因应2012这个不确定不稳定性的世界而开列的“怎么办”主菜单。
我们还需要进一步认真体察来自中观、微观领域的“怎么办”:
比如充当中国经济的发动机和稳压器的“中国制造”。2011年下半年一份“美资制造业撤离中国”的报告,触到了那根原本紧绷的经济琴弦。当人工成本渐渐不再便宜,“中国制造”怎么办?当传统产业产能过剩与新兴产业不确定性长期并存,产业转移升级怎么办?
再如,失败的企业各有各的失败,成功的企业却都是相似的。“中国制造”中最为命运多舛的中小企业怎么办?我们从哪里找寻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通路?
还比如,限购、降价之后,楼市怎么办?股市怎么办?
在各种各样的场合,餐桌怎么办?通胀怎么办?都是被讨论得较多的话题。
怎么办?本刊这七组2012年开年报道,试图以尽量多的视角观察这一命题,以期对您的判断有所助益。
广州一玩具厂生产的圣诞老人
一份美资撤离中国的报告,触到了那根原本紧绷的中国经济琴弦,弹出脆利的声响。“世界工厂”走向何方?
在“世界工厂”珠三角,一边是一些中小企业成本加大、融资艰难,经营困境甚于2008年;一边是政府想方设法引导企业转型升级。在全球经济不景气的形势下,每个环节的波动,都是对企业和政府的考验。
伴随着“倒闭潮”和“跑路潮”的传闻,一个关于“中国制造”正在变贵、美资撤离中国的报告,发出了“外资回流”的警报。
《瞭望东方周刊》就此在珠三角地区对“美资撤离”之说展开调查。
一份报告引发的关注
2011年8月初,美国波士顿咨询公司发布报告《“美国制造”归来——为什么制造业回流美国》。
报告说,对于劳动密集型企业,以及以亚洲为主要市场的企业,投资中国仍是最好的选择,但是,不要以为中国是一个必然的选择。
“虽然增加自动化方面的投入可以解决中国生产效率偏低的问题,但恰恰是这样,会大大降低中国制造的竞争优势——廉价劳动力。”波士顿咨询公司高级合伙人希尔金说。
两个多月后,广州当地媒体刊发报道《在华美企悄悄回流,美国制造要雄起?》:“‘Miken’碳纤维棒球棒的生产已经从番禺撤回到美国本土。除了碳纤维棒球棒,佳顿公司同时还将安全器材‘FirstAlert’的生产也转移回了美国。”此外,SleekAudio在东莞的产生项目也从东莞撤回美国。
商务部数据显示:2011年1至10月,亚洲主要国家对华投资持续大幅增长,欧盟投资略有增长,而美国投资同比下降18·13%,比前9个月降幅扩大近9个百分点。
针对外资回流问题,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于11月16日作出正面回应:“没有美资企业大规模回迁的情况发生。”
12月15日,商务部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1至11月,美国实际投入外资金额27·39亿美元,同比下降23·05%。
针对这个数据,有媒体再次发问。对此,沈丹阳解释,2011年以来美国对华投资下降是多因素的,最主要的原因相信是由于美国经济发展不振、对外投资能力减弱造成的。此外,与美国政府积极吸引境外资金回流,鼓励外资投向美国,也有一定关系。
美资回流还是极少数现象
12月的第一天,《瞭望东方周刊》记者来到大门紧闭的广州自强体育器材公司。该公司是世界500强企业佳顿集团的代工厂,代工“Miken”碳纤维棒球棒等产品。
“关于撤离一事,我们也没有接到通知。”该公司行政部杨姓经理说,“自强公司是由佳顿广州公司管的”,主要负责采购和生产,其中绝大部分是代理钓鱼竿,也有棒球棒。“即使佳顿生产项目撤走了,我们生产量还是没有受到多大影响,现在正在大量招聘员工,我自己也要承担招聘任务。工资方面,近两年也没增加多少,番禺工资比南沙低,说是工厂所在地即将划入南沙,到时基本工资会涨些。”
一位刚离职不久的郭姓员工向《瞭望东方周刊》介绍说,该厂基本工资为1100元,这两年加了100元,加上加班费一起也就是一千七八,和附近其他的厂比起来,算是低的。
在两公里之外的佳顿体育器材公司,相关负责人谢绝了一切采访。
在更远一些的东莞,涉及“回流”的企业似乎规避着这样的话题。
“我们进行了跟踪,试图通过各种渠道找到这家位于东莞的音响生产商,而到现在还没有找到。”就职于东莞市外经贸局综合部的黄基尧告诉《瞭望东方周刊》,公开的信息来自波士顿集团报告和《华尔街日报》的报道,是三个多月前的事了。
“美资企业在东莞经营状况总体平稳,没有出现美资企业外迁、转移投资等情况。”东莞市外经贸局副局长周伟森对《瞭望东方周刊》说。
东莞是中国外贸出口的风向标之一,2011年经历了“跑路潮”和“倒闭潮”的“媒体误读”,为此,该市外经贸局对媒体变得更加谨慎。
“今年前十个月,东莞全市美资企业进出口总额25亿美元,同比增长9·9%,其中出口15·5亿美元,同比增长10·9%。”周伟森说。
12月11日,在广州举行的2011沃特金融峰会的专场讨论会上,几位来自制造业的中小企业主,也谈到“中国制造”转移的问题。
“除了人力成本的因素,还有基础设施建设,物流和法律环境的考虑,中高端制造业并不会从中国转移,至于低端产业,则可能会向东南亚转移。”来自某环保公司的何建军认为。
负责广东PMI数据编制的中山大学教授汪建成对《瞭望东方周刊》说,“目前还没有可靠数据证明美国制造业回流已成大趋势,媒体的相关报道仍是波士顿报告中的少数案例。就目前来说,中国劳动力还是有一定优势,并且短时间不会丧失。从跨国公司成本考虑,美资企业不可能大规模撤离。”
汪建成同时也提醒,12月份的广东PMI不容乐观,还会继续下跌,我国制造业仍旧面临国外需求不足的严峻形势。
走向“先进”的最终载体是企业
“成本上升,可以加快中国制造现代化速度,迫使企业使用机器,而不是简单的劳动力。这对于企业的转型升级,是一种必然的推动力。”耶鲁大学金融学终身教授陈志武对《瞭望东方周刊》说。
奥巴马政府执政以来,高度重视重振美国制造业,其战略思路并非简单恢复制造业旧日格局,“先进制造伙伴”计划的关键,便在于“先进”二字。
一些专家认为,走向“先进”的最终载体是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而这一点对于有“世界工厂”之称的珠三角来说更甚。
“包括华为、比亚迪,以及一些太阳能制造公司,目前还有大量的劳动力、手工,而不是增加自动化设备。因为在自动化成本高而劳动力成本低的情况下,中国企业自动化的动力不是很足。”陈志武说。
针对企业创新问题,广东省高科技产业商会秘书长王理宗对《瞭望东方周刊》说,目前国内一些中小企业的创新成本太高,担忧创新后成“烈士”。
在2011年广东经济发展国际咨询会上,广东省经信委的一位官员也不禁向“洋顾问”提问:中小企业如何发展,怎么使其参与到转型升级中来?
“除了制造业企业自身的努力,从跨国公司角度来说,很重要的一点是要有良好的投资环境。”汪建成说。
“目前东莞正在推动加工贸易升级转型,其核心是延伸加工贸易产业链,实现产业发展形态由‘生产车间’向‘企业总部’战略性转变。首先是推动来料加工企业形态转变。”周伟森说。
广东省外经贸厅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在世界“经济寒流”下,目前广东各地纷纷出台转型升级的切实举措,引导“非法人”来料加工企业转入三资企业,鼓励外向型企业设立研发机构和地区总部,拓展内销、培育品牌等。
11月14日,在会见2011广东经济发展国际咨询会全体顾问时,广东省委副书记、代省长朱小丹表示,广东结构调整要把主攻方向放在三个方面:一是要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二是要大力促进高端先进制造业的发展,三是要全力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转型升级必然是漫长的过程。”在回答广东省经信委这位官员的提问时,卡内基·梅隆大学校长杰瑞德·柯亨如是说。
《瞭望东方周刊》记者谢正龙|广州、东莞报道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