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改革的几个关键阶段
- 来源:英才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国企,经济,改革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2-03-08 11:18
中国的国有企业是作为计划经济体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建立的。这些企业自诞生之日起,与市场经济、市场竞争就完全没有关系,其管理体制、结构特征、社会定位、职工观念都是非市场化的。
把这样一个体系庞大、员工众多的企业群体,转制到市场经济的轨道运行,参与市场竞争是一个难度极大、风险极大的系统工程。体制要改、机制要转、结构要调、定位要变、观念要换,改革的过程必然是长期的。
经过几十年艰苦的探索和推进,中国的国有企业改革实现了重大进展,国有经济的布局结构、国有企业的体制机制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国企改革之路大致经历了这样几个关键性的阶段:
在不具备比较优势的中小企业领域,国有经济实施了大规模的主动退出。涉及几十万家企业的国有中小企业改革的成功,使国有经济的战线大大收缩,优化了国有经济的布局结构。
对由于经济转型或经营不善造成的困难国有企业,疏通了破产、退出市场的通道。企业破产的同时帮助职工再就业,成为化解经济转轨背景下大量结构性矛盾的主要方式。
通过政企分开、政资分开的政府职能改革,初步形成了国有资产出资人制度。在此基础上建立的国有资产监管制度和对经营者的激励约束机制,激发了国有企业内在的发展活力。
对国有大企业的一系列改革全面展开。包括公司制与股份制的改造,建立市场化的内部人事、劳动、分配制度,推进企业之间和企业内部的资源重组,减轻企业的各类社会负担,等等。经过上述多方位的改革,中国国有企业的生存状态发生了重大变化,经济效果十分明显。大家都还记得:在十几年前,国有企业在市场经济和市场竞争的冲击下溃不成军,成为国家经济的包袱和社会稳定的隐患,不得不进行改革和脱困。而现在,国有企业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积极的、稳定的因素,是中国参与国际竞争的一支重要的生力军。
这种历史性的变化是在短短十几年中发生的,过程复杂而艰难。中国国有企业的变化不像有些人所认为的,是政府保护或垄断的结果,而是改革推进的成果。
当然,目前中国的国有企业也还存在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企业之间的差异也很大。原因之一,改革还远远没有到位,一些问题还在解决的过程中,一些问题还没有实质性触及;原因之二,国有企业本身就是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现实社会中一些如腐败等共性问题,在国有企业中也必然有所反映,国有企业不是世外桃源。这些问题的存在只能说明:进一步推进国有企业改革、乃至整个国家相关方面改革的极端必要性。
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国际地位是由经济实力所决定的,国家和民族的经济实力是由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所决定的。中国的国有企业是几代中国人辛勤劳动的成果积累而成,是国家和人民的宝贵财富,是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重要的组成部分。
中国的国有企业改革进行到这样的深度、取得了目前的效果非常不容易,把这些国有企业进一步改革好、发展好,使之成为更优秀的国民财富创造主体和国际竞争参与主体,是我们这一代中国人重大的历史使命。这可能是所有热爱国家、热爱人民的人们应该具有的一种共识。
文/邵宁
(作者系国资委副主任,本文是其为本刊即将出版的《漫漫国企路》一书所作之序)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