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崇左生物大调查

  • 来源:环球人文地理
  • 关键字:喀斯特丛林,生态系统,摄影,生物
  • 发布时间:2012-03-28 15:24

  著名生态摄影师深入喀斯特丛林,用影像记录原生态丛林中的生物现状

  在广西西南部崇左县的喀斯特丛林地区,有一座白头叶猴生态公园,是多种生物的自然栖息地。然而,在多年前,由于当地人口增长,人类不断向自然索要土地,人工作物林逐渐取代了原生态的自然丛林,因此,多种珍稀动物的生存受到了严重威胁,白头叶猴等物种的数量急剧减少。不过,从1996年至今,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潘文石在这里建立了科学研究基地,一方面调查当地叶猴,一方面采取多种措施对当地物种加以保护,建立了生物庇护所式的研究区域,使得当地的生物多样性逐渐恢复。

  作为摄影师,我此行的目的,就是要用影像的方式去记录兽类和昆虫的身影,详细统计园区内的动物种类,巩固当地生物现状的调查数据。

  白头叶猴是喀斯特地区的明星物种,为了躲避猛兽袭击,它们逐渐向喀斯特悬崖绝壁转移,将石壁和洞穴变成了安全的栖息地。

  在崇左,亚热带的喀斯特丛林气候造就了相对干燥的环境和昼夜较大的温差,适宜在这里生长的农作物只有甘蔗。因此,崇左成为了“中国最甜的地方”。

  凌晨5点,几个头扎毛巾,腰带镰刀的农民就摸黑起身。恰逢甘蔗收获的季节,他们把一捆捆被割掉的甘蔗堆放在路旁,然后将空地上的甘蔗叶聚拢,随后引燃,炽热的火光将周围的喀斯特石山照亮,惊得一只赤麂在远处叫了一声,之后便迅速逃之夭夭。被烧掉的甘蔗叶作为草木灰,肥沃来年的土壤。这些种满甘蔗的地方被当地人叫做“弄”,其实就是地表经过漫长的侵蚀后留下的相对平缓的区域。

  然而,比这些农民还要“辛苦”的,是潘文石教授安置的叶猴监控器。这套系统设置在猴子洞穴对面,具有很强的分辨率,随时可监测猴群的动向。经过多年的研究和保护,潘教授不仅让这个濒临灭绝的物种存活了下来,还延续下了健康的种群。

  白头叶猴是广西喀斯特地区的明星物种,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为了躲避猛兽的袭击,它们逐渐向喀斯特悬崖绝壁转移,将石壁和洞穴变成了自己安全的栖息地。在这个过程中,白头叶猴的身体发生了根本变化:它们的体型变得相对纤瘦,较轻的体重能使它们在峭壁上跳跃自如;四肢比原始祖先更细长,既可以在攀登时更好地抓握固着点,也能让它们在茂密的树丛间取食树叶时效率更高;发达的臀部胼胝适应了岩栖生活;在树林中或绝壁上行走如飞时,长长的尾巴又起到了极好的平衡作用……

  在野外,寻找、观察和拍摄白头叶猴的最佳途径,就是辨认喀斯特石壁岩洞的颜色--猴群通常在岩洞过夜,因此洞穴下方的石壁上通常会被猴子的尿液和粪便冲刷成黄褐色,这个明显的特征曾经屡屡给它们招来杀身之祸,但现在,瞄准它们的只有镜头和望远镜。

  要想近距离拍摄叶猴,必须天不亮就起床,趁它们还没有外出活动,就提前到达它们洞口的下方等待。因此我每天晚上睡觉前,都会准备好所有摄影器材并放在床边,以便一早出发。

  丛林的昼夜温差很大。早晨,整个喀斯特山区都会被湿气笼罩。此时正是眼镜蛇活动的高峰期,我曾经因为观察长臂猿而被毒蛇咬伤过手指,那种滋味时刻让我警惕着上山路上可能栖息着蛇的地方。

  在喀斯特石山上行走,选择最佳的观察和拍摄角度,是一件很困难的工作:每块石头就像开了刃的西瓜刀一样,我拿着摄影器材的同时,还要在这些扎鞋的地方寻找平衡,一旦失足,就好比把自己扔在了针板上。

  随着太阳逐渐升高,白头叶猴也陆续开始外出活动。叶猴的家庭实行“一夫多妻制”,在一个完整的族群里,猴王“妻妾成群”,还有一些孩子,当小雌猴长到3岁时,就性成熟了。通常在一个家庭中,小雌猴长大后会继续留在猴群里繁衍后代。而小雄猴性成熟后,就会离开家庭,寻找其他猴群,当雄猴加入新猴群后,便会大打出手,与老猴王争夺王位,如果年轻雄猴得胜,就将成为新猴王。科学家观察到,新猴王的“登基”,无疑是对一个猴群成年母猴的沉痛打击--因为新猴王往往会将母猴的所有孩子统统咬死,以这种暴力方式来迫使母猴与自己交配,繁衍自己的后代。

  这里最厉害的掠食者对人类养殖的家禽垂涎欲滴,常常在暗处埋伏,寻机伏击--这就是被当地人称作“抓鸡虎”的豹猫。

  在崇左的生态公园中,叶猴虽然不用担心遭到老虎或云豹的攻击,却得提防另一些霸道的动物,它们取代了大猫,成了了不起的掠食者。而记录这些食肉动物的唯一方法,就是使用红外线照相机。每次外出调查,我至少会携带3台经过改装的单反触发相机。

  由于喀斯特地区水源和食物都缺乏,食肉动物一般很少光顾。科研基地为了避免旱季时叶猴缺水,便在石山周围挖了几个水塘,这也为幸存于此的食肉动物提供了方便,它们偶尔也会来此饮水。从散布在水塘周围的零星的脚印中就可以看出,其中有些是猴子留下的,有些则是带着利爪的家伙留下的。

  我将涂抹了山羊尿液的红外线相机安放在水塘边,便能清晰地记录到石山周围兽类的分布情况。但安放相机是一件细心的工作,非常讲究伪装技巧,既要骗过动物的眼睛,还要骗过自己的眼睛。伪装触发照相机时,我通常先用防雨的塑料袋把相机包好,然后就地取材,用落叶或水塘边的湿泥涂抹在塑料带上,让它与环境融为一体。在安放相机的半个小时内,由于注意力高度集中,我回到营地后才发现,身上已经被蚊子叮咬了上百处!

  每天夜里光顾水塘的是鼬獾,这种长有细长尖爪和鼻子的小兽,是喀斯特地区数量最多的食肉动物。它们通常喜欢在石山的缝隙中搜索昆虫,饥肠辘辘时,就连蛇也不会放过。

  在这里,果子狸的出现概率为零,因为这种代表灵猫家族的兽类,也同样评估着森林生态系统的健康程度。灵猫的生存主要依赖于果树,只有果树达到一定密度,才能给健康的灵猫种群提供足够的食物,相反,灵猫的粪便也可以帮助树种繁衍,完成森林演替。而果子狸这样的大型灵猫,已经不适宜在石山环境中生存了。

  但红外线相机拍摄到的证据,却说明了并非所有灵猫都已在此灭绝。斑林狸便是一种幸存下来的灵猫科动物,这种攀岩和爬树的高手,体型在灵猫科中最小,但适应范围更大。它们的踪迹不仅出现在喀斯特底部丛林中,也同样出现在峭壁中上部的喀斯特岩石上。它们不仅在林下穿行,其瘦小的身体还擅长于爬到枝条细小的树顶觅食,因此适应了次生林的生存环境。这种特点不仅让它能在树上捕捉小鸟,还能在土壤极少、土层分布不连续的喀斯特岩山上寻找昆虫。但这样优秀的适应者,却未能占据食物链的顶层--一个物种的优势,还是在于其杀伤力和适应性。

  在当地,村民偏爱鸡肉,因此大量养鸡。这些家禽平时在甘蔗地或石山丛林中钻来钻去,以觅食蚯蚓和昆虫长大,因此售价超过了饲料鸡好几倍。不过这里最厉害的掠食者却对它们垂涎欲滴,常常在暗处等待,寻机伏击--这就是被当地人称作“抓鸡虎”的豹猫。尽管人类对这种动物还不甚了解,但它们却适应了如何利用人类养殖的家禽来填饱自己的肚子。

  一个地区植物的多样程度,直接影响动物的丰富度。老虎、金猫、云豹多年销声匿迹,恰恰证明了人类曾经对自然整体环境的破坏程度,因此在我国很多保护区,都出现了“大猫变小猫”的尴尬局面。

  一条眼镜王蛇正狠狠咬住一条鱼游蛇,那中毒的鱼游蛇已经开始吐血,垂死挣扎时还在眼镜王蛇头上蹭出了很多血。

  每到黄昏,猴子们回到洞穴休息后,潘文石教授的屋后就会传来“嘎嘎”的奇怪叫声,那是一种色彩斑斓的大型壁虎--蛤蚧发出的。

  蛤蚧出没于岩缝、树洞间,昼伏夜出,行动敏捷,常以各种昆虫和小型爬行动物为主食,饥肠辘辘时,就连蜈蚣、毒蛇、蝎子也不会放过。蛤蚧有着强壮的四肢,可以帮助它们在洞穴和岩缝间作长距离跳跃。当它们在空中腾起,或者迅猛扑击猎物时,粗大的尾巴足以帮助它们在岩壁上保持平衡。由于岩山上食物、水源匮乏,因此蛤蚧进化出了凶悍的性格,在捍卫自己的领地时,它们敢于进攻比自己体型还大的动物。雌蛤蚧每年7月开始,将卵产在石壁上,有趣的是,蛤蚧的卵很小,被雌蛤蚧分泌出的一种类似蜘蛛网般的黏性物质紧紧贴在石壁上。

  在当地,如果随便采访一个农民,都会听到一些关于这种动物的传奇故事。在传统农耕时期,壮族先民中的攀岩高手腰间栓着一个碗口粗的小竹篓,在黄昏微弱的光线中爬上石壁,他们将石灰涂抹在手上,手持一根竹竿,竹竿梢头栓上一个细细的绳套,将竿梢伸进传来“嘎嘎”叫声的缝隙里。有经验者会用手掌轻轻握住竹竿的一端,一边细心地感受竿梢的抖动,一边认真谛听。当他们感到情况异常时,就会迅速旋转竹竿,竿梢前面的绳套就会将这个躲藏在石缝中的家伙套了出来。

  蛤蚧有抗炎症、补肺气、益精血的作用,是名贵中药材,由于人类长期对它们进行疯狂捕杀,使得这一物种数量一度急剧减少,不过现在已经得到保护,在广西,一些人因为非法捕捉和贩卖蛤蚧而锒铛入狱。

  近年来,蛤蚧在崇左生态公园内的数量开始恢复。夏天傍晚,基地的工作人员往往会支起一张白布和一只300瓦的灯泡来吸引昆虫,每到午夜,白布上就会聚集很多天蛾、蝗虫、螳螂等,因此有时也会吸引蛤蚧前来觅食,这是我们能够近距离观察和拍摄蛤蚧的最好时机。一次,当我端着相机接近蛤蚧,它便张开大嘴进行恐吓,我没料到的是,由于距离过于接近,那只蛤蚧一下子就跳到了相机上咬我。我被国内多种爬行动物咬过,但说到咬合力,蛤蚧无疑是最大的。这一次,它宽大的口腔和上下颚的尖牙合下之后,我的手指上留下了两排深深的牙印。

  蛤蚧虽然凶狠,但还不致命,崇左生态公园中还有更厉害的“狠角”。如果细心观察,教授的住宅周围总是活跃着几只小狗。教授说:“它们是用来报警的。”这还要从几年前的一次经历说起。一天傍晚,教授的一位学生观测完叶猴回来,忽然听见教授的一条爱犬发疯般地对着路边排水沟狂叫。他判断狗肯定发现了什么有意思的动物,便立即拿起相机,谨慎地凑过去看,没想到眼前的一幕差点没把他吓晕:一条眼镜王蛇正狠狠咬住一条鱼游蛇,那中毒的鱼游蛇已经开始吐血,垂死挣扎时还在眼镜王蛇头上蹭出了很多血。专以蛇类为食的眼镜王蛇是世界上体型最大的毒蛇,可长到5米,其毒性极强,且脾气非常暴躁。潘教授介绍说,生态公园内的眼镜王蛇数量相对较多,他还收藏了一条收集到的王蛇蛇蜕,从蛇蜕的大小初步判断,这条王蛇的头部有一名正常女性的手掌般大小,估计它在竖立起颈部后,眼部可能会和一个身高1。7米的人平视。眼镜王蛇位于爬行动物食物链的顶级,它的存在,说明了崇左生态公园中存在着一个完善的爬行动物种群。

  后记

  生活在崇左喀斯特丛林生态系统中的动物,可以说既神奇,又处境艰难。说它们神奇,是因为我们在这些物种身上窥到了自然进化的轨迹。自然进化这个永不止息的驱动力,在千万年的时间里一点一点创造出一个个适应了岩山、洞穴和多变气候的独特动物类群。而另一方面,喀斯特丛林的处境,可能比人们预想的都要糟糕得多,这个生态系统原本就形成不易,在今天飞速变化的世界中显得更加脆弱,人类活动已经将喀斯特丛林生态系统的主要部分摧毁,石山丛林,白头叶猴、豹猫、鼬獾、林狸等生物可以说被拯救了下来,但不知它们能否承受住人类对更多土地和资源的开发力度。

  总的来说,崇左生态公园的生物多样性比起广西其他地区有了较大的优势,但要想真正恢复石灰岩丛林的全貌,恐怕还是任重道远。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