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普的三种前途

  • 来源:计算机世界
  • 关键字:惠普,财报,前途
  • 发布时间:2012-04-06 15:49

  2月20日,惠普公布季度财报,公司净利14.7亿美元,同比下降近44%,旗下三个关键业务PC、打印机和企业设备的营收均下降。公司现金奶牛打印机业务销售额同比下降7%,利润同比下降32%。惠普CEO惠特曼在年度股东大会上坦言“公司正面临着巨大的财务挑战。”

  3月21日惠普宣布重组,把打印机业务并入负责PC业务的个人系统集团。重组后,惠普将形成个人系统集团,惠普服务集团,企业服务器、存储和网络集团三大业务部门。重组后的个人系统集团是惠普最大的部门,其营收将占总营收的50%左右。

  分析人士指出,惠普重组将公司分成两大业务集团:个人系统集团将负责消费类业务,其它部门将面对企业市场。前者与苹果、三星类似,后者与IBM、甲骨文相同。惠普这两年比较艰难。去年股价下跌了44%,市值蒸发近半,已不到500亿美元。70年历史的惠普站到了历史的十字路口。

  虽然惠普目前还有14.7亿美元的净利,但对于处在转型中的巨型企业而言,从盈利到亏损仅一步之遥。纵观IT史,转型期的巨型企业无非三种前途:破产、出售和成功转型。而这三者也正是惠普逃不出的宿命。

  成立于1880年的柯达公司,自2003年向数码业务转型,未能成功。2012年1月19日,百年老店柯达宣布破产,震惊世界。IT史上,处于转型期,出现业务下滑的巨头更多地选择全部或部分出售。康柏、Sun、DEC、IBMPC等等案例比比皆是。而转型成功的,迄今只有IBM和苹果两家。

  现在谈破产不着调。但美国《纽约邮报》去年的一篇文章称,惠普可能会成为甲骨文的收购目标。文章援引“一位熟悉情况的消息人士”的话说,埃里森已经为此做好了准备,如果惠普股价继续下跌,这笔交易“将不可避免”。甲骨文的市值是1490亿美元,相当于惠普470亿美元市值的差不多三倍。

  惠普消费业务已经整合,企业级业务边界清楚。甲骨文CEO埃里森一直认为企业计算市场将出现整合,他为此收购了Sun、Peoplesoft等企业。而他的助手马克·赫德曾经担任惠普CEO。如实现并购,甲骨文在与IBM的竞争中将比现在更加强壮。坦白讲,并购或部分并购的机遇窗已经打开。

  在开放系统冲击下,IBM的主要财源大型主机业务需求量剧减。IBM公司从1990年到1993年连续亏损额达到168亿美元。1993年4月1日,来自食品行业的郭士纳接任CEO。他说:“IBM过去在封闭和专有的舞台上扮演过角色,今天,只有傻瓜才会这样干,”并提出“以网络为中心的计算”。1995年,营业额突破700亿美元,转型获成功。

  乔布斯救苹果,开发iPod播放器和关闭苹果工厂,采用制造外包发挥了关键作用。

  IBM和苹果转型成功说到底还是顺应时代潮流。IBM顺应了开放与网络化的时代大潮,苹果顺应了数字娱乐和全球化的时代大潮。惠普转型说到底也是一个决策层认知时代潮流,顺应时代潮流的问题。

  破产、出售或成功转型,惠普站在历史的三岔路口,将向何处去,我们拭目以待。

  计世传媒集团副总编 孙定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