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 Love游

  • 来源:计算机世界
  • 关键字:智能旅游,数字旅游
  • 发布时间:2012-09-26 16:33

  预计,“十一”黄金周期间,自驾游将占整体旅游者总数的29.5%。

  你或许仅凭着手中的电子设备就足以实现完美旅程,不再听命于导游“驱使”;今天,GPS、SNS、RFID等都已配置在手机中,让你彻底与“花钱买罪受”说再见。

  当IT融入旅游业之后,“旅游”的概念被重新定义了。

  美国,加利福尼亚,世界最杰出的大学之一——斯坦福大学的门口。土黄色石墙,红屋顶建筑,拱廊相接、棕枷成行,在感受古典与现代交映中的浓浓的文化和学术气息时,八千多英亩的面积却让你踌躇不前。这时,一部智能手机却派上用场。

  刚进校门,iPhone已经自动连上了WLAN,手机屏幕上突然出现斯坦福大学的标志。这就是i-Stanford项目,8项WLAN应用中有一项就是校园导航,有了它可以轻松畅游斯坦福大学的任何地方。在输入目的地名称后,手机马上自动为你指出一条路线。沿路会经过不少教学楼,这时,不要急着赶路,停下来,不一样的风景就在眼前。只要点击手机上的教学楼,屏幕上就会显示出这个教学楼里当时正在进行的课程,这还不算完,当你具体点击某个教室后,屏幕上即刻显示出该教室正在上的课程和讲课的教授,再点击这位教授,他的研究方向、发表的论文以及目前所带的学生一览无余。

  时光回到400年前的明朝,我国著名探险家徐霞客遍游名山大川时,则是身背厚厚行囊,带着大量干粮,以防找不到可以充饥的食物;每日步行百里,陌生地方找不到客栈借宿,累了就只能在树林里、悬崖上打个地铺。这样,还要时刻面临迷路与被野兽袭击的风险。

  不言而喻,IT技术与旅游业的融合彻底颠覆了旅游的含意。GPS卫星导航、社交网站海量信息咨询、二维码验证等新兴技术与体验,让旅游与IT亲密接触后,只需一部移动终端,游客将不会因为弄不清东西南北而不敢远足;不会让蜘蛛网一样的地图弄得晕头转向;不会被聒噪导游、无理的强卖弄得无奈、愤怒。IT与旅游的结合,谁都可以成为当代徐霞客。

  这组报道用三个“驴友”智能旅游的亲身体验,展现IT在旅游中的实务应用。尽管只是冰山一角,但希望开启你“I love 游”的崭新体验。

  三亚站

  下载“导游”去看海

  小张是地道的东北人,9月他去三亚参加一个行业大会,此刻的东北已进入秋季,最南端的三亚依然是酷暑时节。会议结束,小张想一个人到处逛逛,“大小洞天”是他来到三亚最想去的地方。热爱历史的他,很早就听说唐代高僧鉴真第五次东渡日本,曾在台风中于此登岸,并修建大云寺。景区内还有“小洞天”、“钓台”、“海山奇观”、“仙人足”、“试剑峰”等多处诗文摩崖石刻。

  第一次到海南玩,又不懂当地语言,可是如果为自己雇一个“地陪”,会不会影响一个人旅行的好心情呢?来到大小洞天后,小张的顾虑一扫而光,景区为每个游客配置了一部手机大小的导游终端,这个终端可以陪着游客将“大小洞天”逛个底朝天,绝对不会错过任何一处景点。

  “您现在所在的景点是三亚自然博物馆??”说这话的不是导游,正是小张手中的导游移动终端。该终端还可以通过定位系统确定每一位旅游者的精确位置,并将语音、图片、文字、视频等多种信息形式推送给游客,讲解景观及相关的景区文化、历史典故等。在景区内,小张使用步行导航系统,输入起点和终点,可以立即计算出最优的游览路径。通过系统还可查询距离最近的功能性服务设施,如休息室、餐厅、便利店、游览车上下点、洗手间等,并得到指引导航。

  大小洞天风景区位于三亚市区以西40公里的海滨,总面积22.5平方公里。对于小张这样的游客而言,在这样面积较大的景区,通过步行导航系统终端体验卫星定位无线数字导游,绝对方便。

  南宁站

  二维码手机制“导”

  小妍是普通白领,从小就对植物的种类和生长史有着几乎狂热的追求。旅行的意义对于她来说,不仅是远离城市喧嚣、身心放松的过程,更是增长知识见闻的好机会。在听说青秀山是南宁的“绿肺”后,小妍就磨拳擦掌独自一人走上了到南宁的旅行。

  9月天朗气清,刚进入景区就收到一副耳机,这让小妍多少有点诧异。而与她以往步入景点第一步拿地图不同。这回她先点击了“青秀山导游”软件上的“导游图”,轻碰手机,一幅蓝绿相间的景区地图完整地展现出来,苏铁园、龙象塔、古道等景点历历可见。

  来到青秀山当然要看它的地标龙象塔。龙象塔在青秀山之巅,对于小妍来说可谓前路漫漫。这时,刚进景区就免费领到的一次性单边耳机派上了用场,将耳机贴在手机的听筒处,并点击软件左上角的自动播报或自由播报,这时清晰的语音介绍传来,“青秀山,始建于明代万历年间,为时任吏部左侍郎的南宁籍进士肖云举所建。取佛经“水行龙力大,陆行象力大”之意??,在这样的语音介绍下,小妍更加急切地想一见龙象塔真身了。

  除了龙象塔,小妍此行的主要目的还有一个就是看苏铁。之前为了辨识不同种类的苏铁,小妍在网上搜索了很多图片,没想到完全没用上。因为,在苏铁园,二维码就可以满足她。

  青秀山的苏铁占地面积达80余亩,园中有40余株树龄达千年以上的苏铁。种类众多分布密集,如果通过卫星定位,未必精确,因此二维码成为苏铁园数字导游的重要辅助手段。

  “苏铁也称铁树,是国家一级保护濒危植物。园中的一株蓖齿苏铁,经测量高达8米,直径1.2米,树龄1350多年,这意味着唐高宗在位的时候它就已经存在。”这是站在青秀山的苏铁王前,用手机扫描苏铁王指示牌右上角的二维码信息后,小妍手机上显示的介绍。

  西安站

  APP伴游“寻秦记”

  小刘是中山大学的一名大三学生,最爱看黄易写的《寻秦记》。在高中时,他就被书中描述的纵横捭阖深深吸引,更对游走于秦唐与现代之间的十三朝古都西安心怀向往。利用暑假,他计划去兵马俑景区走一趟属于自己的“寻秦记”,拜访一下真正的秦朝勇士。

  爱好自由行的小刘一向坚持不跟团、不请导游的旅行方式。一方面是厌倦了导游的喋喋不休,另一方面也是害怕被拉去强行购物。但是兵马俑是具有深厚历史底蕴的人文古迹,如果不了解历史背景和过程,参观一定索然无味。天公作美,就在出发前一天,朋友给他介绍了一款导游APP。在该款APP上,小刘提前下载了兵马俑的景点信息,准备在游览的时候收听语音介绍、查看最佳游览路线。

  抵达西安市的第一天晚上,小刘就跟着这个“掌上导游”穿梭于西安的大街小巷。在APP上选择“西安”之后,小刘先进入“美味佳肴”一栏,西安的各种特色美食就全数显示在手机上,在回民街品尝完鲜美的贾三灌汤包和老米家羊肉泡馍,小刘又用APP找到了附近合适的酒店。半个小时后,成功入住的小刘躺在舒服的大床上,开始在APP上查询从酒店前往兵马俑景区的交通方式,为第二天的行程做好准备。

  次日,当来到兵马俑景区现场时,小刘被壮观宏伟的1号坑和兵马俑脸上栩栩如生的细微表情深深地震撼了,而旅游APP也给了他另一种惊喜。“兵马俑的绘色主要有红、绿、蓝、黄、紫、褐、白、黑八种颜色。再加深浅浓淡不同的颜色,比如朱红、粉红、枣红色、中黄、粉紫、粉绿等等,其他颜色也不下十几种??”景点解说词从手机中传来,小刘发现,当他走到1号坑时,APP可以用手机自身的GPS定位到他所在的位置,从而播放相应的解说词。

  除了导游解说这个核心功能外,小刘还可以在首页“城市指南”、“购物风向标”、“节庆西安”、“夜游西安”等版块解决旅游中的各种需求,看来带上APP开始一段没有规划的旅程,照样可以前路无忧。

  链 接

  智能旅游 商机无限

  智能手机革命不是正在来临,而是已经到来。根据Google与IPSOS关于智能手机使用情况调查显示,全球智能手机普及率已达到52%,其中43%的用户通过智能手机调查研究旅游产品。另外,据全球旅游业的权威研究机构PhoCusWright的调查显示,46%的用户会通过智能设备来探索旅游目的地,26%的用户会通过手机来预定旅游产品。这意味着,如果商家将移动业务作为其核心策略的一部分,拓展广告策略、实施一体化的跨媒体营销活动,就有机会吸引新的移动网络用户并从中受益。

  首先,拥有适合移动设备访问的网站是非常重要的,此外,还需要制定跨渠道策略来吸引各种渠道中的消费者进行购买,例如开发移动APP进行推广,让移动广告成为一体化营销策略的一部分,以此来提高消费者参与度。

  根据尼尔森2012年6月份的一项调查显示,美国的安卓以及苹果用户在通过手机获取旅行信息的时间花费方面,客户端软件占95%,而移动版网站仅占5%。 国家旅游局局长邵琪伟在2011年曾公开表示,预计到2015年,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大入境旅游接待国、第四大出境旅游客源国,并形成世界上最大的国内旅游市场。通常而言,旅游者的每一次旅行都会经历“梦想-查询-预订-亲历-分享”五个阶段。从Google搜索、航班查询、YouTube、Google Play和Google+到搜索广告,展示广告网络和移动广告,也正吸引和影响世界各地的旅行者。

  而当游客进入景区内,其位置清晰定位后,商家又可以将相关商务信息推送给游客。在这样的产业链上,移动运营商可以通过3G网络部署赚取自己的利润,应用终端通过与景点合作也可以找到自己的位置。而对于景区而言,通过移动互联网的部署加强了与游客的互动,景区也可以掌握各景点的服务质量,进行管理;另外,准确地掌握游客的位置、数量,有利于景区对游客进行管理。此外,数字导游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景区导游短缺的问题。

  采访记者 张宇婷 甘露 别坤 组稿 王博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