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创新呼叫转移
- 来源:互联网周刊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09-03-10 18:14
移动银行铺垫了银行增值业务的未来之路,它如何成为撬动金融创新的金钥匙?
有这样一个场景:上班族A早上在街边买了份报纸和可乐,不需要投币也不用找零,他用手机在专门的终端机器上一刷,就完成了支付。随后,A先生又用手机把儿子下个月的交通费打到了儿子就读小学的账户中。在去公司的路上,A先生接到紧急通知,马上用手机给老板订下了当天下午飞往罗马的机票。而A先生所在公司的出纳,此时正在手机上按下六位数的ID号码,把手机变成一台可以自动操作的银行出纳机器,给A先生和他的同事们发放当月的工资和奖金……
这并不是2046年的科技幻景,在日本或者韩国,移动银行所能触及的范围已经深入到现实生活中方方面面。大到高额资金的转账,小到几块钱的生活支付,一部手机既是电子商务的终端节点,又扩充了银行柜员机甚至是ATM机服务范围。
实际上,移动银行串起了一条产业链。手机用户把传统银行业务与手机绑定,对于银行业务规模来说将是量变到质变的变化;同样,通过手机随时随地享受各项金融服务,移动互联网所支撑的科技内涵将越来越贴近传统、贴近百姓生活。
移动银行涉及银行、运营商、和系统集成商三个环节,技术上的门槛只是表面,移动银行在三者之间利益分配和业务协调上却明显力不从心。要想把这条链串起来,并不容易。
山芋好吃,烫手
上世纪末,手机基本完全代替了人们腰上别着的BP机;移动银行,几乎与手机普及的节奏同步紧跟着在本世纪初出现。在移动互联网技术和3G的推动下,手机俨然成了移动的“小电脑”,然而,处在半熟期的中国移动银行,成长的步伐却走得有些艰辛。
市场研究公司IE Market Research最新的研究报告显示,到2010年,中国手机用户数量将从2007年的5.40亿增长到7.38亿;根据中国银联统计,中国目前“活跃”银行卡数量为8000多万张。
随着中国金融市场全面开放,银行间竞争日益激烈,近十倍的数字空间诱使银行开始在增值业务上寻找出路。高端手机的逐渐普及,中国3G也已经由蓄势转化为实际的动能,中国未来移动银行将逐渐发展成为类似网上银行的、提供综合性金融服务的成熟平台。并且这个平台将会更加自由、便捷、高效。
目前,我国移动银行仍面临着一系列的难题。中国用户对手机查询账户余额、明细、消费积分等信息可能并不陌生,但要用手机进行资金转账和远程汇款,就难免对安全性有些担心;如果用手机缴纳水、电、煤气、电话、交通等各项银行代理的缴费业务,更怕一旦应用就会被按月扣除相应的服务信息费,并且有些收费标准并不透明。
由于没有统一的技术规则,移动银行出现了不同银行接口不同、不同银行用户界面也不同的情况,而随着IT创新引发的金融业内部业务流程的变革,银行之间的业务流程和操作也不统一,银行间的业务和合作少,彼此“兼容”的能力差,而这不仅给软件开发带来难度和额外的成本,还给用户的使用带来很大的混乱和不便。
移动银行尚在蹒跚学步,传统行业与IT联姻如何跨过阻碍?
三人成戏,同行
移动银行涉及银行、移动运营商、系统集成商三者关系的互动与互补。
对于银行来说,统一业务流程和操作,是各银行间进行业务合作的基础,也是移动银行实现跨行业务的前提。
运营商在搭建了基础平台的同时,应该适当“放权”来调动银行和系统集成商的积极性。
系统集成商就整个金融业务和移动互联网资源,为用户提供更丰富、细致的移动银行体验。
角色有了,这出戏又该如何唱?根据业内专家的观点,大致有四种剧本。
剧本一:运营商独角戏。
该模式最大的特点就是产业链关系简单。日本运营商NTTDoCoMo最初提供的移动支付业务就属于这种形式。运营商集移动支付业务数据传输网络提供者和移动支付账户管理者于一身,收益来自于从商家获得的每笔交易的服务佣金以及从消费者获得的包括短信费、WAP浏览等费用。不过,这一模式只适用于支付额度较小的移动支付业务,更何况由于金融业务管制,运营商往往只能经营与移动通信业务相关的支付。
剧本二:运营商主角,银行配角。
运营商仍处于主导地位,但多了一位配合角色。银行分担了管理移动支付账户的功能。至于通信费的分配比例,则由主
移动互联网时代大猜想之四
角决定。这种模式的好处在于拓宽了小额支付的限制,安全等级有了保证。但长期来看,银行对与移动运营商合作开展移动支付业务的积极性并不高。谁又甘心总是当配角呢?
剧本三:银行主角,运营商配角。
如果是银行主导呢?相当于传统支付业务的延伸,数据通过移动通信网络传输。运营商只负责提供网络,不参与移动支付业务的管理和运营。银行从商家获得的每笔交易的服务佣金,移动运营商获得消费者的通信费和银行支付的专网使用或租借费。由于银行有足够在个人账户管理和支付领域的经验,交易安全性高。但最大的障碍是不同银行的互联互通性差,为用户带来不便。
剧本四:第三方主角。
除了运营商和银行这两位我们熟悉的名角外,还有一位新秀也闪亮登场。独立于银行和移动电信运营商的第三方运营商,利用移动电信的通信网络资源和金融组织的各种支付卡,进行支付的身份认证和支付确认。联动优势、上海捷银都属于此类新角。然而,在新面孔被公众熟悉前,业务推广难度很大。如果没有运营商和银行的扶持,要挑大梁还很遥远。
无论接下来的剧本怎么演绎,金融业与电子信息产业的缘分仍然已经注定。2006年2月6日,中国银监会颁布了《电子银行业务管理办法》和《电子银行安全评估指引》,首次将移动银行业务纳入自己的监管体系,从政策层面给了商业银行更大的信心。
主角也好,配角也罢,移动银行都为金融创新开辟一片新舞台。
本刊记者 马荟
……
有这样一个场景:上班族A早上在街边买了份报纸和可乐,不需要投币也不用找零,他用手机在专门的终端机器上一刷,就完成了支付。随后,A先生又用手机把儿子下个月的交通费打到了儿子就读小学的账户中。在去公司的路上,A先生接到紧急通知,马上用手机给老板订下了当天下午飞往罗马的机票。而A先生所在公司的出纳,此时正在手机上按下六位数的ID号码,把手机变成一台可以自动操作的银行出纳机器,给A先生和他的同事们发放当月的工资和奖金……
这并不是2046年的科技幻景,在日本或者韩国,移动银行所能触及的范围已经深入到现实生活中方方面面。大到高额资金的转账,小到几块钱的生活支付,一部手机既是电子商务的终端节点,又扩充了银行柜员机甚至是ATM机服务范围。
实际上,移动银行串起了一条产业链。手机用户把传统银行业务与手机绑定,对于银行业务规模来说将是量变到质变的变化;同样,通过手机随时随地享受各项金融服务,移动互联网所支撑的科技内涵将越来越贴近传统、贴近百姓生活。
移动银行涉及银行、运营商、和系统集成商三个环节,技术上的门槛只是表面,移动银行在三者之间利益分配和业务协调上却明显力不从心。要想把这条链串起来,并不容易。
山芋好吃,烫手
上世纪末,手机基本完全代替了人们腰上别着的BP机;移动银行,几乎与手机普及的节奏同步紧跟着在本世纪初出现。在移动互联网技术和3G的推动下,手机俨然成了移动的“小电脑”,然而,处在半熟期的中国移动银行,成长的步伐却走得有些艰辛。
市场研究公司IE Market Research最新的研究报告显示,到2010年,中国手机用户数量将从2007年的5.40亿增长到7.38亿;根据中国银联统计,中国目前“活跃”银行卡数量为8000多万张。
随着中国金融市场全面开放,银行间竞争日益激烈,近十倍的数字空间诱使银行开始在增值业务上寻找出路。高端手机的逐渐普及,中国3G也已经由蓄势转化为实际的动能,中国未来移动银行将逐渐发展成为类似网上银行的、提供综合性金融服务的成熟平台。并且这个平台将会更加自由、便捷、高效。
目前,我国移动银行仍面临着一系列的难题。中国用户对手机查询账户余额、明细、消费积分等信息可能并不陌生,但要用手机进行资金转账和远程汇款,就难免对安全性有些担心;如果用手机缴纳水、电、煤气、电话、交通等各项银行代理的缴费业务,更怕一旦应用就会被按月扣除相应的服务信息费,并且有些收费标准并不透明。
由于没有统一的技术规则,移动银行出现了不同银行接口不同、不同银行用户界面也不同的情况,而随着IT创新引发的金融业内部业务流程的变革,银行之间的业务流程和操作也不统一,银行间的业务和合作少,彼此“兼容”的能力差,而这不仅给软件开发带来难度和额外的成本,还给用户的使用带来很大的混乱和不便。
移动银行尚在蹒跚学步,传统行业与IT联姻如何跨过阻碍?
三人成戏,同行
移动银行涉及银行、移动运营商、系统集成商三者关系的互动与互补。
对于银行来说,统一业务流程和操作,是各银行间进行业务合作的基础,也是移动银行实现跨行业务的前提。
运营商在搭建了基础平台的同时,应该适当“放权”来调动银行和系统集成商的积极性。
系统集成商就整个金融业务和移动互联网资源,为用户提供更丰富、细致的移动银行体验。
角色有了,这出戏又该如何唱?根据业内专家的观点,大致有四种剧本。
剧本一:运营商独角戏。
该模式最大的特点就是产业链关系简单。日本运营商NTTDoCoMo最初提供的移动支付业务就属于这种形式。运营商集移动支付业务数据传输网络提供者和移动支付账户管理者于一身,收益来自于从商家获得的每笔交易的服务佣金以及从消费者获得的包括短信费、WAP浏览等费用。不过,这一模式只适用于支付额度较小的移动支付业务,更何况由于金融业务管制,运营商往往只能经营与移动通信业务相关的支付。
剧本二:运营商主角,银行配角。
运营商仍处于主导地位,但多了一位配合角色。银行分担了管理移动支付账户的功能。至于通信费的分配比例,则由主
移动互联网时代大猜想之四
角决定。这种模式的好处在于拓宽了小额支付的限制,安全等级有了保证。但长期来看,银行对与移动运营商合作开展移动支付业务的积极性并不高。谁又甘心总是当配角呢?
剧本三:银行主角,运营商配角。
如果是银行主导呢?相当于传统支付业务的延伸,数据通过移动通信网络传输。运营商只负责提供网络,不参与移动支付业务的管理和运营。银行从商家获得的每笔交易的服务佣金,移动运营商获得消费者的通信费和银行支付的专网使用或租借费。由于银行有足够在个人账户管理和支付领域的经验,交易安全性高。但最大的障碍是不同银行的互联互通性差,为用户带来不便。
剧本四:第三方主角。
除了运营商和银行这两位我们熟悉的名角外,还有一位新秀也闪亮登场。独立于银行和移动电信运营商的第三方运营商,利用移动电信的通信网络资源和金融组织的各种支付卡,进行支付的身份认证和支付确认。联动优势、上海捷银都属于此类新角。然而,在新面孔被公众熟悉前,业务推广难度很大。如果没有运营商和银行的扶持,要挑大梁还很遥远。
无论接下来的剧本怎么演绎,金融业与电子信息产业的缘分仍然已经注定。2006年2月6日,中国银监会颁布了《电子银行业务管理办法》和《电子银行安全评估指引》,首次将移动银行业务纳入自己的监管体系,从政策层面给了商业银行更大的信心。
主角也好,配角也罢,移动银行都为金融创新开辟一片新舞台。
本刊记者 马荟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