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BIT的“分享”精神

  • 来源:互联网周刊
  • 关键字:CeBIT,云计算,分享型经济
  • 发布时间:2013-01-31 14:18

  继2011年的“云计算”和2012年的“信任管理”之后,“分享型经济”成为 2013汉诺威消费电子、信息及通信博览会(简称CeBIT)的主题。

  即将在今年3月5-9日在德国汉诺威举办的CeBIT将“Shareconomy”作为主题,认为分享型经济是促进经济有效增长的关键因素。

  在这里,分享型经济不是一个经济学概念,而是一种重新组织和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一种协作形式。

  “分享”成为主题

  CeBIT是全球数字经济领域的盛会,2013年,分享经济将成为全面的主题,展会将聚焦知识、资源和经验分享,旨在推进分享型经济发展。

  对于IT互联网行业来讲,分享型经济更是具有特别的意义。它体现了一种理念,即从拥有到分享的社会转变,使用而不拥有、租赁而不购买正成为主流趋势。例如拼车变得越来越流行,基于使用时间而非所有权的音乐门户网站也大受欢迎。软件解决方案将会顺应客制化、定向化、应用化的趋势,诸如SaaS(软件即服务)、PaaS(平台即服务)和IaaS(基础结构即服务)会进一步发展。

  德国汉诺威展览公司高级副总裁Frank Prschmann表示:“未来几年内,博客、维基百科、合作、投票以及其他软件解决方案将极大地改变我们的工作领域。从各方面来看,要实现负责任增长,分享是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

  CeBIT集展览、会议、主题报告、企业活动和商务交流为一体,是国际化程度最高的数字产业顶尖盛会,同时也被视为全球商务风向标。

  展会的另一大优势在于这是一个汇聚全球展商和观众的国际化舞台。CeBIT 2012共迎来70个国家和地区的4200多家参展企业和来自110个国家和地区的312000名观众,全球各地超过5000名记者前往展会现场进行报道。

  CeBIT是各国政界代表的重要会晤场所。根据历届传统,德国总理安吉拉·默克尔(Angela Merkel)将启动开幕仪式。众多欧盟专员、德国及其他国家政要也以CeBIT为桥梁,与全球信息和通讯技术产业的代表建立广泛联系。波兰确立为CeBIT 2013的合作伙伴国。

  今年的CeBIT下设四大板块,为供需双方的会面带来便利。“数字商务”(CeBIT Pro)展区集中展示专业应用软件企业,从中小型企业到大型跨国企业,应有尽有。“数字政务”(CeBIT gov)展区以市政、州府和联邦机构以及欧盟解决方案为主。“数字实验室”(CeBIT lab)展区则主要针对各大高校和研究机构观众,展示未来的数字产业实验室。“数字生活”(CeBIT life)展区以数字生活为主轴,展出各种数字科技与应用软件,尽显移动生活和智能生活高端科技发展趋势。

  此外,CeBIT全球峰会也是展会的一大亮点。据了解,上届展会约70名知名人士在大会发表演讲,为全球观众描绘产业相关发展战略与愿景,其中包括万维网联盟首席执行官杰弗里·贾夫(Jeffrey Jaffe)、微软首席运营官凯文·特纳(Kevin Turner)、爱立信首席技术官洪凯申(Hakan Eriksson)、西门子企业通信集团首席执行官哈米德·阿卡万(Hamid Akhavan)以及“愤怒的小鸟”游戏开发商Rovio Mobile公司首席执行官迈克尔·海德(Mikael Hed),吸引到来自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约3000名听众。

  CeBIT源于1947年在德国汉诺威创立的旨在向国际市场展示德国产品的汉诺威工业展览会(Hannover Messe)。1986年CeBIT脱离了汉诺威工业展览会,成为独立的展会。目前,CeBIT展会也已经成为是世界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ICT顶级国际盛会之一。

  为何是“分享”

  美国经济低迷和欧债危机,让更多的欧美国民德国经济状况良好,但在全球一体化的今天,德国也不能独善其身。

  在德国,“花更少的钱,享受共享的乐趣”,一种新的经济“分享型经济”也正在德国悄然兴起。

  德国《焦点》周刊报道称,“分享型经济”将作为今年3月初举行的全球最大的信息及通信技术博览会汉诺威CeBIT展会的主题。CeBIT展会主办方在其官方网站上写道,无论在经济界还是在社会上,“分享型经济”目前都是一个正在激烈讨论的议题。

  目前,德国“分享型经济”已涉及很多领域。作为“汽车王国”,其汽车共享已跨出有力一步。像专门提供私家车租赁的“汽车共享网”,需要租车的人实名注册后,可以借助其网站找到合适的车。统计显示,德国共有私家车共享用户26.2万人,去年就增加15.8%。甚至,连宝马、奔驰和大众也开起汽车共享行。租车者无需预订,不需要取车手续,也无需把车归还原处,通过手机结算分钟费用。这种汽车公司开的共享行已有百万会员。

  在柏林等地街头还出现不少公共书柜。这些书柜是由废弃的电话亭改装。社区居民可以把不想要的书捐到这儿,也可以免费借取这里的书。除了公共书柜,德国街头还出现公共衣柜、“赠物箱”、公共物品柜等类似设施。这些活动都属于“共享式街头公益”,让物品能循环利用,也避免了浪费。

  德国还有大约200家企业开展员工交换项目,以便取长补短。员工在交换中也学到更多技术。特别年轻人由于经济拮据,采取共享节省了支出,但生活品质却没有下降,还增强了社交能力。网络和智能手机为这种分享型经济提供了保证。专家认为,“分享型经济”正处于起步阶段,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而从更深层次讲,分享型经济带给人类社会的的积极意义在于,“分享型经济”表现出一种从拥有到分享的社会转变。根据Prschmann所说,这在多个方面都表现明显:首先,通过社交媒体工具的普遍运用,分享型经济正深刻地影响着企业运作;其次,无论在公司内外,都可通过互联网实现团队合作。这使得合作伙伴、咨询顾问、供应商和客户间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公司和各机构间的边界将会趋向无形。因此,员工和管理者们必须重新思考,并时刻准备分享相互间的资源。一些成功的企业已经能够通过运用现代工具来实现快速、全面的分享。

  著名学者克莱·舍基(Clay Shirky)在其《未来是湿的》中提到,与朋友家人或是与兴趣爱好相同的人分享信息——同样的信息在成千上百人中间分享,其所发挥的影响力不可同日而语。

  本刊记者 古福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