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实力升级:联想的“铁汉柔情”

  • 来源:互联网周刊
  • 关键字:移动智能,联想
  • 发布时间:2013-01-31 14:21

  2012年12月21日,北京迎来入冬以来最强的冷空气。温度计上的刻度显示,尽管玛雅人所谓的世界末日注定将于平静中过去,但北京气温真的已在逼近30年来的最低记录。

  顶着寒风和大雪,虞烨麟和张成松、房志勇等人从温暖的成都赶往北京总部,参加联想E2E(端到端软件平台)部门的年终会议,总监叶帅民与付鑫、虞烨麟等几个产品经理相聚一起,探讨相互间的数据服务支持和产品体验的改进,并盘点过去一年团队取得的成绩。

  从70万用户到现在的2000万用户,联想用了三年;从1亿到4亿,联想用了不到5个月——第一组数据,是联想智能手机的年出货量,第二组数据,则是联想E2E部门负责的乐商店应用的下载量。

  顺势而为

  三年前,当联想信心满满高调进军移动智能终端领域时,很多人并不看好其成长前景,2010年仅仅70万台的手机销量让联想饱受质疑;三年后,当联想智能手机国内市场份额第二的消息传出时,很多人又是将信将疑——直到其真实性被更多的第三方研究机构证实:数据显示,2012年第三季度,联想智能手机出货量达到700万部,同比增长18倍,以14%的市场份额排名中国第二,仅次于三星15%的份额。

  不过认真想想,这样的成长其实倒也并不值得惊奇。在高科技行业摸爬滚打数十年的联想,骨子里一直透着浓浓的倔性,其留给我们印象最深的,恐怕不是收购IBM,也不是要成为全球PC老大,而是杨元庆口中所说的那头拉着联想电脑进大山的毛驴。

  用“不服软”一词来形容联想的成长,应该不会有多少争议,不过,在过去几年里经历了一段野蛮的生长期之后,商业环境的变迁使得联想正在改变对自己和未来的认知。面对更加广袤和复杂的电子消费市场,面对整个行业游戏规则发生着的颠覆式变化,惠普、戴尔、宏已不再是唯一的竞争对手,苹果、三星甚至谷歌和微软都可能成为前行路上的大山。

  软硬件垂直整合、设备加服务在2012年成为行业主流发展趋势,用户体验至上成为这个新的时代的成功法则,一味的价格战和渠道战则只会拖累企业陷入泥潭。

  在传统互联网时代,联想发展的重心在硬件设备市场,互联网的完全开放性也让联想放弃了通过PC端设备来控制服务入口,而涵盖手机、平板、电视在内的智能终端设备出货量的强势增长,显然也为联想这家传统的硬件厂商提供了另一种发展可能,即以跨平台的硬件为重要筹码,通过跨终端的应用来整合优质的软件和应用服务。

  这个新的时代,杨元庆定义为PC+时代;这个时代的战略,则是其在2012年联想全球誓师大会上所说的“四屏一云”,在硬件、软件、云端实现全面布局——联想成立的E2E(端到端软件平台)部门,正是联想内部直接负责移动终端软件和云服务的平台。

  联想端到端软件平台总监叶帅民向记者表示,其实最早在2000年的时候联想便开始尝试多设备的跨屏体验和跨平台体验,只不过当时产业环境和用户需求还并不配套。移动互联网兴起以后,用户使用设备在多元化、使用时间在碎片化,而在设备之间如何去做跨屏体验,如何做好设备之间的协同,是联想未来在软创新上一个特别重要的布局。

  叶帅民认为,从已经死的和将要死的科技公司来看,根本原因就是没有特别好的把握住或者跟上用户体验。对联想来说,如果仅仅是设备厂商,基础优势并不足以延续,入口优势也无法体现,因而联想现在不仅仅想做一个终端设备的制造厂商,更想做一个设备加软件的服务提供者,这是联想的发展方向,也是联想PC+的真正含义。“四屏一云”战略强调的便是在做设备的同时通过软件+硬件+服务整合、通过端到端的形式对用户体验带来全面的提升。用户体验已成为联想发展的重中之重,做好端到端的体验,也是联想PC+战略的一个核心。

  事实上,在叶帅民看来,PC时代充分开放的背景下,设备在互联网入口上的作用被看低,而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看到了设备作为移动互联网入口和服务整合的重要性,这也是联想、华为等传统设备厂商和诸多互联网企业产业链延伸的出发点。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带来的是联想商业模式的根本变化,原来硬件设备的一次性销售模式转变为持续的服务模式。这种服务的思路甚至延伸到了联想的传统业务中。比如,在一些数码商城买手机的时候,有些用户希望能预装应用,但在大的专卖店或者3C店,这种店面式的服务不会有。针对这种需求,联想推出了店面装机服务,如果用户想装更多的应用或者最新最好玩的应用,售货员将免费提供帮助。

  毫无疑问,纯硬件的价值日渐低落已是不争的事实,消费者购买硬件的考虑已经从规格转变为硬件中有哪些软件服务和内容,互联网企业加入硬件战局,对传统硬件品牌业带来很大挑战。Google、Amazon能把硬件价格压得很低,赚取内容的钱,这是硬件厂商没有的优势,单纯的硬件公司未来必须试图改变这种现况。因此,如何强化“应用”的生态系统,已经成为硬件品牌最重要的战场。

  对于联想来说,增强“软”实力的另一个重要原因还在于,尽管智能终端出货量已经增长到国内第二,但是其高端品牌影响力仍亟待提升。多元化出击的联想,其战略似乎也是在复制当年困境中PC的突围策略,那就是不顾一切先抢占更多的市场,有了份额再考虑品牌或利润,智能手机如此,抢先在苹果之前发布、产业链并未成熟的智能电视同样如此。不过新的问题也产生了,那就是在这些新的领域如何向高端市场拓展、建立国际化品牌。

  可以肯定的是,单纯的拼硬件配置,早不足以支撑消费者对品牌的认知,而更好的软硬件整合,往往意味着更好的服务和体验,这是未来科技产品塑造高端品牌的核心要素。如果说,对IBM的收购是联想完成PC品牌拼图的重要一环,那么回到手机市场,联想靠自己能否打造这个领域的高端品牌形象?

  垂直整合:软实力升级

  完全不同于PC的全新体验,使得移动互联网全面渗透和影响到我们的日常生活,这是促使各大科技企业转型的根本动力,但是无线通信技术和互联网的结合,在更加丰富了人们沟通、娱乐体验的同时,APP恶意吸费、手机病毒、 隐私被盗等安全问题也迅速凸显。由于Android系统的开源性,各种应用下载途径中存在多种风险,因此Android的安全问题存在很大的危机——很多业内人士认为这个危害比PC时代更严重。

  这时候,软硬件深度整合所带来的优势便体现出来。而这也是苹果iPhone优于三星的体验所在,Android系统没有App Store的监管环节,完全开放随之也带来各种问题。走上类似苹果软硬一体化道路的联想,正试图在Android阵营里寻找到自己的独特竞争优势。

  联想端到端软件平台总监叶帅民向记者透露,联想在操作系统上并不会做太多开发,Android的开放是行业主流发展方向。

  因而,本质上来说,联想走的是一条比苹果更为开放的软硬一体化道路,联想软硬垂直整合的重点在于,如何在开放中合理干预并克服随之而来的弊端,为用户提供类似封闭环境下更好的操作体验。

  乐商店产品经理虞烨麟告诉记者,乐商店所有的APP在上架之前都要经过联想的六层检测,包括内容审核、应用权限审核、工具扫描检测、密罐劢态测试、反汇编静态代码扫描、回归测试等。这六层测试几乎能完全保证乐商店所有上架的APP都是无危害的。一个应用从开发者提交上架到给到用户使用,中间联想做了很多的工作,所以,应用来源是乐商店自己能把控的,用户也不用获取Root权限来保证更好的安全和体验。

  乐商店会用乐安全和市面上其他一些第三方杀毒软件去对每个应用的权限做扫描。举例说,有些应用可能会用到读取联系人的权限,如果是一个通讯录应用这是正常的,但如果是一个图片应用要读通讯录权限,肯定是有猫腻的,乐商店便会严厉的把控住,不让它上架。而对于已近上架的应用,考虑到病毒也可能会不断的更新,乐商店会定期的每两周做回归测试。当然,用户通过在联想原生硬件上拥有最高权限的乐安全,还可以最大限度去把控用户从其他应用市场上下载应用的安全性。

  在联想手机用户上选择使用率达到85%的乐商店,现在已经向第三方平台开放,即便是在联想品牌之外的手机上,其应用也有着很好的兼容性。虞烨麟向记者透露,一个应用从开发者提交到上架,乐商店都会对它的芯片兼容性、各种OS版本的兼容性、甚至每一个机型的兼容性都会做检测。比如分辨率,在Phone和Pad上是不一样的,乐商店都会有自动化的工具和第三方的一些合作伙伴来帮助处理。

  另外,对于广大用户来说,如何帮助他们从海量应用中找到适合自己的个性化产品,激活长尾应用,也是各大主流应用商店面临的难题。虽然诸多第三方应用商店都提供推荐榜单,但由于缺乏有效的资源整合和分析手段,实用性并不高。

  联想端到端软件平台总监叶帅民向记者透露,E2E部门单独成立了一个数据平台,数据平台的工作是分析乐安全、乐商店、乐同步这些产品的数据,给产品提供运营和决策数据,来分析业务上到底存在哪些问题,哪些功能存在问题或者哪些应用用户最感兴趣、用的最多,通过监测相关产品的用户数、用户活跃率,分析可能出现的产品Bug或者体验问题。叶帅民表示,联想在做移动互联网转型的时候,规划上也把大数据作为发展的重要利器。

  数据平台研发经理张成松则告诉记者,联想有比较庞大的应用库,积累了很多应用的特征。根据用户在商店里的下载习惯,去反推用户的一些喜好特征,并提供“猜你喜欢”个性化应用推荐和多样化的榜单。而结合联想硬件上的产品,乐商店也可以针对不同类型的手机如定制的女性手机S720、K860等高端手机,来做一些特定的内容推荐。至于具体的算法,就像网络购物一样,淘宝、亚马逊等电商巨头会根据用户的点击和购买行为去分析用户习惯和喜好,再根据喜好做相应的商品推荐。乐商店里的算法也是类似的。而数据平台积累的这些数据,还可以帮助一些外部的开发者制定用户的累积计划、留存用户、激活用户,便于开发者对自己的应用做优化改进。

  当然,乐商店和其他第三方应用商店还有一个本质的差别,那就是其榜单并不以推广盈利为目的,首先把用户体验放在第一位,尽力保证榜单的公正性。

  叶帅民表示,乐商店目前也已经有超过20万的应用。海量的足够丰富的应用是吸引更多用户的基础,作为移动生态系统的重要一环,联想对广大开发者的支持也必不可少。2010年联想成立的乐基金天使投资,为开发者累计提供了1亿多元的资金扶助,乐商店也有固定的榜单位置专门扶持小开发者,比如zaker最早便是乐基金投资、从乐商店发掘的。为了让开发者降低开发门槛和成本、把精力更多放在把产品做好,乐商店提供包括支付和广告在内的SDK,来解决开发者在数据挖掘、存储等方面的各种困难。在乐商店基础上,联想又单独推出了游戏世界,通过内支付道具的服务体系,来帮助开发者们更好的盈利——要知道,谷歌87%的游戏盈利都是来自于内支付服务。

  刚刚过去的2012年,联想还联合教育部主办了“联想·乐商店杯”高校Android应用开发大赛,为期6个月的活动时间内,近2000余所大中专院校参与角逐。鼓励大学生开发者进行创新和实践、对优秀的应用开发创意人才提供帮助和支持,联想背后的意图也很明显,即通过扶持中国未来Android应用开发的新生力量,为乐商店更好地发掘优秀的移动应用开发作品和开发者人才,并最终推动联想移动产业链垂直生态环境的构建。

  云平台融合多终端服务

  在移动智能终端上,联想通过垂直整合来保证更好的用户体验,在更广阔的PC+战略规划里,联想则希望通过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个人电脑和智能电视四大终端覆盖各个细分市场,并以乐云为核心的完整“个人云”解决方案将“四屏”与乐云服务融合,完成硬件、软件、云端的全面布局。

  联想自己开发的另一项核心产品“乐同步”,是联想云+端服务体系最直接的应用。

  乐同步研发经理房志勇告诉记者,用户在手机、平板上使用的时间确实越来越长了,这些设备在不同时间、地点、不同的条件下使用,加在一起共同来满足用户的需求,不过终端设备的碎片化也越来越严重,用户数据分散在各个不同设备上,对其同步、迁移的需求一定会越来越强。乐同步的功能主要是对手机重要内容的备份,以及通讯录、图片等内容在用户不同设备之间的同步。在手机上设了联系人以后,所有的设备上应该都是一致的;手机拍的照片,在TV、Pad上也都通过云端自动共享。短信、彩信、通话记录等都将列入备份和同步的内容。

  房志勇认为,未来所有的设备都是平等的,用户在不同设备上都可以有无缝的体验,比如看书、看视频,当更换了设备之后,都能保持完整持续的体验。

  至于乐云与乐商店等软件服务之间的关系,叶帅民表示,在联想的云布局中,乐商店定位在开放服务层的应用和产品,而整个云布局有三层,底层是一个基础服务架构,包括联想现在全球化Server的存储。另外中间管道还有联想的通行证服务,做应用和消息的实时推送,联想把多通道的连接后台整合成一个通道给开发者提供服务,既能省电又提升了用户体验。

  据悉,乐商店用到的存储、分发服务,都是在云的支撑下完成,而乐商店里的应用除了给手机、平板用户提供服务,智能电视也是重要分发渠道。据叶帅民介绍,目前已经有二、三百个精品应用,经过优化后在智能TV上拥有不错的操控体验。

  不过,从国际范围来看,软硬垂直整合、云加端的布局未来面临着HTML5的挑战。不少最前沿的观察人士认为,移动互联网正走到Native Apps与Web Apps的分水岭上。Web 应用建立在HTML5标准之上,不依赖操作系统或操作系统应用平台,Web 应用在任何智能终端上同等可用,程序一次写成,随处可用,并提供设备无关的服务,支持端到端(P2P、SNS)的服务模式。如果云计算和HTML5引发颠覆性创新,下一代移动互联网将回归开放本性,打破所有封闭或半封闭,在这种情况下,终端无关的趋势便会显现出来。

  谷歌、微软、苹果目前都不同程度地走在两条路上。谷歌在垂直整合这条路上有些犹豫不决,在HTML5这条路上却逐渐走到了苹果前面——谷歌原本也有着更为开放的基因。谷歌Chrome浏览器就是HTML5最坚定的支持者,对HTML5的兼容是主流浏览器中的领先者,而谷歌推出的Chrome OS集成Chrome浏览器,在云计算的支持逐渐成熟的时候,该系统优势也将放大;对微软来说,其策略或将采用演变成HTML5的云再加上Silverlight的端,来兼顾WEB计算和本地计算两个方面。

  当然,短期内,HTML5的发展趋势尚不明朗。在联想端到端软件平台总监叶帅民看来,这个产业链上大家都还没有找到位置,利益和标准争夺阻碍了行业前进步伐,也导致HTML5的碎片化或将比安卓更严重。因而2年到3年之内HTML5要想作为一个成熟的生态系统发展起来,依然很困难。

  站着开会:新的创业团队文化

  对于联想而言,在智能电视、PC、平板、手机跨度如此广的领域,如何打通和适应不同的生产、研发、设计、原材料采购、渠道、推广思路和消费者定位各个环节,如何搭建自己的“生态圈”则是其未来直接面临的难题。

  在当下更注重设计和体验、更关心用户需求的移动互联网时代,是否具有灵活的运营管理机制和消费者基因往往被我们拿来作为衡量企业成败的关键,在这方面,PC时代的巨头微软便曾饱受业界诟病。

  在厮杀激烈的数字内容服务领域,从传统的终端厂商跨越到移动互联网的服务商,对接的是数千万用户不断变化的差异化需求。联想端到端软件平台总监叶帅民认为,这对传统的硬件厂商在创新上提出了巨大挑战,因为创新是要有相应的管理机制和文化氛围去配套的。叶帅民向记者回忆道,从2011年底,联想E2E部门也开始了这方面的转型和探索。在管理机制上就是组织结构的变化,原来运营是一个体系、研发是一个体系、产品是一个体系,现在打破了体系之间的障碍,只剩下统一的团队和明确的目标,每一个产品和任务每天都要根据用户数、活跃度、流程等监测数据的变化来不断改进。

  “每天早上,我们会站着用几分钟时间很快的把今天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做一个统一的梳理,例如产品方面的Bug、更好的体验需求、需要做的事情等”,叶帅民说道,“开站会这些做法对互联网企业来说很常见,但对联想来说这种转变是巨大的。”

  乐安全产品经理付鑫告诉记者:其实联想E2E部门现在就像一个创业公司,每个产品都是一个创业团队。团队内部架构中,运营、测试、研发、产品等整个环节是整合在一起的。这些产品团队其实都类似于小公司,运作模式非常快灵活,调头、机制运营也都非常快。所谓移动互联网时代,唯快不破,这种快的目的就是为了能更快速响应用户的体验和反馈,让产品的迭代蔓延到用户需求的变化。同时,产品团队也运营着QQ群、微博以及论坛,很多用户反馈过来信息之后产品团队会立刻改善产品,不断优化产品的迭代细节,提升效率。

  “包括研发、测试、产品运营推广在内,每一个小团队都是力求把产品做到最好。以前都是自己执行规定好的任务,现在团队成员是一个大脑,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乐商店产品经理虞烨麟透露,“从2009年底开始上线到2012年3月,乐商店总共下载量仅仅几千万,当时一个应用的平均上架速度是5天,长的话甚至要花费两周,在国内这样竞争态势下是根本没有办法发展的。而随着整个研发模式和文化氛围的变化,所有的成员全部组合成小团队,乐商店从产品、研发、测试到运营推广,完全是一套互联网公司的建制。大家每天坐在一起、讨论在一起、工作在一起,办公区有任务墙,新的问题随时贴在白板上,相关的人会主动去解决。而且,所有的安全测试、适配性测试和审核都实现了自动化,现在最快2分钟时间一个新应用就可以上架。”

  新的创业团队文化,也让联想E2E部门得以像互联网公司一样保持快速的产品更新,去年9月份推出的乐商店5.0版本,和以前的版本相比实现了质的飞跃,不论从用户体验、UI,还是操控上都有了一个质的提升,乐商店产品经理虞烨麟用QQ2012和十年前的版本来比喻这种大跨度的飞跃。乐商店的下载量也是不断飞速上涨,在2012财年第一季度达到1亿,现在这一数字已经超过4亿,而上架的应用数也突破了20万。“让乐商店成为联想第一个用户过亿的服务产品。”谈到2013年对乐商店的期待,虞烨麟表示。

  当然在这种创业文化氛围下,团队成员也注定更辛苦、需要付出更多。数据平台研发经理张成松坦言,在成都工作最近一年多,每个同事都很忙,周末也要加班——“但大家都很开心,觉得自己做的事很有成就感、活的很有激情。”张成松笑着说。

  本刊记者 范晓东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