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悼陈师寅恪》一文来历

  • 来源:瞭望东方周刊
  • 关键字:西南联大,陈寅恪
  • 发布时间:2013-02-19 16:22

  香港沦陷的第四天,重庆《大公报》在一篇题为《拥护修明政治》的社论中,不指名地揭露了孔祥熙一家霸占飞机运送洋狗、马桶的恶行。12月24日,昆明的《朝报》根据《大公报》社论精神,发表了一篇《从修明政治说到飞机运洋狗》的檄文,对孔家的劣迹给予了尖锐评击。

  文章发表后,引起了重庆与昆明西南联大等高校师生的义愤,校园内外立即沸腾起来。当西南联大的师生们得知教育部与中央研究院圈定的陈寅恪本该在“抢运”之列,而由于“飞狗院长”家中的主子与奴才从中作梗而未返回时,悲愤交加。许多师生都以为陈寅恪此次在劫难逃,已经在乱枪流弹中死去了。几位历史系学生在一个名叫《论坛》的壁报上,发表了一篇题为《悼陈师寅恪》的文章,以哀婉、悲愤的语调追怀香港沦陷后,生死与下落皆不明的陈寅恪教授及其家人。

  文章刊出后,整个西南联大师生沉浸在莫大的悲痛与激愤中,积压在心中的怒火如电石碰撞,瞬间爆发。时在西南联大任教的吴晗对学生们说:“南宋亡国前有个蟋蟀宰相(按:指贾似道),今天又出了一个飞狗院长,真是无独有偶呵!”力主师生起来反抗。

  基于义愤,联大学生邹文靖等26人立即用毛笔大字起草了“讨孔宣言”,张贴在校门口的墙壁上。

  宣言贴出,在学生自治会的组织下,全校师生立即响应,于校本部广场组成了声势浩大的“讨孔”队伍。队伍的前锋是一幅用床单制成、上画脖颈上套一巨大铜钱作枷的孔祥熙头像。学生们在短暂集会后,高呼“打倒孔祥熙,铲除贪官污吏”的口号,浩浩荡荡地走出校园示威游行。沿途有云南大学、昆华师范学院、南菁中学等十多所大中学校师生陆续加入,汇合成数千人的游行队伍。西南联大当时在校主持工作的蒋梦麟、梅贻琦二常委出于对孔氏一家恶行的义愤,不但对学生的义举未予劝阻,还暗中准备了应变措施,并乘车尾随游行队伍之后,以备万一学生与军警发生冲突,好及时出面加以调解。

  游行过后,联大与昆明市众多大、中学校学生纷纷宣布罢课,并向全国各地高校拍发讨孔通电,以期通过这一运动,给孔祥熙之流的贪官污吏予以警告和惩戒。

  西南联大的通电发出后,远在李庄的同济大学师生立即响应,相机而动,高举旗帜和标语,涌向大街小巷,在高喊打倒孔祥熙口号的同时,还在中央博物院借住的张家祠门前、史语所居住的板栗坳、中国营造学社所在的上坝月亮田等地,背诵诗词,以悼念被“飞狗院长孔祥熙的狗儿女害死的陈寅恪教授”。

  在李庄的陶孟和、李济、董作宾、梁思成、林徽因及其所属机构的同事,听到陈寅恪“死去”的消息,大为震惊,纷纷向傅斯年询问详情。傅斯年闻听更是惊恐万状,立即急电重庆中央研究院总办事处,探询实情。重庆方面的回电称同样听到了如此不幸的消息,却无法确定真伪。于是,整个李庄的科研人员与同济大学师生,沉浸在一片巨大的激愤与忧伤之中。盛怒中的傅斯年暴跳如雷,直呼要“杀飞狗院长孔祥熙以谢天下”。

  此时的陈寅恪没有死去。但陷入港岛的陈寅恪确是遭到了天命与际遇双重的不幸。由于学校关门,粮库封锁,钱粮来源皆已断绝,只靠一点存粮维持一家人的生命。

  春节过后,有位自称陈寅恪旧日的学生来访,谓奉命请其到沦陷区广州或上海任教,并拨一笔巨款让陈寅恪筹建文化学院。陈氏愤而辞却对方,意识到自己有被日伪汉奸强行利用的危险,想要不与狼共舞,就必须冒死逃离港岛。于是,经过一番苦心孤诣的秘密筹划,终于在1942年5月5日突出重围,携家登船离开了坟墓般的孤岛,取道广州湾(即湛江)返内地,一路艰苦跋涉,终于同年6月抵达桂林。

  脱离虎口,流亡到桂林后,陈寅恪的心情如同久霾的天空忽然晴朗,正如给好友刘永济的信中所言:“扶病就道,一时脱离沦陷区域,获返故国,精神兴奋”。 而当远在乐山武汉大学任教的其兄陈隆恪得知乃弟尚活在人间,并摆脱了倭督及汪伪汉奸的纠缠,携家安全脱险后,在《闻六弟携眷自香港脱险至桂林》诗中有“辛苦识君来”“正气吞狂贼” 两句,以示对这位富有民族气节的胞弟及其家人的称赞与嘉赏。

  岳南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