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来中国15年,中文已经相当流利,可以用中文写作和谈论任何时事话题,阅读微博和看电视也没有问题,甚至可以说上海话。
别人总以为我对中国语言的理解已经无可挑剔,但事实是,在日常生活中,我仍然常常会碰到很“”的时候,因为中国人的“潜台词”大概是这个世界上比中文更加玄妙的一门语言。
比如中国人一方面好客,一方面又喜欢客气,常让人摸不着头脑。某天我家来了客人,吃饭的时候我问他,你喝不喝酒?他说,你喝吧,我不喝了。我的理解是,要么他不会喝酒,要么他身体不舒服或者要开车,所以就没有再劝他。
过了一会儿,当我一个人喝得津津有味时,他突然很不好意思地说,要么我陪你喝几杯?这位客人回去后,逢人便说我“小气”,弄得我既生气又费解。
后来我才明白,在饭桌上,中国人一般先会谦虚推让,但推让的目的并不是拒绝,而是让你继续更热情地劝酒,这样他才会“勉为其难”地表示同意。但是,这样拐了几个弯的思维方式对于日本人来说,实在是不容易明白。
另外,中国人语言中的“潜台词”就是一部“模糊学”,哪里模糊哪里清楚,即使对于精通中文的外国人来说,也非常不容易拿捏。
比如中国人常说的“近期”、“近日”——“近期我们找个时间去吃饭吧!”对日本人来说,“近日”可以是一年之内甚至无限期的。“近日”带有“方便”的意思,默契是如果双方都不方便的话,这件事也就不了了之了。
但这个词中国人理解似乎不同,而且不同的中国人理解也不同。对有些中国人来说,“近日”应该在指二三天之内,最多也就在一周之内要完成。
但我去问过一些台湾人,他们的理解是,一个月之内也算可以。但因为这样对语言的理解差异,我没少被中国朋友说过“没诚意”。
再比如,问中国人借东西时,他们会说“你先拿去用吧!”这话听起来很窝心,但也常让我疑惑,这是说借给我,还是送给我?日本人向别人借东西时,多半会明确地说:“借给我用好吗?”“你先拿去用吧”可以被理解为不用还了。
如果可以总结一点经验的话,就是中国人说话的弹性和模糊性是非常大的,不像日本和一些西方国家,基本上意思比较统一,精确性强。
即使是同样的话,被不同的人或者不同的语调说出来,意思都可能是不一样的,需要听者“结合上下文”来推测和揣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文|关田刚司(日本)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