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颗粒大危害

  • 来源:金融理财
  • 关键字:雾霾,PM2.5
  • 发布时间:2013-05-15 13:46

  曾几何时,看到外面阴天,家人总不忘提醒一句:“带伞了吗?”而现在,外面的阴天成了常态,而需要提醒的也成了:“戴口罩了吧?”感谢现在的雾霾天气,让我们意识到锻炼的可贵,总是在失去后才懂得珍惜。当今天出门呼吸新鲜空气锻炼身体也成了奢侈时,我们才对曾经没有去锻炼而追悔莫及。也要感谢现在的雾霾,让我们又增长了新知识——PM2.5。

  大气中粒径小于2μm(有时用小于2.5μm,即PM2.5)的颗粒物(气溶胶)。虽然细颗粒物只是地球大气成分中含量很少的组分,但它对空气质量和能见度等有重要的影响。与较粗的大气颗粒物相比,细颗粒物粒径小,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且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因而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更大。细颗粒物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之所以更大,是因为直径越小,进入呼吸道的部位越深。这些很小的可进入人体的细颗粒物就是“PM2.5”。用这个作为标准可以衡量每天空气质量,以及人体可吸入颗粒物的多少。

  近年来,在中国人热情高涨购买汽车的时候,却忽视了为什么国外的人越来越多的选择公共交通以及自行车,也没有注意到各家汽车的尾气在不断冲上云霄挡住太阳,也挡住了我们对环境保护的视线。至于雾霾形成的原因的确在人为之外有自然的原因。例如,自然源包括土壤扬尘、海盐植物花粉等,另外还有灾害事件,如火山爆发向大气中排放了大量的火山灰,森林大火或裸露的煤原大火及尘暴事件都会将大量细颗粒物输送到大气层中。

  但是显然这些都不是经常发生的,不足以成为我们每天雾霾的根本原因。而真凶,恐怕还是人类自己。人为源包括燃料燃烧源,如发电、冶金、纺织印染等各种工业过程,供热、烹调过程中燃煤与燃气或燃油排放的烟尘以及各类交通工具在运行过程中使用燃料时向大气中排放的尾气。看到这些导致PM2.5的因素,我们就会恍然大悟了,这些不都是日常见的嘛。

  以前只有冬天才会发挥作用的口罩,现在却成了每天的必备品。PM2.5口罩可以有效抵挡那些较小的颗粒。口罩面料采用能杀灭连抗生素都无法杀灭的“超级细菌”的康纶纤维。人在不停的呼吸中,PM2.5颗粒夹杂着大量的致病细菌被人吸入后直接侵害人体的健康。用口罩,无疑是有效的解决了防尘、防病的问题。除了户外空气中的颗粒外,吸烟自然也会产生很多,烟雾中有大量PM2.5,会对人体造成危害,所以对那些吸烟的人最好避而远之。PM2.5是引起雾霾的主要原因,因此早起发现雾气较大时,就不要再外出晨练了。如果一定要晨练,建议带上真正能防PM2.5的口罩进行慢跑、小跑的运动量不大的晨练。

  室内同样可能存在类似的空气问题,在室内我们更要注意清除那些我们看不见的悬浮的小颗粒。例如过滤法:包括空调、加湿器、空气清新器等,优点是明显降低PM2.5的浓度。

  水吸附法:室内水帘、水池、鱼缸等,能够吸收空气中的亲水性PM2.5。当然,我们众所周知的用植物吸收净化空气也是不错的选择。植物叶片具有较大的表面积,能够吸收有害气体和吸附PM2.5,并且能产生有利气体。

  净化与预防永远不能解决本质问题。为我们的下一代创造一个可以自由呼吸的环境,一片可以随意奔跑的草场,需要的是绿色出行,减少那些有害的污染。

  本刊记者 时文|文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