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化 物联网落地当务之急

  • 来源:计算机世界
  • 关键字:市场化,物联网
  • 发布时间:2013-06-25 14:26

  2013年初,中国M2M产业联盟创始人侯芳玉在微博上发表数据,称中国的物联网产业中心无锡,共有物联网公司600多家,仅有15%是盈利的,15%收支平衡,剩下70%都是亏本的。而在这70%的亏本企业中,大多是靠政府补贴来维持。

  虽然,事后也有物联网专家对此份数据表示怀疑,也指出了其统计过于笼统,但是,即便如此,“物联网看上去火热,但利润不高也是一个事实。”中兴智联科技有限公司对本报记者表示。

  “物联网涉及的产业集中度不高、产品样式多(传感器、标签等种类多)、产品较分散,因此还没有形成完整的商业模式。”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元器件行业发展研究中心总工程师郭源生说。其实,怎样有效地把RFID、传感器、标签等技术与解决方案跟市场需求结合起来,将是物联网发展的当务之急。

  “我开了20多年的车,每次去中关村,虽然地下停车场都很大,但是当想停车时,东转西拐,不管哪个地方都会停满,明明刚进大门时人家告诉我还有200个停车位。”中国RFID产业联盟秘书长欧阳宇在讲述自己停车时的无耐。了解人们的需求,并把这种需求做到无可挑剔,也许物联网自然而然就会找到可以落地的商业模式。“开车人最希望的是进到停车场时,不仅有屏幕提示还有多少个车位,更需要知道这些空的停车位都在哪个位置,不要让我们在里面瞎转。这就是一个很大的市场需求”

  那么,随着物联网的应用落地,究竟有哪些商业模式呢?

  欧阳宇建议,可以弄一个物联网交易平台,就像在国美、苏宁买电视一样,消费者可以选择国产的、欧洲的,普通的或是智能的电视。让不同品牌、厂商的产品都可以展示与对比,这样用户也可以一站买齐他们所需的标签、传感器等产品。“比如说,我想买停车场用的读写器,就会有人推荐说中兴的好,也有人说秀派的好或者远望古的也不错,但我如果要做选择,就得到三家分别去看,太废精力。”而这一交易平台不仅可以给卖家带来新的商业渠道,也可以给买家带来选择参考。

  但是,也有专家表示,这种物联网交易平台目前要实现起来还是比较困难。

  “政府完全可以在商业模式探讨的过程中发挥促进产业链协同发展的作用。”郭源举例说“一个造纸厂如果产生污染厂,可以用物联网技术感知并监控,但是,谁来监控,不可能是企业自己,而提供解决方案的企业又不一定懂污染监控,这样一来,物联网技术应用的市场化就比较困难。所以我呼吁政府应该承担责任,发挥政策协调作用。”

  国家金卡办主任张琪预计,2013年中国RFID市场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其产业规模将达到320亿元左右。这时,产业链各环节的竞争将日渐激烈,而RFID相关产品价格也将迅速下降。

  “物联网亟需一个成熟的商业模式,让企业赚钱,愿意买单。”中国物联网产业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柏斯维说。

  本报记者 王博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