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将定义SDN?

  “软件重塑IT”几乎比肩“云、物、移、大、智”,成为了IT行业的热门词汇。软件定义的网络(SDN)、软件定义的存储、软件定义的数据中心……“软件定义”已无处不在。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SDN热度高涨,但在其尚无明确商业标准之时,SDN也面对三个待解的问题:谁将定义SDN?谁将率先推出可视化的SDN产品和解决方案?谁将在业务和客户体验中真正诠释SDN?

  日前,华为在北京举行了一场与过往风格迥异的发布会——一改诸如“华为的冬天”、“下一个倒下的会不会是华为”此类的紧迫感和谨慎态度,主打“改变未来的开始”这一主题,绽放着对企业业务的自信心和开放心态。而本次发布会的主题是将SDN融入华为的下一代网络架构,赋予敏捷网络和敏捷交换机开启未来的使命。有趣的是,华为并没有直接将其发布的新产品称为“软件定义的交换机”。而是用“敏”与“捷”这类更能表达“让网络更加敏捷地为业务服务”这一初衷的词汇定义了其产品。

  或许,华为如此做,有各种原因。但记得不久前, WatchGuard 全球总裁兼CEO王茁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曾表现出对SDN的不了解,甚至是不感兴趣。用王茁的话说, WatchGuard产品99%是软件,只不过是以硬件盒子的方式在出售软件。可见,“以软件成全硬件产品”的策略早已开始影响网络产品的设计。从这个角度看,SDN并不是什么新鲜理念。

  华为的“不提”和WatchGuard的“不知”绝非偶然。正如德鲁克所言,是顾客决定了企业是什么。只有当顾客愿意付钱购买商品或服务时才能把经济资源转变为财务收益,把物品转变为商品。企业认为自己的产品是什么,并不是最重要的,对于企业的前途和成功尤其不那么重要。顾客认为他购买的是什么,他心目中的“价值”何在,才有决定性的影响。

  在高呼IT与业务融合的时代,在走向“以业务和用户体验为中心”的当下,诸如SDN等新名词的定义权也应该回到用户手中。IT企业当在“用户定义”的SDN架构下,用技术和解决方案之长,满足用户少花钱多办事、简化网络架构、实现资源整合的需求,致力于能耗、环保等社会问题的解决。

  精彩言论

  杨元庆:

  廉价iPhone证明我们的策略完全正确

  近日,联想CEO杨元庆表示:“廉价iPhone的消息如果属实,那证明我们之前做的策略是完全正确的,而在细分市场、主流市场,这是联想最擅长的。”他认为,智能手机市场已经发生了整体性变化,高端的产品和额外的利润在减少,行业正进入到快速增长的时期,而增长点就是入门级和主流级手机。

  雷军:

  可穿戴设备的难题是产业链还未成熟

  小米科技董事长雷军在2013年中国互联网大会上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可穿戴设备的发展涉及众多复杂的问题,需要整个产业链一起配合。当前,智能手表就遇到了电池问题,只能用几个小时的产品会令用户感到厌烦。他指出,可穿戴设备的难题是产业链还没有成熟,真正大规模的商用可能还要假以时日。

  本报记者 张建设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