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放红利的“人才制造机”

  • 来源:人力资源
  • 关键字:红利
  • 发布时间:2013-09-24 13:23

  “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不仅要在政策上做文章,更要放开胆量借鉴成功做法,千方百计、不遗余力地释放人才红利、制度红利。

  根据2011年度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公布的数据,台湾岛内人均GDP为20101美元,是大陆的3倍多(大陆为5414美元)。台湾岛内的经济成绩,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其成功实现了产业升级,而台湾完成产业升级的一个关键因素,是其拥有的丰富智库。其中,台湾工业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工研院”)最具代表性。

  “台湾总经理制造机”

  1973年,台湾工研院由台湾岛内经济部将分散在各处的联合工业研究所、联合矿业研究所与金属工业研究所合并成立,是岛内当前最大的产业技术研究机构,承担引进、开发新技术和向民间转移成果的重任,其业务从高科技到传统产业皆有涉足,经费主要来源于政府与企业。40年来,工研院创造了不少“台湾第一”的纪录。如当今红遍全球的3D列印技术,就是由工研院率先利用并筹组了国内第一个3D列印制造产业群聚,并号召36家企业及机构参与,进而配合推进了岛内经济部的“雷射光谷”(岛内经济部在台南地区推动的产业聚落)计划。

  工研院十分重视人才,在人才培养和扩散方面成绩突出,素有“台湾总经理制造机”封号,对于台湾中小企业发展更显举足轻重。根据工研院官方数据,截止到2012年11月,工研院累计培育产业人才院友22202名,培育新公司174家,企业CEO超过70名。建邦创投董事长胡定华、联华电子荣誉董事长曹兴诚、智原科技董事长宣明智、华擎机械总经理林士贤等在岛内业界振聋发聩的CEO们,都出自工研院。

  工研院在用才、留才、育才等方面的成功经验,对于当前中央提出的“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释放人才红利、制度红利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不拘一格的用人方式

  工研院建立伊始就大力培育、大胆使用年轻优秀人才,培养了一批产业领袖。时任台湾岛内经济部部长的孙运璿应邀赴韩国考察时,发现当时韩国科技研究院高薪聘请了一批韩裔留美人士,致力于研发电子、化学、纺织等技术,而韩国科技研究院的成功之道就在于不受政府法规的限制,用高于公务员2-3倍的待遇聘请海外优秀人才,因此能够留住拥有高技术和强研发能力的人才。孙运璿进一步考察、借鉴并效仿美国和澳大利亚的做法,成立了台湾工业技术研究院。台湾工研院以政府投资为主的半官方机构为定位,以财团法人方式运行,并用高薪吸引海外人才回台从事产业技术研发。

  “敢”是一种胆识和魄力,“敢用人才”是工研院事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工研院成立后,第一个切入点就是直追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积体电路技术(即“集成电路”,Integrated Circuit,简称IC)。因为当时台湾的电子产业已经开始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过渡,芯片业是电子产业升级的关键,却因技术水平要求较高而难以攻克,当时媒体甚至有“世界上有三种东西只有美国才能做,那就是电脑、汽车和积体电路”的说法。为了打破“美国神话”,突破技术难关,1976年4月,工研院派出由19个年轻人组成的“取经团”赴美国RCA公司培训。1978年上半年,首批“取经团”学成回到台湾,随后在台湾的示范工厂里大显身手。经过这批人员的努力,到1979年,产品优良率已达70%,远超过了接受培训的美国RCA公司的50%,台湾的芯片产业从此在这批年轻人手中起步。

  正是由于敢于起用青年人才,工研院成为台湾半导体产业的先锋。这些赴美学习的工研院员工,直接推动了台湾信息产业发展。1977年,工研院建立台湾首座4吋晶圆的集成电路示范工厂。1980年起,陆续衍生了包括联电、台积电、台湾光罩、世界先进等半导体大厂,奠定了台湾芯片产业起飞的基石。1983年工研院开发出与IBM兼容的个人计算机,并将技术移转给台湾业者,带动外围产业的蓬勃发展,奠定了个人计算机信息产业的基础。而当年被媒体称为“毛头小伙子”的“取经团”成员们,都已经成为台湾产业界“大将”,为台湾芯片产业发展立下汗马功劳。

  千方百计的留人政策

  完善激励机制,以待遇留人才。工研院在引才、用才的基础上,千方百计建立人才发展的激励机制。工研院为加强专利质量,激励研发人员,规定一旦专利商业化且授权成功者,每年都可分得25%的授权金,即如果专利商业化成功,工研院每对外收取100元的授权金,研发人员即可分得25元。专利越有价值,研发人员分得利润就越多。由于绩效奖金的发放是根据所服务民营企业的盈利情况,而不是依赖于上级政府的财政拨款,这种完善的激励制度能够充分调动人才的积极性,释放了人才的智慧与活力。

  提供施展才华的广阔空间,以事业留人才。与其给予人才一种待遇,一种福利,不如为人才提供一个事业,一个空间。除了为人才建立发明专利奖金、技术股权等待遇制度外,工研院最大的特色在于其独特的技术转移模式。工研院向企业转让技术时,往往会将

  人和技术一同输送给企业,使最活跃的创新因素——“人”成为技术转移的有效载体。这种机制使得工研院的人才流动率达到12%-30%。工研院不追求将人才都“圈养”在自己的研究院里,而是创造机会,鼓励人才走向更广阔的产业界。通过技术转移模式育成和服务的公司已近300家,向产业界输送各类人才已达2万多人,为各类人才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尊重理解人才的多种需求,以感情留人才。工研院设身处地关心员工的工作和生活,处处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工研院为单身员工提供了1200余间环境幽雅、居住舒适、户型多样的单身宿舍,同时也为员工家属提供毗邻湖畔、环境优美的“光明新村”宿舍。

  另外,如果研发人员的专利商业化且授权成功,即使他离开了工研院,工研院依然会继续向他发放奖金;如果员工在工研院连续工作10年以上,就可申请退休,并按工作年限加本人年龄的计算方法领取足额退休金。研发人员在工研院的经历,既可以使其得到培养和锻炼,还可以令其在流向产业时因已持有一定的退休金而降低风险,增加个人的发展机会。

  不遗余力的育人措施

  重视人才培训,培养一流队伍。工研院鼓励员工在职进修,每年有超过200人在国内外知名大学进修硕士、博士学位,进修博士学位占七成以上;为培养有前瞻视野的人才,工研院每年选派约50人赴世界级的研究中心进行六个月至两年的顶尖研究计划,目前选派人数已超过120人;工研院鼓励多元学习,每年举办超过1000场次的技术研讨会以及超过300场次的管理与一般技能训练,平均每人每年可以接受87小时的训练。

  成立产业学院,打造人才高地。为充分利用和发挥自身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培养产业研发人才和科技管理人才,衍生更高的附加价值,工研院于2003年成立了台湾第一个产业学院。产业学院专注于加速培训知识经济时代所需人才的“质”与“量”,专注人才政策研究与人才发展培育两大领域。产业学院协助政府拟订人才发展策略,建立完备的人才发展制度,同时衔接人才研究,开发产业关键人才培育方案,孕育企业跨领域人才。

  产业学院依托自身30多年的产业优势,扮演了跨领域人才的整合角色,建立起现阶段台湾所需要的“两兆双星”产业(即将半导体产值与色彩影像显示器两项产业的产值在2006年,各自突破兆位数新台币,并且推动数位内容与生物技术产业成为具备发展潜力的两个明星产业)。如果把人才比喻成竹笋,产业学院的价值更像是竹林,要吃竹笋,不需要重新种竹子,只要进入竹林里挖笋即可。

  推出“鸿鹄计划”,培育国际人才。近30年来,台湾产业蓬勃发展,年轻人不愿出国深造,而倾向于在本土进修。工研院约有6000位员工,博士占其中的两成,但是40岁以下的博士几乎都是本土培养。为提升这些人的国际水平,培育国际化人才,工研院启动周期长达十年的“鸿鹄计划”,并将其分为大、小“鸿鹄”两种培训计划。“大鸿鹄计划”是指每年遴选15-20名主管,送到国外进行主管培训;“小鸿鹄计划”是指每年遴选40名优秀人员到国外开展研究,利用其四大海外据点(欧美、日本、德国、俄罗斯)进行全球视野的实务培训。

  实现人才强国战略,大陆政府和企业应借鉴台湾工研院的用才、留才、育才的相关经验。资料显示,发达国家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都在75%左右,而我国目前尚不足40%。当前我国正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关键时期,人才更是各项事业兴衰成败的关键所在。我国人口红利已经结束,人才红利、制度红利亟待释放。面对更加激烈的国际竞争,人才工作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为重要,人才工作相关制度建设更为紧迫。政府和企业不仅应借鉴台湾工研院勇于打破条条框框和性别、资历、年龄、编制等各种限制的做法,大胆起用年轻人才,还要加强人才工作的顶层设计,完善“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人才流动机制,鼓励人才通过技术创新、专利转化等方式创业。同时,也应加大投入培养内部人才,迅速提高人才队伍素质,解决人才匮乏局面。

  文/唐晨晨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