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职场新人在面试时排出一个名片簿,指着上面的总裁们说:“我的人脉很广。”但他还是没能被留下,面试官的意见是:“我们想招一天能给100个业务主管打电话的人,而不是和老总们把酒言欢的人。”有过一面之缘,然后互换了名片的结识,其实算不上人脉。只有当双方互相需要时,这张名片纸才算起死回生。
有个资深娱记曾经让新入行的记者们很眼红,因为她手里有几乎所有一二线明星的联络方式。但她说:“就算我把这些联系方式给他们,他们也未必能派得上用场。有联络,没交情,也没用。”明星与娱记的关系,归根结底是明星与媒体的关系,在这个层面上,交情深浅其实是重要因素。对公司职员来说,那些商务人脉归根结底都是公司与公司的关系。一旦你离开这个行业,或者离开了大公司自己创业,会突然发现以前那些热络的人脉突然变得陌生起来。然而,若是人脉深到已经可以跳脱出公司与公司的关系,转而在更深层面进行利益合作时,就不一样了。
在诸多深深浅浅的人脉关系中,真正能开发的,只有很少的一部分,大多数还仅是潜在的人脉:同学、朋友、同行等,可以分享话题和喜好,可以互通信息,可以让彼此愉悦,可以在愉悦中增强信任,从而分享人脉和资源。在北京、上海这类城市,经常出现这样的场面:你以为去的是同学聚会,到那儿才发现,原来你只是作为一个人脉出现了。即使意识到原来是被老同学利用了,大多数人还是会倾囊相助,因为这人脉足够可信。有的人结交人只求趣味,交情再深也从不变现;有的人结交人只求功利,谈不上有什么交情就急吼吼地去变现。但这里面有一条规律可循:你是什么样的人,就造就了什么样的人脉。直到需要把人脉变现时,你才会发现,无功利目的交往的那些人才是最好用的。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