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公里”商机——微快递

  有需求,就有市场。

  电子商务盛行的当下,很多高校为了校园安全,禁止快递员进入学校。因此,大学生只能到学校门口领取包裹。你有没有想到这里蕴藏着巨大的商机呢?

  四川外国语大学的一名大学生就抓住了这个俗称快递“最后一公里”的商机,成立了高校“微快递”工作室,帮助学生寄送快递,每个月盈利两万多元,带动20多个大学生勤工俭学,创新了一条就业路。

  无奈,快递过时不候中发现商机

  今年25岁的仇志伟是重庆市人,2008年考入四川外国语大学国际商学院就读英语语言文学。2012年7月本科毕业后,因成绩优异,他被保送就读本校研究生。

  早在大二期间,仇志伟就加入了学校的勤工俭学小组。他给中学生做过家教,还在街头派发过商家的宣传单,不但锻炼了自己的社会经验,还赚了一些生活费,减轻了家庭的经济负担。可是,做家教、派传单都是些零散的活,都是接受勤工俭学小组的安排,在仇志伟的心里,一直思考着能自己创业,力求有所突破。

  2012年底的一天,正在上课的仇志伟突然收到一条短信:“你有一个快递包裹,请立即到校门口取件。”仇志伟知道,这是自己前几天在网上邮购的电脑内存卡到了。他立即回信息:“请稍等,我下课后即来。”

  没想到那个快递员回复:“我只等5分钟,否则只能第二天再送了。”下课后,当仇志伟气喘吁吁地一路小跑赶到学校门口,由于超过了5分钟,那个快递员早没了踪影。

  这还不够郁闷的,让仇志伟没有想到的是,第二天他又是正在上课,那个快递员又发来了短信要他立即去取件,过时不候。可想而知,仇志伟这一次又没能如愿取到自己的包裹。

  到了第三天,快递员的短信就很不耐烦了:“如果你再不来取件,我们将作为无人接收退件处理。”这一次,仇志伟及时赶了过去,虽然拿到了自己的包裹,但一肚子怒火的他忍不住和快递员吵了一架。仇志伟认为快递员的服务态度不好,快递员称自己不可能等太长时间,还有很多的快件要送。

  仇志伟明白,问题出在学校的一纸禁令。过去,快递员可以进入校园,直接送到教室或是宿舍的楼下,学生十分方便取件。不久前,学校出于安全考虑,禁止快递员进入校园。这可就苦了学生们,每次快件到了必须到校门口去领取。从教室或宿舍走到校门口,有足足一公里的路程呢。

  仇志伟把自己的经历讲给同学们听,同学们也纷纷附和,“我的快递领了好几次,才领到,真气人!”“我忍不住和快递员吵了一架,发誓以后再也不用他们的快递了。”“我的更气人,居然被退回去了,白白浪费了我大半个月的时间……”

  原来,不单是自己受了“快递员的气”,其实好多同学都遭遇过领取快递的尴尬。忽然间,仇志伟想到:如果能解决这个难题,不就是一个很好的创业商机?

  2013年初,为了验证项目的可行性,仇志伟开始走访重庆十几所高校。通过大量问卷调查和访谈,他发现重庆的高校学生网购交易量庞大,但投递管理极不规范,学生们对快递公司的服务普遍不太满意。

  有需求,就有市场。成立一个校园快递,从快递公司那里承接快递,然后送到学生手中,赚快递公司的分成,免费服务学生,这应该行得通。仇志伟把想法告诉同宿舍的同学征求意见,有同学很快提出异议:人家快递公司一手交货,一手签收,凭什么将邮件交给第三方,然后又多付钱给第三方呢?

  仇志伟觉得同学说得很有道理,于是将自己的困惑告诉了辅导员老师。老师对他的这个想法十分支持,并解答了他的疑惑:快递公司为了争取时间,增加工作效率,提升服务质量,肯定愿意支付一定的报酬给第三方。老师还建议仇志伟将这个项目写成创业计划,争取获得学校助学创业的支持,这样和快递公司合作就“师出有名”了。

  有了老师的鼓励,仇志伟信心大增,立即开始起草创业计划。2013年1月底,仇志伟命名为“微快递”的项目通过了学校助学创业的审核,获得立项。就这样,仇志伟的“微快递”项目正式启动了。

  郁闷,经验不足失误赔了1000元

  引发创业灵感的那次快递服务来自申通快递公司,仇志伟决定就从申通下手,敲开合作的大门。

  2013年2月3日,仇志伟去申通快递公司重庆分公司拜访。没想到,初次拜访,就碰了一鼻子灰。负责人一听说他是大学生,就连忙说没时间讨论这个话题,一边接着电话,一边走出办公室再没回来,将仇志伟晾在了那里。等候了两个多小时,直到员工告诉他经理已经下班了,仇志伟才无可奈何地离开了。

  仇志伟当然不会轻易放弃,一个星期后,2013年2月10日,仇志伟第二次上门拜访,将申通重庆分公司的经理堵在了办公室。这一次,经理接过了仇志伟递过来的项目方案书,然而他随手翻了一下,就放进了抽屉中,说看过之后再答复,接着把仇志伟送出了门。

  随后,仇志伟给那名经理打过几次电话,对方都说还在考虑之中。当仇志伟提出上门拜访,对方又总是说没时间。看得出,对方是在敷衍。那么,是什么原因让对方对这个合作项目不感兴趣呢?仇志伟陷入了思考:“对方是不是看我是个学生,缺少社会经验,觉得我提出的合作不靠谱?”

  怎么办呢?仇志伟再一次想到了辅导员老师。于是,他请求老师帮忙。

  2013年3月6日,辅导员老师带着仇志伟去拜访申通快递重庆分公司,没想到,申通的经理听了老师的分析,立刻对项目合作有了兴趣,同意和仇志伟签订合作协议。签协议时,仇志伟问对方为什么愿意和他合作,申通重庆分公司经理道出了他们的心声:自从大学校门不给快递员进入进后,快递员在校门口等候学生,耽误了不少时间,严重影响了工作效率,顾客的投诉也越来越多,这样下去势必会影响公司的形象。对于这个难题,申通也一直在谋求一个合适的解决办法。之前仇志伟单枪匹马前来洽谈合作,其实申通的经理并不是没有合作兴趣,之所以一拖再拖就是在考验仇志伟的“恒心”。

  哭笑不得之后,是喜笑颜开,仇志伟开心不已。

  2013年3月起,四川外国语大学的申通快递送件服务就全部交由仇志伟的“微快递”了。每天,申通的快递员将快递送到学校门口,仇志伟和他的伙伴们全部带进校园,再一个个打电话通知学生们来自己的宿舍领取。

  这样的合作挺轻松,申通的快递员放下包裹就走,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而学生们可以下课后甚至晚上再来领取,极为方便自由,并且仇志伟他们又从中获得了提成,这可是一个三赢的好事。

  就在仇志伟雄心壮志准备大干一番的时候,一个意外给了他当头一棒。

  2013年3月底的一天,有一个同学来领取快件,当时仇志伟只是核实了对方的手机号,签个字,就让同学拿走了包裹。可是当另外一个同学来取包裹时,却怎么也找不到了,同学网购的可是一部手机呢!

  仇志伟回忆同学们来领快递的情形,印象中有个同学签了个名拿了包裹就走。可是,因为仇志伟没有详细的登记,也没有其他的任何证据,这个哑巴亏只能自己独自吞咽了。

  这个失误是由于“微快递”经验不足、疏于管理造成的。按照和申通公司签订的协议,仇志伟必须赔偿这一损失。就这一个快件,他赔偿了1000多元。

  元气大伤的仇志伟接连几天提不起精神来,灰心丧气的伙伴们甚至提出了停止“微快递”的业务,怎么办?几天后,仇志伟终于想明白了,哪里跌倒了就在哪里爬起来,“微快递”可不能停止下来。

  2013年4月初,痛定思痛,仇志伟开始着手规范快递业务的管理。首先,学生领取快递必须凭学生证或身份证领取,再核对手机号码,然后签字领取。其次,在这个程序中,仇志伟都会用电脑的摄像头拍摄收件同学的签字仪式,这样便于以后追踪每一份快递的去向。最后,仇志伟针对快递多且混乱的现象,重新对所有快递进行数字编号,然后用中国移动的信息平台群发信息,同学们可以凭编号和手机号快速查找到自己的快递,节省双方的时间。

  有些同学没有时间上门领取快递,仇志伟就推出送货上门的服务,送到宿舍楼下让同学下来签收,或者直接送进宿舍,当面交给网购的同学。这时候,新的问题出现了。比如,本来约定好了,可是他们送件上门的时候,收件人却临时有事外出了,这可怎么办?

  为了快件百分百安全到达,仇志伟不提倡由其他同学代签,而是会把快递包裹带回去,第二天和收件同学重新约定送件时间。

  2013年4月6日,周六,一个同学签字领取了自己的快递,当场就拆开来了。只听她一声惊呼,仇志伟转头一看,拆开的包装盒中,网购的一盏台灯的玻璃罩已经破裂了。这究竟是卖家还是快递公司的责任?总之同学不依不饶。见此情景,仇志伟第一时间用手机拍了台灯的照片,填写情况说明书,随后电话通知申通公司重庆分公司。快递公司立即派人过来,将包裹、情况说明书、照片带了回去,第二天给了回复,快递公司赔偿损失。遇到类似这样的情况,仇志伟都尽力为学生主张,争取利益。

  多赢,校园微快递解决多方难题

  因为仇志伟等人代理的申通快递服务在四川外国语大学可以直接送至宿舍门口,更因为其安全快捷的服务,因此申通公司的形象大大提升了,很多学生都愿意使用申通的快递。相呼应的,“微快递”的业务也从开始的一天十几个快件,逐渐增加到一天四五十个快件了,到后来甚至突破了上百个。遇到五一这样的节日,快件数量就更多了。派发一个快件可以提成3~4角钱,仇志伟他们的日收入也从刚送件的几块钱,发展到后来的几十块钱了。

  合作的效应可谓立竿见影,申通重庆分公司的经理喜笑颜开,和“微快递”合作太正确了。送件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业务,渐渐地,“微快递”开始拓展快递揽件服务。四川外国语大学有13000多名师生,每天又有多少快件要往外寄出?同学们需要往外寄东西时,多会选择“微快递”。他们按申通正常的快递费收费,然后可以提成30%,基本上一单可以提成3~6元,送件和揽件的两者收入加起来,这个时候“微快递”人员的日收入已经突破百元大关了。

  因为有了申通合作的成功案例,“微快递”和其他快递公司的合作就水到渠成了。2013年4月11日,仇志伟上门拜访圆通公司重庆分公司。这一次,他做了充分的准备,除了递交项目方案书外,更是将与申通的合作协议附在后面,并将每天的收件揽件登记表也一并提供,后两者的说服力远远超过方案书。果然,圆通分公司负责人一看到后面的数据,马上同意了和“微快递”的合作。

  打铁趁热,在4~7月间,仇志伟通过项目方案书、与其他快递公司的合作协议、收件揽件登记表这三样法宝,先后成功与中通、汇通、韵达、顺丰、天天等快递公司达成了合作。因为和诸多快递公司合作成功,大大增加了快递的代理量,周末、节假日高峰期接收的快递包裹可以达到上千件了。

  业务增加,管理也需要“水涨船高”。2013年5月开始,“微快递”设计了一套电子化业务系统,告别用笔编号的人工服务,改为更为先进的扫描电子服务。收件时工作人员手持“扫描枪”,一扫条形码,电脑内形成一串编号,同时摄像头拍下经手人动作;收件学生的手机很快便收到短信编号,随时在课间或课余来取件,这时“扫描枪”再一扫,同时拍下取件人的动作。这样每份快件的进出都有案可查,通常在15秒内完成交接。

  让人开心的是,2013年6月1日,因为“微快递”的创业项目获得了成功,学校特地将聚英楼一楼一间20多平方米的房间提供给他们作为“微快递”的门店。有了这个据点,存放快件就更加安全可靠了。

  学生们领取快递后,很多当场拆开包裹,然后将快递的外包装丢掉。对于不能回收的塑料包装,“微快递”的工作人员一般清洁后放置到垃圾桶,而对于可以回收的纸包装盒,他们会认真地整理好。很多同学需要寄快递了,如果选择快递公司提供的外包装,一般需要另外支出几元钱,这可是额外的消费很不值得。于是,“微快递”的工作人员就会免费提供整理好的回收盒。这样,不仅为同学节省了开支,纸包装盒还可以得到循环利用,十分环保。

  更为可喜的是,作为学校的助学创业项目,仇志伟等人更是将这个项目作为带动大学生勤工俭学的示范榜样。截止2013年7月,“微快递”吸引了22个同学加入,他们分为两班倒,错开上课时间来上班,“微快递”的月收入已经突破了2万元,每个成员每月可以拿到1000元左右。

  除了做好四川外国语大学的快递服务,雄心勃勃的仇志伟已经将目光盯在了重庆十多所本科高等院校以及三十多所专科高等院校。他认为,“微快递”的成功经验可以复制推广,下半年他们将联手重庆的其他高校开设“微快递”分部。目前,“微快递”已经和重庆交通大学、重庆邮电大学学生会有了合作的意向。仇志伟说,“如果可能的话,我们还想注册成立公司,专门做高校的快递服务,或者和其他高校合作,成立高校微快递服务联盟。把这种创业模式推广出去,肯定会大有前途。”

  除此之外,仇志伟还描述了一个大胆的想法,“我们的发展不仅仅局限于高校,其实社会上‘最后一公里’也有广阔的天地。比如说,很多高端小区也是快递员不能进去的,我们可以和物业合作发展微快递模式,抓住‘最后一公里’的商机。”

  有专家指出,以高校联盟快递服务为代表的“微快递”末梢物流创业模式,抓住了“最后一公里”的商机,获得了可喜的成绩。如今。很多高校的新校区很大,大学生介入这块业务有不可取代的优势。因此,只要对业态有深入的分析思考,即便是已经成熟的行业,也能拓展出新的市场。

  (责编/邓琳琳)

  文/定河水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