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K是新一代好莱坞大片的分辨率标准。它不同于高清电视(1080P,1920×1080分辨率),也不同于传统数字影院的2K分辨率的大屏幕(2048×1080分辨率),它具有4096×2160分辨率的超精细画面。用简单的比喻就是:你在家里看到的高清电视是207万像素的画面,而在传统数字影院里看到的是221万像素的画面,在4K影院里,你能看到885万像素的高清晰画面。
10英寸iPad配备了高分辨率的屏幕,爱可视97 Titanium HD、OndaV972和Freelander PD80等设备也有。部分新的笔记本电脑也一样,包括谷歌Chromebook Pixel、宏碁Aspire S7、配备视网膜屏的苹果MacBook Pro、华硕Zenbook UX31A Prime、戴尔XPS 12/13、三星Series 9和索尼Vaio Duo 11等。
质量媲美视网膜、超高分辨率的4K屏幕惟一存在的问题是,一旦你用了它,便很难再回头使用分辨率较低的屏幕。相信我,我很清楚这一点。
1个月前,我几乎天天使用谷歌超高像素屏幕的云笔记本电脑Chromebook Pixel;1个月后,当我拿出原来的MacBook Pro来使用时,我忽然觉得这款笔记本的屏幕观感之差,让我感到糟极了。尽管在此之前我是那样喜欢它。
究竟,超高清屏幕是什么?是什么让这款屏幕如此惊艳?
苹果为自己的超高清屏幕发明了一个词,即“视网膜屏”。这不是一个技术术语,在苹果眼里,它是指视力正常的人从一定的距离看过去时,察觉不到像素的一种屏幕。
这是正确认识这类屏幕的一个好方法。这是我们头一回可以在屏幕上看不到像素,看不到“锯齿”,看不到字母周围的任何灰色阴影。但最重要的是,超高清屏幕改变了人们的观看习惯。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特性是,超高清屏幕是一项没有争议的新技术——因为几乎每一次关于用户界面方面的进步,都会遭到人们的争议,这纯粹是人们的个人偏好问题,比如有些人喜欢触摸屏,有些人却不喜欢。有些人喜欢三星的Air View(不用实际触碰,让手指或光笔靠近屏幕就会触发某些操作),有些人就是不喜欢。但超高清屏幕则不一样,人们对它的喜爱几乎是完全一致的。
苹果发布iOS 7后,人们对它的界面的评价就是“扁平化”设计。另外一些人说,苹果模仿了安卓和Palm OS等其他操作系统。
上述说法都有一定的道理。但iOS 7最显著的特性是,它营造了一个“超高清”的世界。
苹果这次采用的是一种名为Helvetica Neue UltraLight的字体,这种超细字体出现在iOS里,是一种非常小的地方上,比如底部图标,用于显示屏幕底部无线运营商的名称以及系统的时间等。你还可以在主桌面上的右上角上看到这些极小的、但却十分清晰的字体以及图标。图标和内置应用程序里面的许多细线也都十分精细。
这些设计都十分具有新意。若在这以前,那个较低分辨率的屏幕上,是完全不可能实现的。无论你对苹果的新iOS界面有何看法,都得承认:超高清屏幕为设计人员在进行更出色的设计方面带来了更大的自由。
超高清屏幕有另一个意想不到的好处是,它们为用户在屏幕尺寸方面的选择上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最重要的是,它们改变了我们的生活,让我们感觉更美好。因为大多数人的时间,都花在了一块屏幕上。
Mike Elgan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