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2年4月谷歌发布谷歌眼镜(Google Project Glass)以来,关于它的“剧透”就一直没有停歇过。以谷歌眼镜、苹果iWatch为代表的可穿戴式设备就像一部星光熠熠的好莱坞大片,还没有上映却已经吊足了观众的胃口。
从目前曝光的谷歌眼镜开发者版来看,其所具备的功能无非是连接互联网、收发邮件、拍照、查看谷歌地图等等,诸如此类功能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上早已实现。但可穿戴式设备不同于便携式设备的意义在于,它是与人的身体紧密融合在一起的,直接延伸和加强人的能力,也就是说它是一件增强现实型信息处理设备,就像是将科幻片中的人类科技梦想搬进了现实。
很多粉丝对谷歌眼镜给予厚望,不过同时也不乏质疑的声音。一些体验过谷歌眼镜的玩家表示,谷歌眼镜还缺少可以展现其技术潜力的杀手级应用,自身重量、电池续航能力、散热等方面也不尽如人意。谷歌眼镜不支持任何3G频率,外出时需要借助手机上网,因此现在还无需担心其会对智能手机行业造成任何冲击。
如果要谈谷歌眼镜对智能手机等终端产品行业的影响还为时尚早的话,谷歌眼镜对上游关键零部件产业的影响却非常值得关注。根据最新的报道,谷歌眼镜拥有分辨率640×360的头盔式显示系统、500万像素的摄像头、骨传导音频传感器,支持Wifi和蓝牙网络。从谷歌眼镜的配置来看,未来微投影显示、骨传导耳机、语音识别等等都可能因可穿戴式设备而得到大的发展。可穿戴式设备将有力促进视听技术和计算技术的变革,上游产业有望从中获益。
今年年初,有报道称Google已经申请了“具备骨传导扬声器的可穿戴式电脑装置”的专利。这项技术能够将声音通过佩戴者的头骨传导至听觉神经,在这个过程中,不需要使用到耳朵,因此使用者既能清晰地听到系统声音,同时耳朵也不至于被堵塞,仍可听到外部声音。近年来,骨传导技术发展很快,骨传导蓝牙耳机、骨传导助听器等逐渐兴起,未来谷歌眼镜无疑为骨传导技术开辟了一个崭新的市场。
头盔式显示系统是谷歌眼镜的核心,这从谷歌将其命名为Project Glass(投影眼镜)就可以看出来。在LCD、DLP和LCOS三大投影技术阵营中,LCOS是最适用于头盔微显示的技术。有关报道显示,谷歌已收购了台湾芯片制造商奇景光电旗下的液晶显示器部门立景光电6.3%的股权,以帮助后者扩大硅芯片和模块的生产规模。立景光电是全球领先的LCOS设计和制造商,其开发的头戴型显示器成为谷歌眼镜的主要配件。在成熟的LCD、DLP技术的打压下,LCOS一直没能成为投影机的主流技术,发展得不温不火。谷歌眼镜这种头戴式显示设备的兴起,或许将为LCOS产业提供千载难逢的打翻身仗的机会。
当电子产品不断做得更加精巧时,如何进行人机交互就成为一个大问题。电容式触控屏技术实现了用手指操控,无需实体键盘,从而节省出宝贵的屏幕空间。如果说苹果iWatch还勉强可以继续采用触控方式的话,完全没有触控面板的谷歌眼镜的大量操作将只能依赖语音识别技术。Nuance作为Siri背后的技术支持商,在全球市场迅速扩张,市场份额已达75%。而中文语音市场上,则是科大讯飞莫属,此外还有中科信利、捷通华声等一批有实力的语音技术引擎商。虽然以Siri为代表的语音输入功能已经在智能手机上实现,但对于手机而言,语音识别依然只是带有娱乐性质的辅助输入法。而对于可穿戴式设备,语音识别将是主要输入技术,对识别灵敏度、准确性以及智能程度的要求显然不可相提并论。因此,未来语音识别产业也将因可穿戴式设备迎来突破式发展。
微投影显示、骨传导耳机、语音识别这些上游产业对可穿戴式设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就如同苹果在开发iphone的同时就着手电容触控屏等关键零部件的布局一样,Google也非常重视对上游产业的掌控。从谷歌入股立景光电、迅速申请相关专利等中可以看到,谷歌不仅在技术和产品理念上领先,在专利布局、供应链的掌控、商业运作上也牢牢占据优势地位。一旦可穿戴式设备市场兴起,谷歌可以轻易地将其他竞争者甩在身后。
黄柏雪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