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ETC数据潜力

  • 来源:计算机世界
  • 关键字:ETC,联合电子
  • 发布时间:2013-11-04 16:24

  近年来,ETC(高速公路不停车电子收费)不仅在高速公路领域发展迅速,用在停车场、校园、监狱、景区等地的扩展应用也日渐增多。

  广东联合电子服务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联合电子”)技术部部长庞志雄在接受采访时介绍:“ETC主要还是用于高速公路,其他扩展应用一方面是为了给用户带来更多便利,提供增值服务;另一方面也便于政府加强监管,掌握更多管理数据。”联合电子是一家由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的、不以营利为目的的股份制公司,统一负责全省公路联网收费和电子不停车收费的实施工作。

  记者了解到,目前广东省在ETC扩展应用、如何最大化ETC的数据价值及数据分析方面面临着不小的难题。

  扩展应用4个场景

  基于车辆管理的ETC扩展应用,在广东大致有4个应用环境:高校、高档小区和商业区、海关港口、政府机构等。

  据庞志雄介绍,已经有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华南农业大学、中山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等十几所广东省内高校上线了ETC系统,用于学校门口的车辆通行,ETC在高校的推广顺利而且迅速。这一方面是由于高校进出车辆确实很多,对于不停车收费所带来的快速通行有刚性需求;另一方面,虽然ETC的成本远高于一半的停车刷卡装置,但考虑到投资回报率,高校中舍得花钱投入这笔资金。

  在高档小区和商业区,开发商希望利用ETC提供更好的居住体验,因此把ETC当做一种为业主提供的增值服务。庞志雄说:“现在,我们已经与富力地产等开发商展开合作,目前来看,开发商对数据的需求并不强烈,我们也没有提供这方面的数据分析服务。”

  高校、高档小区使用ETC是为了提升用户体验,而海关港口、政府机构则更强调数据管理功能,可使用BI对数据进行分析,从而辅助监管、决策。

  通过ETC系统,可以获取车主个人信息、卡内金额以及通行车速、时间、路径等。在数据获取方面,ETC要远胜于摄像头监控、牌照识别、地感线圈等传统的车辆信息采集手段,采集到的信息也更加全面、准确。

  在海关和重要港口,使用ETC的车辆出了高速可以直接驶入码头,无需停车,ETC在提高通行速度、减少拥堵、节能减排的同时,也为管理部门提供了出入车辆的基本数据。

  政府、事业单位等机构,出于安全需求,也上线了ETC系统,例如用于对数据准确度和质量要求较高的监狱出入管理,通过分析每日车辆的进出记录,来核查是否存在非正常通行车辆。

  为政府提供分析报告

  高速公路中的ETC系统可以记录下车主信息及收费金额,而城市中的ETC系统则能找出车主的日常出入时间等。如何充分利用这些数据,使ETC的价值最大化?

  目前,高速公路ETC联网数据分析和城市中单个ETC数据分析都已经成熟应用。

  平日的ETC收费数据都被存储到基础数据库中,交通部门可以随时调取、查询。除此之外,联合电子也会配合政府需要,利用BI软件分析ETC数据,不定期地提供一些分析报告。

  庞志雄举例介绍:“去年,国家开始推行高速公路节假日免费通行,在免费期间,入口和出口车辆都不缴费刷卡,根据ETC获取的车辆通行数据,我们可以估算、统计出在国庆7天中,实际上免了多少车辆的通行费用。这个数据提供给政府后,政府再去评估免费政策真正为出行车减免的金额。这是我们最常做的一个数据分析工作。”

  利用ETC数据的不仅限于交通部门,为了配合公安部门打击犯罪分子,联合电子会做一些车辆去向追踪的分析。庞志雄告诉记者:“只要有关政府部门对于ETC及其他收费数据有需要,联合电子作为大型国企就有责任进行分析、给出报告。”

  数据分析的结果同样有利于提高管理透明度,打消公众的疑虑。例如可以评估高速公路投资回报率,回答公众对于高速公路暴利的质疑。

  现在很多外资企业、民营企业投资建设高速公路,利用收费数据,高速公路每一条路的投资回报率都可以计算出来,这些数据展示了一条高速公路从投资到现在,成本回收了没有、是否真的存在暴利。以前高速公路费是谁建设谁收钱,而现在全省公路的收费系统都纳入到全国联网系统里面去,收费数据一目了然。正因如此,联合电子也承担着收费清分中心的职能。

  总体而言,政府对于数据的需求相对简单,使用的BI技术也并不复杂;有些甚至都不用BI做数据分析,简单的报表就可以完成。

  目前,广东省高速公路系统的研究重点是如何主要利用BI工具,为高速公路的投资方做用户行为分析。这些投资方最关心的当属打击偷、逃、漏费问题。

  2012年,广东省高速公路系统开始提出开展这项工作,目前收到的成果非常明显。

  一般情况下,联合电子会在系统中为车辆从高速公路的A入口到B出口设定正常行驶时间,例如两个多小时,最多不超过三个小时,如果一辆车五六个小时还没有出来,系统就要把这种反常数据提取出来,分析是什么原因导致的,是否存在逃费现象。

  利用车牌的对比也可以识别偷费现象。假设一辆车从入口进来时车牌是A,但到了出口的时候车牌变成了B,那很可能是司机中间偷换了ETC卡,“跑长买短”。这些比较常见的逃费行为都可以通过分析识别出来。

  从BI到大数据

  尽管高速公路ETC联网数据分析和城市中单个ETC数据分析都已经出现应用,但这两部分数据尚未得到有效整合,城市中的全部ETC数据也没有得到整体利用。

  相比起来,新加坡的ETC系统更为先进,使用了第二代ETC系统(他们称之为ERP——城市道路拥堵收费系统),除了常规不停车收费应用,这套系统还用于管理城市拥堵、调节车流量。例如在高峰期,车流量接近饱和的时候,通行费就会随之猛增,进程或者经过市中心的车辆可能需要交纳10新加坡币的通行费;而在低谷时,则免费通行。

  该系统自从1995年开始建设以来,到目前为止,已经建成了85个收费点,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多车道、自由流的即时收费,是世界上建设得最早、规模最大的智能交通系统。

  目前中国内地使用的仍然是第一代ETC系统。两代ETC系统的技术略有不同,第二代ETC系统的路车信息交互速度快、数据全面、数据量大。据庞志雄介绍,ETC一代的收费数据最多含有100~200个字节,但升级到二代之后,数据量激增,通信速度将达到几K/秒。那时,ETC数据分析将真正进入大数据时代。

  能否真正实现收费调节城市拥堵则取决于交通监管部门的机构设置。在中国国很多城市,高速公路的管理者往往是省级交通厅,而城市道路的管理者为市级交通委,公交甚至还不在交通委的管理范围。因此很难看到有一个统一的部门兼管高速公路、城市道路和公交系统,大交通的整合仍在缓慢进展中,只有统一监管实现了,交通拥堵才能在更大的控制范围中得到遏制。

  别坤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