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性能计算将更加智慧

  • 来源:计算机世界
  • 关键字:高性能计算,李国杰
  • 发布时间:2014-01-02 09:00

  与过去相比,高性能计算应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中国本土高性能计算该走怎样的发展道路,该如何赢得市场竞争?高性能计算将走入怎样的新阶段?围绕着这些热点话题,李国杰院士详谈了自己的看法。以下Q为CCW记者,A为李国杰院士。

  走产业化道路

  曙光创业初期,有哪些事情令你印象深刻?

  当年我们去美国“洋插队”、学习超算技术时,条件很艰苦,就是租了当地老百姓的一间普通住房,利用客厅当工作间摆机器,大家每天工作十五六个小时。因为我们都没有做过机器,只是会使用计算机,却没有制造过计算机,很多东西都需要靠自己摸索。我们曾把机器上Unix操作系统的数百万行的语言程序分给每人解读,一人大概分几十万行,要把算法和结构图都画出来,搞清楚超级计算机到底是怎么运作的。这种从无到有的学习过程是非常大的挑战,还好我们不辱使命,完成了任务。

  高性能计算机在今天的应用情况如何?

  和10年前相比,超算应用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10年前,只有专业人士才会用到高性能计算,但在今天,各行各业都会用到。比如飞机制造中要通过空气动力学测算来制作飞机外形,这就需要超算的帮助;电影《阿凡达》的制作,就是借助超级计算机来做虚拟与现实设计;在医药领域和生物、基因研究方面,高性能计算也都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据我了解,最近北京气象局就新买了一套曙光机,目的是去做PM2.5的预测,这就说明高性能计算其实和大众生活息息相关。

  在行业应用方面,曙光超算做得很出色的领域是石油勘探。如果在勘探范围内找不到油田,就可以用曙光高性能计算做一遍测算,把油田“算”出来。现在我们国家在非洲、南美洲等很多地方去打油田,很多时候都用曙光的机器帮忙。虽然曙光机器在国外市场销售得并不多,但被我们自己的企业带出去了很多,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了曙光超算的实力。

  曙光的超算之路有怎样的特点?

  曙光是以产品化为目标,追求让更多的人用上高性能计算机,让它真正在经济活动、社会发展中发挥作用。所以,产业化是曙光选择的道路。

  逐步增加发言权

  互联网公司现在是高性能计算的重要客户,曙光如何把握这个行业?

  现在淘宝网在光棍节促销那天要处理1.5亿笔交易、350亿元的交易额,达到了世界第一的水平,它的后台则是按600亿元的交易额在做准备,这就需要强大的超算能力的支持。而我们这些国产厂商的高性能计算机在其中起到了重要的运营支撑作用,所以说我们自己的超算能力已经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在节能、能耗方面也跟国外品牌没有太多的差别,我们会继续把技术和服务做好,为互联网以及其他行业服务。

  网络大提速、移动智能终端的普及,带来海量数据、多样化的信息服务,以及复杂的数据聚合与交互等未来信息服务的巨大压力,势必会落在以高性能计算为基础的互联网、云数据中心和大数据上,这为高性能计算机发展带来了新契机。但同时我想呼吁一下,互联网公司要改变他们的一些思路和行为方式。现在国内的几个大互联网公司其实不缺钱,因为他们每天的广告费都会达到上亿元,他们也有责任和义务来带动中国信息产业的发展,促进信息消费。然而我觉得他们这方面做得不太够。在与互联网公司客户谈生意时,他们往往习惯性地拿出压价做法,让所有厂商展开价格竞争,导致销售价格比成本还要低10%、20%。这种做法如果成为普遍现象,将导致厂商没有任何积极性去做创新,对产业的发展很有伤害,最终也将不利于互联网公司本身的发展。

  “棱镜门”事件对曙光这样的中国本土高科技企业而言是否是个好消息?

  这是一个利好消息,但是要想赢得市场,不能指望行政命令来要求用户都使用国产机器,而是依靠市场竞争来争取自己的空间。比如在金融行业,如果银行说,出于国家信息安全的考虑不用外国的机器,这就很难办到。因为很多银行用国外著名品牌的机器已经用了很多年,上面那些软件跑了几十年,当时写的语言改都没法改,想把它们一下子全部换成国产设备显然是不现实的,肯定需要一个过程。所以,当我们说自主可控,说技术不能掌握在别人手里,是一个需要时间去实现的长远目标,需要我们自己长期的努力去不断积累自己的知识产权和自身实力,来逐步增加自己的发言权和竞争能力,而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曙光就是靠一步步地往前走,逐步地去替代国外品牌,而只要我们不断前行,目标终有一天会实现。

  对于高性能计算的未来发展你有何看法?

  高性能计算机将来的应用面会更广,其本身则会变得更加智慧。在更加聪明的高性能计算机的帮助下,很多人类现在做不到的事情将来都能做到。比如在大数据、认知计算的支持下,人们可以用超级计算机看病,就像IBM的Watson机器人那样,通过把所有相关病历与患者进行匹配,来寻找最合适的治疗办法和药方,来做诊断和治疗,这在将来是可以实现的,这就是智慧新方向。随着计算机硬件的不断升级发展,云计算技术将把数据进行整合,再通过数据处理和挖掘技术,就能够让高性能计算机走入智能化的新阶段。

  本报记者 徐昊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