贪官“王婆”多

  • 来源:杂文选刊
  • 关键字:贪官
  • 发布时间:2014-01-20 12:31

  “王婆卖瓜,自卖自夸”是一句俗语。据说王婆确有其人,名叫王波,西域宋朝人氏。本来是个纯爷们,只因做起事来婆婆妈妈,说起话来絮絮叨叨--可能还带点娘娘腔吧,人送外号“王婆”。但我却觉得这极可能是一种误传。估计那个王波很会做生意,能说会道,嘴比瓜甜,哈密瓜(王波卖的是哈密瓜)卖得又多又快,将他的伙伴们都惊呆了,遂背后造谣惑众,说王波吹牛皮,说大话。但传者的普通话不标准,听者的耳朵有点背,王波被误会成王婆。久而久之,王婆就替王波背了黑锅,“王婆卖瓜,自卖自夸”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书归正传。

  “王婆卖瓜,自卖自夸”,在我看来,半点毛病也没有。甭说是王婆,张婆、李婆、马婆,有哪一个人不是自卖自夸呢?否则怎么能把瓜推销出去?问题不在于王婆的自夸,而是他(她)的瓜是否真好。是好瓜,自夸一下又何妨?如果他(她)的瓜不甜或不很甜,却说这瓜能甜掉牙,那么王婆就是以次充好;如果明明施了呋喃丹、甲胺磷剧毒农药,却号称是绿色食品、有机食品,那么王婆就是伤天害理;如果王婆的瓜长得歪七裂八,他(她)却说这瓜多么周正、多么好看,那就成了睁着眼睛说瞎话,没人会相信。一般说来,王婆的卖瓜,适当的夸,准确的夸,少之又少;而夸大其词,自吹自擂,添加点水分,可能性极大。

  市场是这样,官场也是如此。

  比如有一个“罗婆”--原福建省上杭县女副县长罗凤群是这么说的:“我若贪污一分钱,就将我开除党籍;我若受贿一分钱,就将我枪毙。并可一直枪毙到我的孙子。”发这样的毒誓,你要是还怀疑她不是个清正廉洁的好干部,简直都于心不忍。可结果却是:罗凤群利用职权之便,二十七次向十一个当事人收受和索取贿赂共计人民币十七万四千三百元、美元两千元,法院倒是没有枪毙她,只判处有期徒刑十三年。

  有一个“张婆”--原兰州钢铁集团公司总经理张斌昌,上任伊始就夸下海口:“组织上让我来,是和大家同甘共苦的,不是来享受的。为此我约法三章:第一,不用兰钢的钱为自己买小汽车;第二,不用兰钢的钱为自己买房子;第三,不乱花兰钢的一分钱!”“张婆”说得好,做得也好:他坚持骑自行车上班,在大食堂吃饭,与工人一起汗流浃背劳动,兰钢人称他是“比清官还要清”的领导干部。当这个“张婆”贪污受贿几百万元的尾巴被揪出来之后,许多工人都以为抓错人了。

  最近又出了一个“陈婆”--原江西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省总工会主席陈安众,其“卖瓜”的水平也是十分了得。他的名言是:“管人不徇情、管钱不眼红、管物不贪占”,“经常用清廉这面镜子照照自己,不取不义之财、不拿不法之物、不去不净之地、不交不正之友。”这些话的“分量”,让人哪敢怀疑“陈婆”的瓜不十全十美?

  在市场上,我们不能只听卖瓜者自夸,最直接的办法是“尝尝”,瓜苦瓜甜,舌头说了算。一尝是好瓜,买的人自然就多;一尝是苦瓜,“呸”地一口吐出来,转身就走。好瓜卖得快,王婆自然就种好瓜;坏瓜滞销,王婆以后肯定不会再种了。在官场上,我们更不能只听“罗婆”、“张婆”和“陈婆”们的忽悠,听其言不重要,观其行才重要。对他们加强监督,严格管理。如果他们真的是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我们就成全他,让他尽其所能,为民造福。如果他们说得好听,做得难看,那么对不起,就请他们挪坑让位,交权走人。在中国,想当官的人多得是,只要看一下每年报考公务员的浩荡大军,就可知晓。

  孙贵颂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