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不生产大款

  • 来源:杂文选刊
  • 关键字:大学,大款
  • 发布时间:2014-01-20 13:09

  近日在某网站看到《中国大学杰出校友排行榜》,其中一个指标被媒体特意拎出来做了放大式报道--清华大学培养和造就了八十四名亿万富豪校友,超越了北大八十二名的纪录,首次成为中国造富大学排行榜冠军。

  其实,在杰出校友评价指标里,亿万富豪只是其中之一,其他指标还包括大学培养的政界英才、两院院士、社科学家。但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榜单发布方和媒体不约而同地对“造富能力”做了放大处理。

  榜单发布方特意对大学造富能力做出了重点解读: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大学“造富职能”初显,造就了一千五百多名亿万富豪,2011年,上榜亿万富豪校友有八百多人,财富合计约四万五千亿元,彰显“知识创造财富”的力量。其中,清华大学培养和造就了八十四名亿万富豪校友,校友财富合计近三千亿元,超越北大,勇夺2012年中国造富大学排行榜冠军,荣膺中国“亿万富豪摇篮”桂冠。

  被放大的富豪校友,令榜单上其他的杰出校友黯然失色,更让人心里很不舒服--评价大学,真的要以钱为先吗?

  造富能力当然可以作为评价一所大学成就的指标之一,但它终究不是最重要的指标。一所大学,究竟为社会输送了多少人文社科领域的杰出人士、究竟取得了多少高含金量的科研成就,这才是核心的评价指标。著名的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之所以扣动人心,正是因为他希望中国的大学培养出人文社科方面的杰出人才,而不仅仅是催生亿万富豪。

  大学之大,非谓有大楼,而是有大师。大学是整个社会的精神发动机,而不是造富机器。但长期以来,我们的大学确实离金钱愈来愈近了--扩招和高学费,令越来越多的人感叹读不起大学;各所大学竞相开办最赚钱的EMBA(高级工商管理)培训班,“争抢富人来当学生”进行得如火如荼;越来越多的大学老师热衷于走穴而不是教学科研,对学生也不停地灌输“赚钱第一”的理念,甚至有老师直言,“四十岁赚不到四千万别说是我学生”……越来越多的大学,已经放不下一张张安静的书桌,倒是随时可以听到数钞票的哗哗声。

  这个世界,总要有一些地方不是拿钱说话的,作为社会大脑的大学,就应该是这样的地方。大学不是上市公司,应该时时与金钱保持距离--即便是一所教学楼被商家冠名这样的“小事”,也要慎之又慎,遑论时时以造富能力为荣。

  你怎么做,人家就会怎么看你。大学被宣传成“富豪摇篮”,尴尬之余,媒体和发榜机构需要反思,但更需要反思的,则是长期以来与财富走得太近的那些大学。

  无央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