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尔:向环保之都迈进

  朴元淳市长在大多数场合需要西装革履。他记得十年前,白衬衫的领子总是穿一天就脏;而现在,穿了三天依旧雪白如新

  韩国人有一个口头禅:“BALI!BALI!(快点快点!)”也许正是由于他们的急性子,创造了二十年间经济腾飞的“汉江奇迹”。韩国首都首尔也在此期间经历了快速的城市化进程,总人口从1960年的249万增长至如今的超过一千万。

  虽然首尔市面积仅占韩国国土面积的0.6%,但人口却占了韩国总人口的21%, 创造了全国近1/4的GDP。高人口密度给首尔带来了空气治理、垃圾回收、能源等方面的挑战。

  全球范围内的气候变化也让首尔面临着严峻考验。全球平均温度在过去一百年间升高了0.7摄氏度,首尔的平均气温升高了2.4摄氏度,酷热天气和暴雨、暴雪更为频发。

  为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首尔市正通过建筑、能源、废弃物处理、交通等综合城市环境政策,为市民营造清洁舒适、资源循环利用、能耗低的居住环境,实现世界气候环境“首善之都”的梦想。

  让建筑更绿一些

  每次到首尔市政府新址办事时,崔永树都喜欢在新市厅内的“绿墙”前驻足片刻,满眼绿意和清新的空气让他瞬时消除了工作的疲惫。这座世界最大的垂直花园,面积有1516平方米,高28米,直达七层,被载入吉尼斯世界纪录。

  “绿墙”上种植了14种约6.5万棵植物,源源不断地释放出氧气和负离子,不仅有杀菌除尘、净化空气的效果,还能调节温度、湿度并消除噪音。

  其实,整座新市厅就如同这面“绿墙”一样,是座“绿色”建筑。首尔市老市厅是日本殖民统治时代留下的建筑,现在开放为市民图书馆。如今在老市厅一侧,耗时四年零五个月建成的新市厅以最新的节能环保科技揭开了这座城市筑梦绿色的序幕。

  “新市厅拥有韩国最高的绿色建筑等级。在这里,雨水和污水被循环利用,废热也被用来制热、制冷。25%的能源来自于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38%的区域被用作市民公共文化空间,成为了市民中心。” 首尔市政府气候大气科科长崔永树向《瞭望东方周刊》介绍。

  新市厅大楼整体为玻璃建筑,采用了自然的通风设计。玻璃中含有“超薄膜氟树脂塑料”成分,塑料之间填充空气,具有超强的隔热效果。市厅屋顶的太阳能集热板将热能直接辐射到大厅地面,以便用之于制冷和制热。建筑顶部的突起部分和屋顶也有光伏发电功能,为室内的照明供电。市厅地下产生的地热被转换成能源后,供给首尔图书馆及餐厅使用。

  市厅地下的公共活动空间被充分利用,成为市民休息、阅读、举办小型会议、音乐会等活动的场所。常常会有新婚夫妇租用这里举办婚礼,租金相较于商业性场所更低廉。

  崔永树说,“温室气体是气候变暖的主要因素,而66%的温室气体都是由建筑产生的,还有21%来自于交通。因此,解决由温室气体排放产生的气候变暖,必须从建筑物减排开始,这是首尔市推行绿色建筑项目的原因。”

  在首尔,更多像新市厅这样的绿色建筑正在兴起。比如,韩国建筑协会总部大楼采用了保温保冷的屋顶材料;屋顶拥有小型太阳能光伏发电站和雨水收集再利用装置;停车场前的道路和部分墙面都是回收再利用材料制成。首尔广场酒店、首尔市艺术博物馆等也都是绿色建筑的成功范例。

  由于在推行绿色建筑方面的成功实践,首尔在2013年获得了由世界绿色建筑委员会颁发的气候领袖大奖。

  首尔市政府对新建建筑制定了严格的设计标准,设立能耗上限,要求建筑在设计上更加注重节能环保。对于低能环保的建筑,最多可减免15%的购置税和房产税,并免除20%至50%的环境改善费。

  针对既有的建筑,政府鼓励将其改造为更节能的绿色建筑。建筑物的能源损耗45%都因窗户产生,因此首尔市着手将传统的老式窗户替换为隔热的双层玻璃,以节约20%的能源。据统计,2013年,首尔市改造了4500户家庭住宅,计划在2014年改造10000户。

  市政府会定期公布大型建筑的总能耗和单位能耗数据,这让大企业为提升企业形象,不得不努力通过节约能源和提升能源利用效率来降低能耗。很多住宅楼都拥有显示能耗数据的电子显示屏,方便住户随时了解自己所居住楼房的能耗。

  在首尔江西区麻谷洞,一场气候友好型社区的试点建设正在展开。这个社区将在2017年建成世界一流的绿色建筑社区。区内所有建筑均要严格遵循最高的能源效率等级,40%的能源供给来自于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如氢原料电池站和废水热回收站。先进的水循环系统还将避免该区域产生城市“热岛”效应。

  “麻谷洞为今后的城市建设树立了环保与经济兼顾的最佳榜样,这样的绿色社区将在未来推广到韩国更多的新建或改造的社区当中。” 崔永树说。

  点亮一盏LED灯

  42岁的闵慧敬特别喜欢在起居室的灯下给两岁的女儿读绘本故事书。最近她把家里所有的普通电灯换成了LED灯,光源比以前更加明亮稳定,既省电又保护了女儿娇嫩的眼睛。“最近韩国政府推行了不少节能政策,换一盏LED灯虽然只是微小的一步,但也是响应政府号召的积极实践。”闵慧敬告诉《瞭望东方周刊》。

  据悉,未来首尔将成为一座结合IT与照明技术的 “智能照明城市”。全市将安装八百万个LED灯,构筑户外照明统一控制系统,以减少能源损耗。

  目前首尔正推进历时三年的建筑能源效率改善项目(BRP),鼓励能源消耗大的中大型建筑、住宅小区、办公楼、公租房等采用LED照明。根据有关规定,政府针对住宅将提供最多约一千万韩元的无担保能效改善基金,针对办公楼宇提供最多10亿韩元的贷款。

  首尔市与LED普及机构签署谅解备忘录,由后者向居民提供比市场价格低约40%的产品,并负责上门安装,通过三年零六个月的节电差额回收投资金额。这种“先投资,后回收”的方式,让市民能够无负担地更换LED。迄今已经有4500户居民参与这个项目,2014年则将达到一万户居民参与的目标。

  同时,首尔市地铁全线243个车站更换了65万个环保高效的LED灯。而2014年将实现100%的地铁站和地下商街使用LED照明。全市12.4万个低瓦数灯泡路灯也将全部更换为LED。此外,首尔市每年还将更换3000个使用太阳能电池的LED显示屏。

  “点亮一盏LED灯”,只是首尔能源政策的一个侧面。其目标是通过节能消费,以及扩大使用太阳能、风能、地热等清洁能源的规模等方式,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提高首尔的能源自给自足能力,使得电力自给能力在2014年可达到8%,并于2020年达到20%,最终实现将首尔从能源消费型城市向能源生产型城市转换的目标。

  市民参与本身就是一种能量

  日本福岛核电站的事故让首尔市的政策制定者们对核电站的安全忧心忡忡,他们启动了在2014年至少减少一个核发电装置(1G级),扩大新能源使用的项目。

  首尔眼下正在绘制一张“太阳能地图”:通过对全市的楼宇屋顶进行调研,搜集能否安装太阳能设施和发电容量的信息。政府计划在公共楼宇、住宅、学校等一万多个建筑物屋顶建造320MW的太阳能发电站,向整个首尔地区提供无限的清洁能源,该项目将于2014年竣工。

  为了避免大面积停电带来的危机,确保楼宇的能源自给,首尔市还利用分散电力和供热系统建设氢燃料电池发电设施。鉴于首尔大多河流较缓的实情,科研人员特意开发出了落差小于两米但可发电的小水力水车,安装在落差小于两米的河川和上、下水道设施等处。

  除了城市的节能行动,农村也推行“能源自给村落”,鼓励村民主导参与村落节能、提高能效、生产新能源等活动,并根据村落具体情况分阶段制定计划,最大限度减少对外部能源的需求。

  而市民的参与本身就是一种能量。首尔市最具代表性的市民参与项目是“环保积分”制度,即根据家庭和楼宇的电力、上下水、煤气和取暖的节约量获取积分,并通过交通卡充值等方式,使居民获得积分奖励。迄今为止,全市已有140万人参与,这一项目也在2013年获得了2013年度UN公共行政奖。

  两万多名小学、初中、高中和大学生组成了“能源天使守护团”,在学校和家庭等多个领域开展实践活动。每月22日,他们都会带动市民进行一小时的“幸福熄灯”行动。

  首尔市还有150名“能源设计师”,每月与市民一起就家庭能源的使用现状进行分析,探讨节约的方法,力争培养更多谙熟节能理念的“能源顾问”。

  如何变废为宝

  首尔市民陈春源想给刚上初一的孙子买一套书桌、书柜。在首尔最大的二手物品超市“循环城市”里,种类繁多的书房家具让他应接不暇,这些二手家具不仅价格便宜,而且经过了特别的消毒处理,如同新的一般。

  他告诉《瞭望东方周刊》,“听说新家具会挥发出一些有毒物质,对身体有害,二手家具就比较环保。我本来只想给孙子买套儿童书桌和书柜,来了之后发现东西都不错,又看中了一个餐桌,儿子月底搬家正好需要。”

  在“循环城市”,小到衣物、饰品,大到家具、家电一应俱全。市民只需打个电话到“循环城市”,申请出售自家不用的物品,店员就会亲自免费上门取货,并根据物品新旧程度和市场均价收购。

  “自1995年开店以来,我们在旺季每天能收到约60件收购申请,最后有10%至20%成交。冬天是淡季,每天能卖40件左右的商品。资源重新被利用的同时,我们也满足了顾客需要,这非常有意义。”店长李容硕向《瞭望东方周刊》介绍。

  首尔市一直通过鼓励开办二手商铺、市场来推广“循环利用”的哲学。如今,越来越多政府或私人开办的循环利用商店在这里 “生根发芽”。

  每月市政府会在市中心的光化门广场举办大规模的“希望分享市场”,鼓励市民将不再使用的衣服、书籍、生活杂物等拿到市场上低价出售给需要的人,并将收入的一部分用于慈善事业,传播循环利用的文化。

  自1995年起,韩国开始实行严格的垃圾分类制度,要求居民购买特殊的垃圾袋以支付不可回收垃圾的处理费用,一些小区的厨余垃圾还按重量收费,而对于可循环利用的废弃物则不征收处理费用,这样就从源头上减少了不可回收垃圾的产生。

  “实施了垃圾分类和按重量收费政策后,我看到了身边很多人在环保方面的进步。家庭主妇们都尽可能地减少餐厨垃圾的水分,尽量每星期只丢一次垃圾,小区比以前干净多了。”市民文相粉告诉本刊记者。

  在首尔市的公共停车场、社区中心、儿童乐园等公共场所,随处可见小型的“循环利用站”,供居民投放废纸、空瓶、废铁等可循环利用的垃圾。

  对于大型废旧家电,政府提供免费上门回收服务。首尔市的环保社会企业---首尔株式会社近年来大力发展小型废旧家电循环利用项目,计划在今年年底将业绩目标提升至小型家电3000吨、手机30万部。

  凡韩国制造的产品,如果可循环利用,均会在外包装上注明制造材料和可循环标识。作为化妆品生产大国,很多韩国化妆品厂商还在包装上“友情提示”顾客用完后将空瓶送还。首尔市政府职员韩娜莉接受《瞭望东方周刊》采访时说,“这特别受到我们年轻人的欢迎,送还空瓶还可以得到一些小礼物或化妆品小样。我身边很多朋友都这样做了。”

  首尔市新出台的规划打算将材料循环利用比例从2013年的45.9%提高到2016年的57.3%和2030年的66%。2015年,韩国首座循环利用材料银行将在首尔市建成,旨在对废弃材料进行收集、加工和再销售,并通过循环利用艺术品博物馆和再利用工坊对市民进行环境教育。

  首尔市市长朴元淳在接受《瞭望东方周刊》专访时说,“韩国是一个资源稀缺的国家,大部分资源都依赖进口。循环利用可以提高我们的能源自给率,也能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如果我们不好好利用废弃物,焚烧垃圾会耗费大量资金,焚烧物也会对空气质量造成破坏。”

  对于部分无法再利用的生活垃圾,首尔使用“变废为宝”的智能环保焚烧技术将其转换为热能和电力。位于首尔市的四处资源回收设施每天24小时以850摄氏度至1100摄氏度的高温对废弃物进行焚烧,利用此过程产生的废热生成电力后,再回收高压蒸气给周边地区供暖。

  “麻浦资源回收设施建设于2005年,以世界最高技术水准来消除焚烧垃圾产生的污染物,排放烟尘浓度仅为国际标准的1/10,焚烧剩下的灰还可以制作成墙砖或路面砖。”麻浦资源回收工厂负责人金东植向本刊介绍。

  通过这样一个全方位的循环利用服务网络,加上无处不在的环境教育和有效激励机制,首尔市推行的“可循环”理念正成为越来越多市民的选择。

  让市民放心呼吸

  朴元淳市长在大多数场合需要西装革履。他记得十年前,白衬衫的领子总是穿一天就脏;而现在,穿了三天依旧雪白如新。

  “首尔市的空气质量在这些年改善了很多。以前我经常得呼吸系统疾病,现在很少再患这些了。天气好的时候,站在首尔南山远眺,甚至能看到仁川的大海,真让人心情愉悦。”朴元淳说。

  首尔一度是韩国空气质量最差城市之一,雾锁京畿的情景并不鲜见,1989年全市平均PM10值高达150微克/立方米。

  让市民放心大口的呼吸,是首尔打造环保之都的重要一环。韩国于1990年 颁布清洁空气保护法案,随后多管齐下的治理措施使得空气质量在近几年明显改善。

  首尔市政府气候大气课发布的数据显示:2007年首尔市平均PM10值为61微克/立方米,随后逐年下降至2010年的49微克/立方米;2012年,这一数值降到41微克/立方米,为首尔市12年来最低,PM2.5的数据也呈现下降趋势。

  韩国环境部2014年1月1日发布了“第二轮首都圈大气环境管理基本规划”,计划在2015年到2024年间,将首尔、仁川、京畿道等首都圈地区PM2.5减少45%。

  汽车尾气是造成首尔市空气污染的元凶之一。朴元淳向本刊记者介绍,首尔市大气环境的改善源于对公害汽车的严格管控,对进入首都圈的污染物质排放车辆实施罚款,并致力于将柴油公交车更换为CNG压缩天然气公交车,以减少废气排放。同时,韩国汽车企业大批量天然气出租车也被广泛投入使用。

  首尔市正在扩大环保汽车的普及范围,建设基础设施,下调车辆价格,努力促进普及车辆的多样化。韩国环境部计划从2015到2024年的十年间投入4.5兆韩元,用于推广环保汽车、安装尾气排放处理装置等。届时,首都圈的环保汽车将占到该地区汽车总数的20%,高达200万台。行政、公共机关的环保汽车购买比率从30%增至50%。

  与一般使用汽油的汽车相比,环保的混合动力汽车可减少约35% 的温室气体和污染物排放。市民购买环保汽车,可享受减免高峰时段通行费用、公共停车场折扣等多重优惠。

  由于租金低廉,电动汽车租赁项目也受到市民们的欢迎,遍布全市的多家电动汽车租赁站为市民此借彼还提供了方便。本刊记者漫步于首尔街头,经常会看到一辆辆薄荷绿的两厢小轿车轻巧地行驶在车水马龙中,这便是电动汽车的身影。

  朴元淳称自己是“BMW”族,即经常选择公交车(Bus)、地铁(Metro)、步行(Walking)作为出行方式,响应市政府鼓励市民乘坐大众交通工具、步行、骑行上下班的号召。在主干道世宗大道和横跨汉江的七座大桥下,每年都会有几场“嗨,首尔!”自行车大巡游,营造环保的交通文化。

  此外,“机动车分休制”让机动车驾驶员从每周五天工作日中,自行选择一天作为休息日,不使用私家车。市民“拼车”受到支持,超过两人乘坐私家车的话,可免除隧道通行费。而且,首尔市还将采取提高市中心混乱治理费的方式来约束私家车出行,使每人每天的私家车行驶距离减少30%。

  首尔市也不断宣传节能减排的“环保驾驶”的理念。截止到2014年,全市将面向13700多名市内公共汽车驾驶员,针对急出发、急加速、急制动等不环保的驾驶方法进行驾驶习惯纠正教育。

  除了交通领域的管控,首尔市还将对312个企业的污染物排放总量实施限制,未来这一数字将扩至414个。大型施工现场被要求定期用水清洗,防止产生粉尘污染。

  不过,韩国也出现过几次高浓度微尘天气,韩国舆论认为是中国雾霾飘至韩国。韩国一些研究机构的调查显示,不排除周边国家的雾霾对韩国产生一定影响。首尔市政府援引的2011年韩国安阳大学和水原大学联合研究报告称,2011年全市PM2.5的污染总量中,来自中国等周边国家的污染占49%,首尔本身的污染占21%,仁川京畿道等周边地区的污染占26%。

  因此,首尔市认为改善区域大气质量需要东北亚国家的协同努力,经常举办东亚地区市长级会议寻求解决东亚地区大气污染的解决之道。首尔计划向北京市政府提议实时共享双方的大气情况信息,包括空气中的PM2.5、PM10、二氧化氮、臭氧等污染物浓度,并建议与北京市互派主管大气环境的相关人员,每年轮流召开以东北亚大气环境为主题的研讨会。

  朴元淳说,“我们希望把首尔打造成如南部海岛济州岛一样空气清新、环境优美的宜居城市。”

  《瞭望东方周刊》记者彭茜 | 韩国首尔报道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