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拉萨到拉萨 没有走过阿里大环线等于没走进神奇的西藏
- 来源:环球人文地理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拉萨,拉萨,阿里大环线,西藏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4-02-16 14:52
阿里大环线充满神秘与神奇的色彩,无论是在南线探访人文遗存,还是在北线观赏野生动物,全都令自驾者心驰神往。本文作者从拉萨驾车出发,沿 318国道、219国道一路西行,在狮泉河镇掉头驶上301省道东返,经改则、措勤、尼玛、班戈,一路上经历了荒野迷路的恐惧,也邂逅了突如其来的藏羚羊群,在藏地画出了一个大圈之后,回到了拉萨。
人们常说:到西藏不到阿里,等于没去西藏;到阿里不到古格王朝遗址,等于没到阿里。我觉得,到西藏必游阿里大环线,不游阿里大环线,等于没走进神奇的西藏。
那其实是一条神奇与神圣之路,当你行驶在崎岖颠簸的道路上,置身于壮美的画卷中,穿越在戈壁山野的苍茫里,体验着羌塘草原的广袤浩淼,才能最终感受到让人震撼的阿里。
两年间,我4次走上这片神秘的土地。随着滚滚的车轮,我朝拜了宗教里的“世界中心”冈仁波齐神山,亲尝了“西藏三大圣湖”--羊卓雍措、玛旁雍措和纳木措的湖水,探索了消失的古格王国遗址,沿途与游荡的野生动物--野驴、藏羚羊、野牦牛、黑颈鹤、狐狸、金雕同行……
从拉萨出发去阿里,有几条线路:一条是阿里南线。这条线从拉萨往西,沿着318国道经曲水、日喀则,到拉孜后转上219国道,再经萨嘎、仲巴到狮泉河止--这也是新藏线的东段,然后再原路返回,这段路路况很好,一般轿车都能顺畅行驶。
另一条是阿里小环线。这条线在走完阿里南线后,再从狮泉河往正东方向,沿301省道到改则县,再向东行100公里,在洞措三岔路口离开301省道,转上206省道往南,经措勤县到得穷道班(即著名的22道班),在萨嘎以东约60公里,拉孜以西约240公里处回到阿里南线,再沿219国道返回拉萨。
这里所说的“从拉萨到拉萨”,即从改则继续前进,完成北线穿越,也就是经尼玛、班戈、纳木措,再回到拉萨。这是按顺时针方向行游的阿里大环线,行驶完这条线,约需12~16天。
1、拉萨→羊卓雍措→浪卡子→江孜→亚东→岗巴(曲登尼玛)→定结
当我站在曲登尼玛湖畔,看到冰川从对面的远山上逶迤而下,在湖边戛然而止的壮美场景,?动得几乎停止了心跳。
第一天,还没从拉萨出发,一位队友就出现了严重的高原反应,这让我们放弃了去阿里的常规路线,也就是经江孜去往日喀则方向。我们改从江孜往南,到海拔只有2801米的亚东休整一天。
从拉萨到亚东近500公里,沿着拉萨河,途经羊卓雍措、卡惹拉冰川、江孜(宗山古堡、白居寺)、多庆湖、日嘎拉波(神女峰)等景点,用了10小时才在夜幕中抵达亚东。作为进藏西线上的休整地,亚东县城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第二天,为了寻找奇景,我们未按常规路线折回日喀则,而是沿着边境线,途经岗巴到定结。从亚东县城出发,沿亚东河上行,一路云雾缭绕。路过康布温泉后,到达岗巴县,去了鲜为人知的冰川神湖--曲登尼玛。
抵达停车场,我迫不及待地抓起相机上山,想着前方的美景,虽然步履维艰,气喘吁吁,但早已忘记了这里海拔5200米的高度。我加快脚步走向雪山,翻过一坡又一坡,越过一坎又一坎,当我站在湖畔,看到冰川从对面的远山上逶迤而下,在湖边戛然而止的壮美场景,激动得几乎停止了心跳。
曲登尼玛,意为“塔和太阳”,据说当时从印度运来的塔经过此地的山口时,太阳正好照射在上面,于是人们便融合此地、此情、此景,取了此名。
这里有从山泉眼里涌出的“西藏神水”。每年春秋时节,数以万计的善男信女,从远方来到这里敬香朝佛,索取“神水”,畅饮“甘露”。许多信徒临走时还要带上一些,用以治病,有人甚至把此水作为珍贵的礼品馈赠给亲友。
2、定结→佩枯措→萨嘎→仲巴→札达
在高原那迷幻的光影衬托之下,札达土林宛若神话世界,一路行去,你会看到象泉河两岸土林环绕,巧夺天工,蜿蜒数十里。
第三天,从定结出发,走完土路后回到318国道,经岗嘎、60道班时离开318国道转入吉隆县方向,路过希夏邦马峰后,在66公里处离开省道,驶往观赏佩枯措最佳的地方--折巴乡恰门巴村(距公路13公里),这个村落原始而纯朴,村中有千年古寺强巴拉康,虽然寺庙损毁严重,但从那仅存的与大昭寺相同的建筑构件上,依然可见其历史风貌。在这里,我们偶遇了可以结婚生子的达瓦次仁和尚。
恰门巴村没有客栈,我们只好在村部办公室借宿。在此拍摄佩枯措和希夏巴马峰的日落与日出,以及路边的玛尼堆阵,会有另一种收获的喜悦。
离开恰门巴村继续西行,在十字路口离开柏油路右拐,沿着60多公里的碎石路翻过两个小垭口,经过萨嘎县,又回到了219国道,一路前往仲巴县住下。
从仲巴县出发,前行300多公里,便进入了阿里地区。不久,圣湖玛旁雍措和神山冈仁波齐将一一展现。
玛旁雍措,藏语意为“无能胜湖”,位于普兰县境内,是中国湖水透明度最高的淡水湖,也是“西藏三大圣湖”之一。自古以来,它就被佛教徒和苯教徒看作“世界中心”。而冈仁波齐峰也矗立在普兰县境内,是西藏原始苯教、藏传佛教、印度教和耆那教的朝圣中心,素有“神山之王”的美称。
到了札达县,令人震撼的札达土林和古格王朝遗址留住了我们。
札达土林,是远古大湖湖盆及大河河床历经千万年地质变迁而成,方圆几百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到处是高低错落的“林木”,形态各异,并有早期人类洞窟遗址。在高原那迷幻的光影衬托下,札达土林宛若神话世界。一路行去,你会看到象泉河两岸土林环绕,巧夺天工,蜿蜒数十里。
而古格王朝的宫堡遗址也坐落在札达县。一个突然消失的王朝,一座矗立在山上的城市,几百个荒废的洞窟,保存如初的壁画史卷……一切都让人惊叹不已,给后来者留下了太多的疑问和悬念。
3、札达→狮泉河→改则→措勤
过了革吉,路况就开始变差:上下跳动的颠簸,左拐右转的甩动,人烟稀少的荒野,会让神经骤然紧张,甚至一度心怀恐惧、痛苦,而又乐此不疲。
从札达县到噶尔县城的狮泉河镇仅200多公里,半天即可到达。狮泉河镇是阿里地区行政机关的所在地,也是旅行者休整、储备旅行物资之处,更是阿里北线的起点。
从狮泉河经革吉到改则,开始进入阿里北线的第一段。这段301省道有近500公里路程。从狮泉河至革吉的120公里是新修的柏油公路,行驶起来畅通无阻,会让人产生阿里北线路况很好的错觉。但过了革吉,路况就开始变差:上下跳动的颠簸,左拐右转的甩动,人烟稀少的荒野,会让神经骤然紧张,甚至一度心怀恐惧、痛苦,但又乐此不疲。在碎石上行车,犹如在刀面上驾驶,稍有不慎就可能出现意外。因此,我特别嘱咐同行的另一辆车不要超越我的车行驶,以免发生意外。
开始时,同行车还能守约,可是在大自然美景的诱惑下,在追逐野驴的快感勃发之后,便突然超过我扬长而去,跑得无影无踪。前面的路蜿蜒曲折,常常是90度的急弯,行驶时更要慎之又慎--我行驶的时速不超过60公里,遇到直路会稍稍提高到80公里。翻过几个小山坡,便到了第一个有人家的地方--雄巴乡,自驾者会选择这里仅有的一家回民餐厅吃午餐。
从雄巴乡朝东直行,是到改则的常规路线,也有当地司机从这里右拐,经亚热乡和仁多乡到措勤。这虽是一条难辩方向的羊肠小道,但由于途中常有难见的野生动物,还有昂拉仁措、仁青休不措、塔若措等湖泊,因此有一部分摄影爱好者选择走这条人迹罕至的线路。
继续行驶,途中偶尔有几辆车在这坎坷不平、斗折蛇行的道上超过我。刚过一个弯道,就发现前方几百米外停了几辆车。正在担心之际,车内的同行喊道:是我们的那辆车歪在路边了!
果然,没听劝告的同行车遭遇了车祸,车辆严重损毁,需要拖车才能运走。我先是拜托路过的车辆在方便的地方帮忙报警,接下来就是如何善后,并盘算目前已行驶的路程和时间。经过大家商量,事故车上的同伴一致同意撤回狮泉河,但是我这辆车上的同伴不愿回撤,因此我们继续前行,在天黑前顺利到达改则。
从改则东行约100公里,有个三岔路口,沿301省道向东直行是尼玛县,是阿里大环线的正道。如果离开301省道往南再走160公里到措勤县,再继续向南,经22道班回到阿里南线,就是阿里小环线。
我们按计划选择了走措勤,前往文布南村。
为了第二天能顺利穿越措勤至文布这段迷魂阵般的路,我安排完住宿后,便寻找可以同路的藏族司机。好在措勤县城不大,我们住宿的客栈又是旅游车常停留之地,所以很快就找到了第二天同行的藏族车队,约定了出发时间。
措勤县城附近有一个扎日南木措,夕阳下,湖畔的风景一定很美。仔细打听了路况后,便直奔湖边。但转了几圈,也没找到接近湖边的最佳拍照位置,为避免天黑迷路和陷车,只能遗憾地返回县城。
4、措勤→文布南村
在这片荒无人烟的烂石滩上,根本就没有路,只有条条隐隐约约的车辙,要判断出正确的路线,全凭自已的第六感官!
早餐后,正要按约定会同当地旅游车出发,我的一只车胎却开始慢慢泄气。再三权衡之下,放弃了跟当地车同行,选择了去补胎,然后独自上路。
按照事先了解的文布南村的方位,按照地图上所标注的村庄,用车载 GPS目的地的点与车所处位置的线,锁定了我们前进的目标。
出县城时,在警察的指点下,沿着车辙向山驶去。这条通往文布的路,确实难辨方向:前几公里几乎是在碎石滩上行驶,当看到前方出现了一条有路基的碎石小路时,车还未上路基就被陷住了,我挂上四驱加力档,猛踩油门,在大伙的努力推动下,终于爬出陷坑。
接下来一路顺畅,走完50公里到达磁石乡时,路遇警察,他担心地告诉我:“前面根本就不是路,情况复杂,难辨方向,无人可问路,即使有人问,对方也听不懂汉语。”我笑着说:“那让我试试吧!”
见我执意坚持,他无奈地为我比划着指路:前方有两条路都可以走,一条路(指着前方的山)直走,可以省20公里,但容易陷车;另一条路则沿着右手路基走,在距一个村庄5公里处,有一个矮路标,见路标按指示牌左转,驶向山。
为了安全起见,我们舍近求远。车沿着路基在颠簸中前进,时而会下路基走便道;时而见水,水面较宽但不知深浅,还得探测着驶过;时而驶上松软的土质,一不留神就会陷车;时而远离路基,又因为路边有沟而无法回到路基上。
发现路标时,心里矛盾起来。按路标指示而左拐应该没错,但左拐后,却没有了路基。我这才明白警察所说:根本就没有路!在这片荒无人烟的烂石滩上,只有条条隐隐约约的车辙,要判断出正确的路线,全凭自已的第六感官!
车辙把我引向了回程的方向,别无选择,我们只能硬着头皮走下去,好在峰回路转,车辙终于朝向了大山,转来绕去总算靠近了山脚,也终于到达了军仓乡。
从措勤到文布南村约260公里,我们才走完100公里,而这段路相对还比较顺利,接下来等着我们的是更糟的情况,这种糟不仅是路况的糟,更是心理上的糟,心慌意乱的糟。
离开了开阔的烂石滩,驶入杂草丛生的山间小路,穿行在其间,也没觉得会走错路,但接下来发生的情况,又让我们的心情沉重起来。
由于长时间的颠簸,后车门出现了间隙。摇晃中,车内的灯频频闪烁,这难道是什么凶兆?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油表报警灯也间隔性地亮了起来。这92升的油箱,能满足约700公里的行程,从改则到措勤再到文布南村,也就520公里,从改则到此段不过400公里,虽说这种烂路特别费油,但也不至于这么早就报警啊!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没了油,再加上不小心迷了路,那就等于自杀!
继续前进!想着山后就是当惹雍措,想着接近湖边,就离文布南村不远了。可是翻了一坡不见水,过了一坎不见湖。见不到能做路标的电线杆,更不见人影,让人有些不安。
这时,油表报警的黄灯开始长亮,内顶灯还在继续闪烁,再加上车外的乱石在太阳折射下,变成了一片杂乱如麻的强刺光点,让人的心理产生了纠结、恐惧、焦虑、不安、烦躁甚至绝望!通过后视镜仔细地观察大家,见个个面色铁青、神情紧张。
能力加上运气终能成功。当我刚跨过一道山坡,涉过一滩湍急的河流,就隐隐约约地看到前方有一排电线杆。恰巧这时,对面驶来一辆越野车。
“扎西德勒!”我激动地边摆手边喊,驶来的藏族司机也回了一句。
我追问道:“文布是这个方向吗?”
他回答:“不远了!顺着电线杆走就不会错!”
再看看油表,黄灯也不亮了,也许是因为车的上下起伏与颠簸,让油表产生了误报。我们很快接近湖边,走上了有路基的公路。虽说路基上还是碎石乱象,可心里感觉特别爽:一是走出了迷魂阵,二是有了湖水相伴。
行不多远,我们就被一个车队拦住去路,原来有一辆车爆胎,正在换备胎。看着十几辆车,想着如果跟在他们后面进村,住宿就成了大问题。在文布村住宿接待能力有限的情况下,绝对不能讲客气!于是我迅速把车驶下路基,一路飞奔到住地。
这时,我发现了本来准备同行的那两辆当地车也在此停宿,其中一位司机用惊讶与敬佩的眼神望着我:“你是怎么开过来的??”我故意仰了仰头说:“因为我不是人,我是神啊!”大家都会心地哈哈大笑了起来……
5、文布南村→当惹雍措→文布北村→尼玛
我们在文布北村碰上了赛马节,当地牧民身着节日盛装,带上青稞酒、酸奶子等食品及图案美丽的帐篷,骑马或开车从四面八方涌向赛场。
早上出发,从文布南村到文布北村仅50公里,途经当惹雍措--西藏原始苯教崇拜的最大圣湖,也是西藏第三大湖,我们沿着湖边寻找野生动物的踪迹。
远远就看见几只黄羊在湖边精神抖擞地玩耍,附近的小坡上,也站着几只黄羊,突然一只黄羊沿湖狂奔,我们还没反应过来,它又掉头跑回原处,接着是两只、三只、四只……最后看到的场景,是一只黄羊昂首挺胸站在原处,其余所有的黄羊都按上述路线奔跑,仿佛是童话世界里的比赛现场,我们被它们这样无拘无束的生活场面感染了,但又担心起来:如果大量游客涌入,会干扰它们的正常生活,恐怕就再也看不到它们的踪影了。
生态仿佛就是这样:因为美而吸引来了赏美者,因为赏美而破坏了美的秩序。记得2007年第一次进藏时,听到朋友对阿里北线的描述:“当年我去当惹雍措时,看到蓝天白云下的湖畔,有许多野生动物,还有现在已经看不到的棕熊……”可是,这原生态的和谐场面如今正在消失。
从文布南村往文布北村,几乎是沿着湖边行驶,途中会看到许多黄羊,道路颠簸坎坷。过了北村,几乎没有了景色,运气好的话,能拍些牧羊女等人文类的照片。我们运气较好,在文布北村碰上了赛马节。
在西藏,经常能遇上规模不一的赛马节。我们遇到的是虽然是村一级的赛马节,但规模也不小。当地牧民身着节日盛装,带上青稞酒、酸奶子等食品及图案美丽的帐篷,骑马或开车从四面八方涌向赛场。
帐篷内,吃、住、购物等一应俱全,所有车辆都整齐有序地停放在湖边,临时搭建的主席台,让人感到赛马节在藏民精神生活中的重要性。赛马场上彩旗飘动,赛道上拉起了红线,村民按指定地点坐着,小孩追着我们要求拍照。比赛开始前,赛手们还要喝壮行酒,然后开始溜马。在湖畔的祥云下,展开了一幅美丽的画卷。
6、尼玛→达则措→色林措→班戈→纳木措→拉萨
突然,在车的正前方约20米处,出现了一群黑乎乎的东西。“藏羚羊!”副驾驶兴奋得疾呼了起来……
从尼玛到班戈,地图显示的是301省道,也是色林措的北线。但大多数车辆都会走色林措南线,这条线虽比北线远30公里,但路况相对好很多。
从尼玛到班戈这段路,时有藏羚羊出没。天还没亮,我们就出发了。当天色开始放亮,我们顶着逆光,迎着前面的车扬起的尘土前进。为了更好地观察,带着强烈拍摄愿望的我们开始焦躁不安:“必须与前方的车拉开有效的距离!”下路基!沿着便道的车辙弯弯曲曲地行驶,时而靠近路基,时而又远离路基,但在上面行驶,既不颠簸也不吃灰。这时,我们离公路越来越远。
当我们接近达则措,左前方出现了几只藏羚羊,便慢慢停车,轻手轻脚下车,但还是被机警的藏羚羊发现了,它们一直与我们保持着相对安全的距离,并几步一回眸,渐渐向湖边撤去。我们还是较近距离地拍了几张照片,总算有了收获。这时前方的车辆早已跑得无影无踪,于是我们努力靠近公路。突然,在车的正前方约20米处,出现了一群黑乎乎的东西。
“藏羚羊!”副驾驶兴奋得疾呼了起来。“快停车!”大家迅速下车,各自寻找机位,连车门也顾不上关。只听得“哒!哒!哒!哒!……”一阵密集的快门声,这群藏羚羊如万马奔腾,在逆光下一闪而过,奔向达则措湖边。
但大家都不愿放弃这种让人兴奋得几乎窒息的场景,也忘记了这是在海拔4500米以上的高原,更顾不上一步一喘的痛苦,分头向湖边围去,100米,200米,500米……我们一步一步,走走停停,足足跟了近两公里,这群藏羚羊好像受过惊吓,与我们的有效距离始终保持在200米左右,最后它们消失在湛蓝的背景中……
“太棒了!太棒了!”这一百多只羌塘草原的生灵,抵消了我们所有的艰难困苦,诠释了可遇不可求的快乐!
到达色林措时,偶遇在天空展翅翱翔的金雕,我举起相机,对着天空“哒!哒!哒!哒!……”狂拍了十几分钟,仰拍下了金雕完美的雄姿。
此次旅行的后半程,从班戈至纳木措全是柏油路,一路上又是“一措再措”,直到纳木措。在“西藏三大圣湖”之一的纳木措,无论我们是在湖边拍晚霞,还是登上扎西半岛拍星空,还是早起拍日出,都能获得绝美的效果。
最后一天清晨,我们在观赏了纳木措的美景后出发,翻越海拔5190米那根拉山垭口,到达当雄后又行驶在109国道上。这时开始一路下坡,沿途可见朝着圣城拉萨一路磕着长头而去的藏民,他们不远千山万水,不惜倾家荡产,只为心中圣洁的信仰,不分昼夜,三步一磕头,皮肤被阳光暴晒得干裂,额头被磕出了厚厚的茧,但他们丝毫没有退缩,依然那么淡然,那么虔诚,这就是信仰的力量!
文/图/杨晓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