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的层次

  爱情中的患得患失和由爱生恨,都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占有欲的延续

  爱情是永恒的主题,是世俗人生必修的功课,但是我们却难以找到关于爱情的教科书。每个人都需要谈情说爱,但是你懂得爱情吗?如果把爱情分为四层,色、欲、情、灵。你的爱情又处在哪一层呢?

  色相

  色相,就是外貌,它的外延也包括身份、地位、财富等身外之物。

  秀色可餐,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外貌上符合自己的审美,是爱情萌发的基础,但是外貌并不是爱情的全部。

  容颜易老,再美的花也会凋谢,如果感情仅仅停留在皮相,就很容易变质。

  蒲松龄的《聊斋》中有一篇《画皮》,写一个恶鬼,披上一张描画出来的美女皮相,迷惑了一位多情书生,最后却吸干他的血脉,挖出他的心要吃掉。这个故事很像一个现代社会的寓言。

  现代人过分注重外貌与外在的物质世界,富豪与明星的结合被媒体一再夸张渲染,电视剧中,美貌与财富取代了爱情,变成了主题。 整容业发达,却没有人看重内在修养。

  其实人们丢失了最关键的东西,心灵,爱情最重要的部分来自内心,而非外貌。所以,古人把爱人称为“心上人”而不是“眼中人”。

  欲望

  喜欢就想占有,是人性的本能。欲望是指以自我得失为中心的占有欲,爱情中占有欲的主要动力来自性欲。

  性欲在中国的文化中,是被忽略,或者说被刻意回避的部分。朱熹以来的“存天理,灭人欲”的主张虽然早已被推翻,但他的影响可以说至今仍在,在中国,性被严重道德化、羞耻化。

  欲望是人的原始本能中的重要能量,并不会因为回避和压制而消失,压抑的结果,是使它走向两个极端,一端是像动物一样纵欲,另一端是冷漠,纵欲变得猥琐,而对欲望冷漠的人则会变成伪君子。

  欲望如同潮水,来时汹涌,去得无影无踪,时间短暂且不稳定,不仅不能长久,而且易变。所以纵欲的人,往往不专一,朝秦暮楚,因为欲望的本质是寻求新鲜的刺激。

  我曾经看到有人,尤其是男性在人前夸耀,自己跟多少异性上过床,换过多少任女朋友,而且越换越年轻。我想说,这其实跟一个不停吃东西的动物没有差别,因为通过感官欲望获得的快感非常有限。人类区别于动物因为人有情感和心灵,爱情的美好并不在欲望获得满足,而是从欲望出发,继而带来情感和心灵的升华。

  对欲望的无知,会带来另一个问题,分不清欲望还是爱情。欲望有时会经过人的妄想,化装成爱情,但发现当欲望的潮水退去之后,只剩下一地鸡毛。有人会结婚之后才发现,自己把少年时的欲望当成了爱情。欲望就像琼瑶小说中的主人公,丧失理智的沉溺,觉得他的一切都好。爱情是理解、接纳、包容。

  善用欲望,你会发现,有时身体比大脑更聪明,比如当你的思维无法断定自己是不是爱上一个人的时候,你的身体会告诉你答案,你爱的人靠近你,你会感到渴望和欣喜;而你不爱的人靠近你,你的身体会感到不舒服。需要提醒的是,这个理论并不可以倒推,就是说,如果一个异性靠近你而你感到很高兴,那可能并不是因为你爱上了他或她,而是你一时的冲动。

  情感

  “问世界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爱情中的情感层面,是所有文学作品中描绘最多的,它是与爱人相关的喜怒哀乐,是爱屋及乌。它不是一时的心动,而是一种稳定而持久的感情。

  爱情中的情感并非都美好,因为有患得患失的纠缠,也有因为得不到而由爱生恨。

  患得患失来自占有欲的延续,可以称为心理欲望,就是以自我为中心,一定要得到对方,得到承诺,甚至让对方做的完全符合自己的要求才满意。如果不了解对方的喜怒哀乐,而只以自己的想法为中心,又怎么称得上爱呢?爱情来自接纳和成全,而非占有。

  关于爱情,还有一个流传甚广的谎言,“找一个爱自己,比找一个自己爱的要好。”我听到很多人用这句话来教育年轻人,我想说这句话的人大概并不真正懂得感情。在爱情中,快乐往往来自付出而非得到,因为付出的一方有自我实现的价值感。

  另一个误解是,爱的反面是恨。其实爱的反面是冷漠,爱和恨像一个硬币的两面,就像爱情总是和欲望相伴而生,恨是占有欲的延伸,我们不可能灭除欲望,只能了解它,善用它。我们难免心生怨恨,但是只要心存宽容,怨恨就不会放大,不仅是宽容对方,更是对自己的欲望、自私和怨恨等负面情绪的宽容。

  灵魂

  《红楼梦》中宝玉为什么不喜欢人情练达的宝姐姐,偏偏痴爱多愁善感的林妹妹呢?其实,薛宝钗的容貌并不输林妹妹,她面貌端庄、体态丰腴,贾宝玉看着宝姐姐也有三分心旌摇荡,但是他们在灵魂的层面却难以沟通。贾宝玉厌恶宦海沉浮,不屑功名利禄,但薛宝钗却是个世俗的女人,苦劝贾宝玉用功学习,求取功名。贾宝玉却说道:“林妹妹不会说这样的混账话!”黛玉在一旁听到,不觉又喜又惊,心里想“自己果然眼力不错,素日里认他是个知己,果然是个知己。”

  这里所说的知己,可以理解为心灵相通。灵魂层面的爱情,是心心相印的默契,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心有灵犀。

  色相、欲望、情感、灵魂,爱情的四个层面并不是截然分开,而是层层递进,没有被对方的相貌激起的欲望,也就无法生长出情感,没有情感的纠缠,就无法升华到心灵的层面。但是,一旦爱情到了更高一级的层面,就很少犯低级层面的错误。比如,深刻的爱情,不会以占有对方为目标,心灵相通的爱侣,一般也不会陷入爱恨得失的世俗纠缠。层次越高的爱情,越能体会到爱情的美好,而少了痛苦的挣扎。

  因此,我始终认为,高鹗续写的《红楼梦》后四十回交代的宝黛结局,违背了曹雪芹的初衷,高鹗写贾宝玉新婚被偷梁换柱娶了薛宝钗,而黛玉在宝玉新婚当夜,因误会宝玉移情抛弃了她,怨恨而死。试问,两个心灵相通的人怎么可能有这样大的误会呢?爱到深处是深信不疑。以黛玉误会宝玉含恨而死的情节作为结局,充满了市井之气,太轻贱了曹雪芹用毕生心血来描绘的宝黛之间这段木石前盟的奇缘。笔者更欣赏已故红学家周汝昌先生对曹雪芹八十回后的续写,贾家家道中落,宝玉被拘,黛玉在一个有月亮的寒夜,绝望投水而死。这样的情节发展也应了“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花魂”(曹雪芹所写七十六回),这首诗中的伏笔。

  但灵魂之爱,并非所有相爱的人之间都有,往往可遇不可求。世俗生活中的爱情,一般只要具备前三个层面的感觉,就可以称得上美满了。

  所以,灵魂之爱,往往被写进文学作品中,让人们无限向往。就像爱尔兰诗人叶芝的诗歌《当你老了》中所写的这样:

  当你老了,头发花白,睡意昏沉,

  炉火旁打盹,请取下这部诗歌,

  慢慢读,回想你过去眼神的柔和,

  回想它们昔日浓重的阴影;

  多少人爱你青春欢畅的时辰,

  爱慕你的美丽,假意或真心,

  只有一个人爱你那朝圣者的灵魂,

  爱你衰老了的脸上痛苦的皱纹……

  文 | 半僧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