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气候的国家态度

  《瞭望东方周刊》记者山旭 | 北京报道

  在全球变暖情况下的极端气候事件,是目前对今冬寒潮最令人信服的解释。但是一些科学家也认为,今后北极冷空气将在冬季不断南下。这样人们在夏季遭受洪水、飓风袭击之后,冬天也无法安逸

  这个冬天的北半球,久久不退的猛烈寒潮,让人们想起了5年前上映的美国大片《后天》。

  在这部带有预言色彩的电影中,温室效应导致两极冰盖消融,水温和盐分的改变引发了洋流和气流循环的变化,最终使中高纬度地区进入了新的冰川时代。美国被全部冰冻,政府不得不带领民众退往仍然温暖的墨西哥。

  虽然曾有人以这个情节类比2008年的冰冻灾害,但最近三个月的北半球,看起来与电影中的场景更为相似。

  除了俄罗斯远东至美国阿拉斯加和加拿大东部气温偏高以外,北半球中高纬度的几乎所有地区都受到罕见的寒潮和降雪袭击。这只散发着凛凛寒气的巨臂,甚至还伸向了孟加拉、印度、尼泊尔和巴基斯坦。

  据中国国家气候中心初步统计,在这次寒潮中,欧洲至少有136人死亡,亚洲死亡377人,北美洲死亡21人。

  就在几个月前,当各国领导人为了遏制全球变暖而在哥本哈根争论不休时,人们似乎很少提及一个事实:最近10余年全球气候变暖趋缓。

  而令中国人记忆犹新的是,2004年至2005年、2008年以及最近的这个冬天,已有三次寒冷天气事件发生。

  下一个冬天,是冷是暖?

  各地频现历史极限低温

  1月14日,国家气候中心召开“北半球极端冷事件及我国冬季气候预测技术研讨会”。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气象局气候变化特别顾问丁一汇作了《全球变暖趋势是否已经停止或逆转》的专题报告,结论是即便寒潮肆虐,全球变暖趋势仍将持续。

  而此前,对于全球变暖趋势的质疑已随着寒潮席卷世界各国。

  2009年10月31日起的两天内,中国北方地区出现明显雨雪天气。而早在10月中旬,同处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的一些国家已提前进入冬季,许多国家多次遭遇寒流和暴风雪袭击,一年中最早的降雪纪录不断被刷新。

  随后,中国北方部分地区也开始冲刺历史最低气温纪录。到2010年1月中旬,华北等地共25个气象监测站日最低气温跌破历史极值。

  从国家气候中心“2009年12月1日至2010年1月13日出现超历史极值低温事件的站点分布图”上可以看到,这些出现历史最低气温的观测点西至内蒙古西部,北至黑龙江西北部,东到黑龙江国界线,向南集中在京津冀地区。

  再向西,虽然新疆没有出现如此极端的低气温,却暴雪连绵。2009年12月30日至1月10日,北疆地区有11个气象站1月上旬降水量已突破历史上的1月降水量极值。有8个气象站最大积雪深度突破有气象记录以来的历史极值。

  低温和风暴遍布与中国纬度相似的各国。2009年12月中下旬,德国巴伐利亚达到零下33.6℃,创欧洲有记录以来的最低值。2009年12月中下旬,欧洲部分地区积雪深度超过50厘米,历史罕见。2010年1月4日,韩国首尔的积雪深度超过28厘米,为1937年有记录以来之最。

  2009年12月19日至20日,美国东部降暴雪,华盛顿地区积雪达61厘米,创下1932年12月以来之最。雪被覆盖白宫,一如科幻大片中的景象。

  俄罗斯气象界再次提出了“冰河理论”。以俄罗斯科学院普尔科夫主天文台的阿布萨马托夫博士为首的科学家们认为,由于太阳活跃度减弱等原因,释放到地球的能量正在减少。这恰恰是过去几次地球冰河期的主因之一。因此,未来100年地球的气温趋势并非变暖而是变冷。

  “冰河理论”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已提出,不过一直不敌“变暖理论”。

  主流态度仍坚持变暖趋势

  随着大范围寒潮的加剧,“冰河理论”以及其他反对“变暖理论”的说法纷纷出现在各种专业刊物上。中国国家气象局的一些专家也认为,如果采用更长的“时间尺度”,最近一些年来的变暖趋势并非异常,比如根据史书、树轮、岩层等推算的汉朝气温,就比现在更温暖。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局里要求我做这样一个报告。”丁一汇告诉《望东方周刊》。他的另一个身份是中国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第一小组组长。该小组的任务就是在哥本哈根这样的谈判中为中国政府提供气候领域的专业咨询。

  在这次兼具答疑解惑和统一思想功用的报告之后,由国家气候中心主任、副主任及多个处室负责人署名的文章出现在国家气候中心网站上,对今年冬天的低温降雪原因进行了解释。

  根据分析,它“是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发生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其成因是北半球中高纬度环流发生异常,导致北半球北极涛动长期处于负位相,使西伯利亚高压异常偏强最终引导极地冷空气南下所形成的,是多种时间尺度的因子共同影响的结果”。

  “北极涛动”是北半球中纬度和高纬度之间气压此消彼涨的现象。如果北极地区处于高压、中纬度低压,就是负位相,冷空气受到高压压迫就不断向中纬度扩散。

  丁一汇的分析是,从本世纪初开始,北极涛动的正位相开始逐步减弱,即极地气压逐步升高,冷空气因此开始向南蔓延。到今年冬天突然出现负位相,致使极地冷空气大举南下。

  “北极上空气压的变化是由平流层爆发引起的。”他解释说,北极上空的平流层在2009年11月初和12月初曾出现两次爆发性升温,产生的高压压迫冷空气流向纬度偏低地区。造成了北半球的大范围降温和暴风雪。

  丁一汇表示,对于今年冬天北极上空平流层突发变化的原因,仍需进一步研究。

  中国主流的气象专家们认为,虽然自1998年以来全球年平均温度有停止继续上升的现象,但温度曲线仍在一个较高平台上波动。“北半球寒潮暴雪天气气候事件频发,并不意味着全球地表温度已经或即将停止上升,在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持续升高的情况下,未来一定时期气温仍将上升。”

  1月24日,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哥本哈根气候峰会中国代表团团长解振华在新德里的中国、印度、巴西和南非“基础四国”部长级协调会上再次强调,有强有力的证据表明目前全球气候正在变暖,而导致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发达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中毫无节制的温室气体排放。他说,这是主流的观点,但也有别的看法,中国持开放态度。

  用模型预测天气

  国家气象中心天气预报室副主任宗志平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说,根据预测,2月天气将回归正常,甚至可能偏暖。“究竟是冷是暖,需要根据整个冬天的气温来衡量。”

  他说,像暴雪这样的天气,一般由10天之内的中短期天气预报完成。以目前中国国家气象部门的能力有相当把握。“我有朋友1月3日要来北京,我就跟他说,恐怕这几天要有强降雪影响航班。”

  目前对中短期天气预报主要使用数值预报法。宗志平说,就是用符合流体力学和热力学等规律的模型来预测天气,“在我们的上方比如蒙古国有一个冷气团,我们输入相关信息,就得出它移动的速度、方向。”在这种情况下,输入模型的数据就十分重要。

  而在国家气候中心方面,2005年投入运行的“动力气候模式预测业务系统”为短期气候预报提供主要支持。

  它的核心是一系列遵守动量、能量、质量规律的基本方程,要素包括地球半径、地理纬度、大气压、空气的定压比热、水汽凝结量、温度、地理位势等等。与数字天气预报一样,初值和一些以气候观测数据为依据的系数非常重要。

  与气象观测相比,气候观测需要更大的“时间尺度”和全球范围的观测数据支撑,因而更难把握。

  国家气象局局长郑国光曾评价说,与全球气候观测系统的要求相比,中国气候系统观测还有很大差距。比如对一些重要的气候变量还没有进行观测,不少受气候变化影响严重的地区还缺少气候观测数据,因而研究中国的气候变化缺乏必要依据。

  一个例子是,南、北极一直是国际研究气候变化的重要观测点。而中国受客观条件限制,并不能掌握这些地区长期的精确数据。而对国内也缺乏相当长历史时期的有效观测。

  在这种情况下,与其他国家共享资料就显得尤为重要。但遗憾的是,支持全球变暖的观测数据和相关研究在这个冬天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质疑。

  被质疑的报告

  目前,判断全球变暖的依据,主要来自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在1990年那次史诗性的评估。

  当时包括丁一汇在内的近千名各国科学家形成了第一份气候变化评估报告。作为中国气象界顶级的专家,丁一汇后来又以第一小组副主席、主席、合著人等身份参与了其后的三份IPCC报告。

  此前,人们一直认为气候变化是由自然因素导致的。然而1992年公布的第一份《IPCC气候变化评估报告》宣布,持续的人为温室气体排放在大气中的积累将导致气候变化。

  虽然IPCC表示,评估报告力求确保平衡地反映现有各种观点,但是其后几乎每隔6年发布一次的连续三份《IPCC气候变化评估报告》,一直强调排放对全球变暖的影响。

  不过在哥本哈根会议前夕,已有一些国家的媒体指责,IPCC在发现模型中出现气温下滑的趋势后,在报告中将相关数据全部删除。而IPCC刚刚在1月20日承认,第四份报告中对喜马拉雅冰川消融速度的表述等5处有误。

  这份2007年获得诺贝尔和平奖的报告宣布,喜马拉雅冰川将在2035年完全消失。按照IPCC的模型和数据重新计算显示,这个时间可能应该是2350年。当年同获诺奖的美国前副总统戈尔也一直致力于“变暖理论”。

  在这个空前寒冷的冬天来临之前,对于IPCC报告的质疑正变得活跃。比如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古气候学家迈克尔.曼的“曲棍球棒图”一直是“变暖”的核心依据:它在计算了过去1000年的情况后,显示气温在20世纪末达到顶峰。但美国国家科学院统计学委员会的小组已经宣布,他的方法并不符合一般数学原则。

  更加令人震惊的是,英国气候研究中心主任菲尔.琼斯的电子邮件因被窃而曝光后,人们发现这位“变暖理论”的主导者为了证实“曲棍球棒图”的曲线“翘尾”正确,指示其助手对气候变化数据进行“修正”。他们不仅放大有利于证明气候变暖的数据,还将古树年轮中显示地球历史上确实发生过变暖的数据进行删除和掩盖。

  英美科学家主导的IPCC报告、“变暖理论”与戈尔拥有的碳交易公司一起,被人们冠以“阴谋论”头衔。许多第三世界国家的科学家都认为,其最终目的是遏制发展中国家。

  本刊记者了解到,在发布第四份IPCC报告时,直接参与编写的中国科学家已经由1990年的9人上升到28人。但即使在中国人曾担任副主席、主席的第一小组负责的报告中,只有不到100篇中国内地学者的论文被引用,仅占引用参考文献总数的1%。

  2009年11月,寒潮刚刚来临时,中国气候中心副主任罗勇曾这样谈到中国人在IPCC的位置:“目前在气候变化领域,中国科学家的研究成果并不多,被引用的成果更少,同时缺少自己能得到公认的观测数据。”

  不过,即使在这个寒冷的冬天到来后,“变冷派”也没有足够新证据说服主流气象学界和公众。3个月来对“变暖派”的最大质疑仍来自IPCC不断爆出的丑闻,而不是新的科学根据。“依据”,这也是“变暖派”目前最为缺乏的。

  国家气候中心分析说,“不能简单地将近期北半球频发的寒潮、暴雪事件与全球气候变暖联系起来。把某一年或几年的异常寒冷、暴雪事件归结于全球气候变暖,如同把某一年或几年的异常暖热事件归结于全球气候变暖一样,片面而缺乏科学依据。”

  这个有点饶舌的说法,意思是说寒潮恐怕什么都不代表---既不代表变暖,也不代表变暖减缓。

  而宗志平说,近几个月来中国的很多地区气温仍然偏高。整个冬季结束后,很有可能显示这仍是一个“暖冬”。

  看起来,在全球变暖情况下的极端气候事件,是目前对今冬寒潮最令人信服的解释。但是一些科学家也认为,今后北极冷空气将在冬季不断南下。这样人们在夏季遭受洪水、飓风袭击之后,冬天也无法安逸。

  不过无论是哪种猜测,都需要在更长的时间加以印证。也许在若干年后人们回顾往事时,才会认可发生在今年冬天的暴雪寒潮,是地球某个气候阶段的开端。

  就如气象专家们经常说的话,“时间尺度”很重要。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