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人才一体化”七年之困
- 来源:瞭望东方周刊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0-03-16 10:21
产业结构高度类似、缺乏创新人才,正是长三角都市群和世界已有五大都市群最重要的差距所在
2009年,39%的美国在华企业销售额出现下滑,这是自1999年上海美国商会编写中国商业报告以来,前所未有的情况。
但同时,仍然有75%的企业继续把中国列为全球三大投资目的地之一,有20%的企业将中国作为全球最主要的投资目的地。“2008年有39%的美国企业指出,他们在中国主要的业务是服务于中国市场,2009年这个比例提高到59%,即便2009年经济形势不佳,仍有64%的美国在华企业会在2010年进一步增大对中国的投资,”上海美国商会总裁布兰达·福斯特说。
“但所有美商都认为,吸引高端人才是非常困难的工作,”布兰达·福斯特在1月份举行的中浦长三角高层论坛上说,员工品质不够,已经成为美国企业在中国遇到的最大挑战。
2003年,长三角19个城市人事部门共同发布《长江三角洲人才开发一体化共同宣言》,然而,7年以来,长三角人才一体化仍属于一个待破解的难题。
同质化难题
正向“世界第六大都市圈”迈进的长三角,人才瓶颈已经不可避免地出现了。
英国、美国、日本都是世界典型的创新型国家,所以,世界5大都市圈里,美国占了两个(纽约都市圈和五大湖都市圈),英国有伦敦都市圈,日本有东京都市圈。再加上法国的巴黎都市圈,很明显,世界强国或者创新型国家的崛起,都伴随着大都市圈、世界级的城市发展。
“未来中国经济的发展,也需要世界级都市圈的支撑,都市圈的竞争力主要就取决于创新能力,人力资源则是其中最重要的资源,”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谢富纪说,“长三角都市圈最重要的问题,就是缺少创新人才。”
创新人才缺乏的背后,是长三角地区产业结构相似度过高。
戴德梁行2006年就曾发布一份调查称长三角地区产业结构相似系数极高,开发区产业同质化情况明显,上海与浙江产业同构性相似系数达到0.76,上海与江苏达到0.82,江苏与浙江则达到0.97。
其中,苏南、苏北、浙南、浙北的城市产业结构相似系数都在0.95以上。无锡和镇江的相似系数已经达到0.998。
按国际惯例,国家间产业结构相似系数的上限为0.85,国家内地区间的相似系数上限为0.90。
产业结构高度类似,创新人力资源的缺乏,也正是长三角都市群和已有五大都市群最重要的差距所在。上海市社科院城市化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郁鸿胜说,目前,长三角的首位城市——上海GDP只占全国的5%。与国际发达国家首位城市相比,差距较大,纽约占24%,东京占26%,伦敦占22%,首尔占26%。
直到目前,长三角都市群还存在着两个争夺、三大割裂和四大重复建设。两个争夺就是核心城市和国际航运中心之争,三大割裂就是城镇体系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和市场体系割裂,四大重复建设就是港口、机场、重化工区和现代服务业的重复建设,“特别是服务业,哪个地方都在建设服务业,上海发展服务业,江苏不需要你服务,他们自己服务都来不及了。”
这些又和首位城市发展程度不够有关,“都想成为中心城市”。
体制束缚人才流动
一直高调的长三角人才一体化,也在这样的背景下难以取得实质性进展。
2003年,长三角19个城市人事部门共同发布《长江三角洲人才开发一体化共同宣言》,计划用5年时间在长三角20个城市之间搭建自由流动、没有壁垒的统一的人才流动框架。
可是,长三角的人才一体化,此后一直停留在异地招聘、人才派遣合作和人才资格证书互认层面。真正的人才自由流动,并未实现。
2008年下半年到2009年11月,长三角“两省一市”又相继出台了有关流动人口的政策。
2008年10月,江苏省发出《关于做好优秀农民工落户城镇工作的意见》,2009年6月,浙江省通过《浙江省流动人口居住登记条例》,2009年6月,上海印发了《持有 上海居住证 人员申办本市常住户口试行办法》实施细则;2009年11月,又施行《上海实有人口服务和管理若干规定(暂行)》等。
但《长江三角洲人才开发一体化共同宣言》的最大障碍依然没有解决。“涉及流动人口社会保障的内容几乎没有,而这是制约人口流动的最主要问题。”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教授高向东在中浦长三角高层论坛上说,与经济一体化的速度发展相比,长三角地区社会保障一体化进程还十分滞后,这已经严重约束了长三角一体化的进程。
以上海、宁波和南京为例,首先社保政策覆盖的人员范围就不同,分别是:在上海务工、经商但不具有上海常住户籍的外省人员;与宁波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但不具有宁波常住户口的人员;用人单位使用的农业户口的从业人员。
保险范围也不同,上海是包括工伤(或意外伤害)、住院医疗和老年补贴等三项保险待遇;宁波是工伤保险、大病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和生育保险;南京主要则是养老保险。
由于没有给外来人员设立个人户头,流动就业人员若离开上海,其缴纳的综合保险中,工伤和医疗部分不能转移,到其他城市后需要从头开始办理社会保险,以后要实行社会保险的全国统筹,流动人口的这部分就会出现断档,且无据可查。
所以,目前长三角一体化,特别是人才一体化的最主要问题是,如何在长三角地区实现社会保障制度的相互衔接,最终达到统一。
国际人才比例畸低
上海市外国人就业中心主任孙汉德告诉《瞭望东方周刊》,2008年在上海就业的外国人总数是6.86万,再加上家属和留学生,目前常居上海的外国人口约为10万,上海市常住人口是一千六七百万,外国人只占百分之零点几。全球来看,伦敦和纽约的国际化程度最高,香港也有10%左右。相比之下,上海差距还很大。
而在更高端的国际人才方面,上海社会科学院人力资源研究中心主任王振则认为,应该用国际人才特区的模式来搭建人才平台。
“我们在东京、纽约考察的时候,很多的政府机构、研究机构、大学,更多的跨国公司有大量的外国人在工作,反观上海很多地方看不到外国人,上世纪20、30年代,上海其实40%~50%的人口都是外籍的。”王振说。
上海要在长三角起到带动作用,包括长三角融入世界经济,必须要有国际化的高层次文化队伍,必须要大量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
更大问题是,很多在上海工作的海外人员,特别是外籍人员,工作事业在上海,挣钱在上海,但是落脚点却放在了香港,“每到星期五晚上都飞到香港了,因为香港所得税低,香港也规定待几天就可以减税。”
这就是浦东人才特区设想的背景。而所谓人才特区,就是在一些特定的产业领域和空间,以特别的政策,特殊的环境率先大规模引进国际人才,形成国际人才集聚特区。
所要突破的瓶颈,主要就是国际人才的激励保障、集聚平台和综合环境等问题。“我们在金融危机当中派代表团到美国招人,招了人发现没工作给他们做,因为没有相应的平台和空间。”王振说,目前浦东缺乏国际一流的学术机构,国际一流的研发机构,以及国际组织分支机构。
另外,“我们在陆家嘴调查了几位外籍人士,小孩跟着到上海了,小孩要享受好的教育,一个小孩一年就要25000美元,可大人一年收入有多少呢?这个教育费比美国还要贵,但是教育水平肯定比美国还要低,这就反映了我们的教育上的不配套。”而类似的不配套状况,在医疗、文化等方面都还存在。
“人才中介、医疗、教育、货币汇兑等方面的国际化建设都要推进,其中的关键,就是搭建符合国际惯例的国际人才综合服务体系。”王振说。
……
2009年,39%的美国在华企业销售额出现下滑,这是自1999年上海美国商会编写中国商业报告以来,前所未有的情况。
但同时,仍然有75%的企业继续把中国列为全球三大投资目的地之一,有20%的企业将中国作为全球最主要的投资目的地。“2008年有39%的美国企业指出,他们在中国主要的业务是服务于中国市场,2009年这个比例提高到59%,即便2009年经济形势不佳,仍有64%的美国在华企业会在2010年进一步增大对中国的投资,”上海美国商会总裁布兰达·福斯特说。
“但所有美商都认为,吸引高端人才是非常困难的工作,”布兰达·福斯特在1月份举行的中浦长三角高层论坛上说,员工品质不够,已经成为美国企业在中国遇到的最大挑战。
2003年,长三角19个城市人事部门共同发布《长江三角洲人才开发一体化共同宣言》,然而,7年以来,长三角人才一体化仍属于一个待破解的难题。
同质化难题
正向“世界第六大都市圈”迈进的长三角,人才瓶颈已经不可避免地出现了。
英国、美国、日本都是世界典型的创新型国家,所以,世界5大都市圈里,美国占了两个(纽约都市圈和五大湖都市圈),英国有伦敦都市圈,日本有东京都市圈。再加上法国的巴黎都市圈,很明显,世界强国或者创新型国家的崛起,都伴随着大都市圈、世界级的城市发展。
“未来中国经济的发展,也需要世界级都市圈的支撑,都市圈的竞争力主要就取决于创新能力,人力资源则是其中最重要的资源,”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谢富纪说,“长三角都市圈最重要的问题,就是缺少创新人才。”
创新人才缺乏的背后,是长三角地区产业结构相似度过高。
戴德梁行2006年就曾发布一份调查称长三角地区产业结构相似系数极高,开发区产业同质化情况明显,上海与浙江产业同构性相似系数达到0.76,上海与江苏达到0.82,江苏与浙江则达到0.97。
其中,苏南、苏北、浙南、浙北的城市产业结构相似系数都在0.95以上。无锡和镇江的相似系数已经达到0.998。
按国际惯例,国家间产业结构相似系数的上限为0.85,国家内地区间的相似系数上限为0.90。
产业结构高度类似,创新人力资源的缺乏,也正是长三角都市群和已有五大都市群最重要的差距所在。上海市社科院城市化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郁鸿胜说,目前,长三角的首位城市——上海GDP只占全国的5%。与国际发达国家首位城市相比,差距较大,纽约占24%,东京占26%,伦敦占22%,首尔占26%。
直到目前,长三角都市群还存在着两个争夺、三大割裂和四大重复建设。两个争夺就是核心城市和国际航运中心之争,三大割裂就是城镇体系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和市场体系割裂,四大重复建设就是港口、机场、重化工区和现代服务业的重复建设,“特别是服务业,哪个地方都在建设服务业,上海发展服务业,江苏不需要你服务,他们自己服务都来不及了。”
这些又和首位城市发展程度不够有关,“都想成为中心城市”。
体制束缚人才流动
一直高调的长三角人才一体化,也在这样的背景下难以取得实质性进展。
2003年,长三角19个城市人事部门共同发布《长江三角洲人才开发一体化共同宣言》,计划用5年时间在长三角20个城市之间搭建自由流动、没有壁垒的统一的人才流动框架。
可是,长三角的人才一体化,此后一直停留在异地招聘、人才派遣合作和人才资格证书互认层面。真正的人才自由流动,并未实现。
2008年下半年到2009年11月,长三角“两省一市”又相继出台了有关流动人口的政策。
2008年10月,江苏省发出《关于做好优秀农民工落户城镇工作的意见》,2009年6月,浙江省通过《浙江省流动人口居住登记条例》,2009年6月,上海印发了《持有 上海居住证 人员申办本市常住户口试行办法》实施细则;2009年11月,又施行《上海实有人口服务和管理若干规定(暂行)》等。
但《长江三角洲人才开发一体化共同宣言》的最大障碍依然没有解决。“涉及流动人口社会保障的内容几乎没有,而这是制约人口流动的最主要问题。”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教授高向东在中浦长三角高层论坛上说,与经济一体化的速度发展相比,长三角地区社会保障一体化进程还十分滞后,这已经严重约束了长三角一体化的进程。
以上海、宁波和南京为例,首先社保政策覆盖的人员范围就不同,分别是:在上海务工、经商但不具有上海常住户籍的外省人员;与宁波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但不具有宁波常住户口的人员;用人单位使用的农业户口的从业人员。
保险范围也不同,上海是包括工伤(或意外伤害)、住院医疗和老年补贴等三项保险待遇;宁波是工伤保险、大病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和生育保险;南京主要则是养老保险。
由于没有给外来人员设立个人户头,流动就业人员若离开上海,其缴纳的综合保险中,工伤和医疗部分不能转移,到其他城市后需要从头开始办理社会保险,以后要实行社会保险的全国统筹,流动人口的这部分就会出现断档,且无据可查。
所以,目前长三角一体化,特别是人才一体化的最主要问题是,如何在长三角地区实现社会保障制度的相互衔接,最终达到统一。
国际人才比例畸低
上海市外国人就业中心主任孙汉德告诉《瞭望东方周刊》,2008年在上海就业的外国人总数是6.86万,再加上家属和留学生,目前常居上海的外国人口约为10万,上海市常住人口是一千六七百万,外国人只占百分之零点几。全球来看,伦敦和纽约的国际化程度最高,香港也有10%左右。相比之下,上海差距还很大。
而在更高端的国际人才方面,上海社会科学院人力资源研究中心主任王振则认为,应该用国际人才特区的模式来搭建人才平台。
“我们在东京、纽约考察的时候,很多的政府机构、研究机构、大学,更多的跨国公司有大量的外国人在工作,反观上海很多地方看不到外国人,上世纪20、30年代,上海其实40%~50%的人口都是外籍的。”王振说。
上海要在长三角起到带动作用,包括长三角融入世界经济,必须要有国际化的高层次文化队伍,必须要大量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
更大问题是,很多在上海工作的海外人员,特别是外籍人员,工作事业在上海,挣钱在上海,但是落脚点却放在了香港,“每到星期五晚上都飞到香港了,因为香港所得税低,香港也规定待几天就可以减税。”
这就是浦东人才特区设想的背景。而所谓人才特区,就是在一些特定的产业领域和空间,以特别的政策,特殊的环境率先大规模引进国际人才,形成国际人才集聚特区。
所要突破的瓶颈,主要就是国际人才的激励保障、集聚平台和综合环境等问题。“我们在金融危机当中派代表团到美国招人,招了人发现没工作给他们做,因为没有相应的平台和空间。”王振说,目前浦东缺乏国际一流的学术机构,国际一流的研发机构,以及国际组织分支机构。
另外,“我们在陆家嘴调查了几位外籍人士,小孩跟着到上海了,小孩要享受好的教育,一个小孩一年就要25000美元,可大人一年收入有多少呢?这个教育费比美国还要贵,但是教育水平肯定比美国还要低,这就反映了我们的教育上的不配套。”而类似的不配套状况,在医疗、文化等方面都还存在。
“人才中介、医疗、教育、货币汇兑等方面的国际化建设都要推进,其中的关键,就是搭建符合国际惯例的国际人才综合服务体系。”王振说。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