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几年随着电梯事故频发,电梯安全问题显得越发突出。如果把物联网技术融入轨道交通电梯安全监管,不仅可以及时发现电梯故障和隐患,避免一些安全事故发生,同时还将提高监管效率。
日前有媒体报道,北京市所有轨道交通的电梯、扶梯都将于今年年底安装电梯物联网系统。北京市质监局特设处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年底前,所有轨道交通电梯、扶梯,将安装3000余台“黑匣子”,实现电梯安全远程监控。此外,今年厦门将有600部电梯试点电梯物联网平台,安徽省也明确提出有序推进电梯物联网建设。
所谓电梯安全监管物联网技术,就是为电梯安装一部传感器,并与互联网和手机相连,它可以在24小时内不间断地向上一级平台传输信息。使用这一技术后,如果电梯发生困人事件,系统会立即启动分级响应救援机制,电梯维保人员将在第一时间内通过手机或网络收到电梯故障消息。如果维保人员在半小时内没有处置,电梯维修的主管、小区物业公司负责人、属地质监部门的电梯运行监控室将依次收到报警短消息。若事故依然未得到有效处理,传感器将自动向上一级主管部门传输数据进行报警。
此外,“黑匣子”还可以对管理情况进行记录,通过记录进行分析。而且除了对电梯进行报警,“黑匣子”还可以对主要零件预警。一旦电梯的某一个零件出现老化或故障,也可以及时发出预警,避免因零部件损坏而导致电梯出故障。
其实对电梯试点物联网系统已有先例。早在2012年,北京市政府就开始对东城区2000部电梯试点部属物联网平台,具体包括商场、写字楼等场所。2013年,浙江省杭州市特种设备应急处置中心给杭州地铁1号线的50台垂直电梯安装了物联网系统等等。
据了解,在2013年“五一”期间,杭州地铁电梯物联网系统对电梯困人事故成功报警。
大同证券投资顾问张诚分析,近年随着部分电梯逐步进入老化期,电梯安全监控越来越重要。从市场前景看,电梯安全监控以及物联网自动提示报修系统需求巨大,相关上市公司也有所涉足。但目前看除了技术性因素外,电梯作为公共使用设备其责任方涉及业主、物业及地方政府等多方面,其安装或改造资金来源以及相关许可认证仍存在着一定的障碍,如何通过法律法规或经济手段解决这一问题,将对未来电梯物联网的发展造成较大影响。
确实,物联网在电梯领域推广固然是利好消息,但政府支持是关键。有业内专家分析说,政府影响可使建筑经理或业主增加对电梯控制、安全、自动化和现代化的需求。有关安全和控制方面取得的进展也将推动未来市场的增长。
本报记者 黄柏雪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