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中国之建筑印象(一):弄堂印象

  • 来源:精品家居
  • 关键字:建筑,弄堂,上海
  • 发布时间:2014-03-01 08:20

  对于从2002年开始长住上海的我而言,这片既熟悉又陌生的土地,正好给了我一个学习与重新认识中国的机会。当然这十年也是中国飞速发展的十年,而“建筑”正是此进程物理化与可视化的具体表现,尤其是站在浦西外滩往浦东陆家嘴望过去,从1989年第一眼到1992年、1996年、1999年、2003年再到2013年,这期间的建筑天际线变化是无法想象的惊人,世界各地都不曾出现过如此迅猛的发展。而今当我们再次站在经过重新规划的浦西外滩长堤公园上时,竟会有沧海桑田的感慨:“这世界变化太快了吧!”正巧蒙《精品家居》主编李耿先生的邀约,请我谈一谈对当代中国建筑的一些看法,在此就以管窥之见,从一己小小的视角来说一点感受吧。

  设计师-廖开民

  有人云:“要看千年前的中国,到西安;要看百年前的中国,到北京;要看百年来的中国,到上海。”的确,上海华洋共处了百年,给了她不同的建筑风貌,从小弄堂到外滩,再到全新的陆家嘴,将老、中、青三代,国际化、亚洲化、中国化,各种风情都以不同的建筑手法展现出来,这就是城市的魅力。在上海久了,就自然而然对这十里洋场有了不同的视角和感知的方式。在此先就个人对上海建筑的视角,提供一点“我”——一个加拿大籍、台湾外省第二代祖籍广西桂林的新上海人(建筑设计专业),对上海建筑的思考。

  作为一个新上海人,如果有人问:对上海什么建筑你最有印象?或者说你对上海建筑记忆深刻的是哪一类?我不会说是外滩的万国建筑群,也不会说是金茂大厦、国金中心等等,诚心而论,印象最深刻的是那些在街巷间实实在在存在,而并不起眼的老弄堂、老街坊。那里的建筑大多是70岁以上、120岁以下的年纪,由早期的洋商或有本领的华商,依当时的市场需求而设计的坊里式排屋,建筑设计上结合了当时的西洋建筑连排或双拼平立面,再结合当地的文化特色(即华人文化)如圆窗、弧墙、马头防火墙等小细节,将这些当年的商品房装点得落落大方,就像一位出国受过良好西方教育后回国的大家闺秀一般仪态非凡。在经过时间的洗礼,世态无常加砖添瓦的百年之后,而今呈现的风貌竟是如此的亲切、踏实,而又上连人气,下接地气。流金岁月走过,如今这儿才是最有积淀的建筑群、居民区。随日月流转,风韵依旧,神采绝伦。可惜的是目前这类老弄堂也在快速地消亡当中,只能多去看看,看看是否有机会在即将消失的风姿前,多留下一抹印象,那曾经的老上海。如果能使政府立法明令保护并改善此类与上海风雨共渡了百年的老建筑,使它们被更好地保存,并能在此建筑中为居民提供更现代化的居住软硬件,那就是太完美的结局了。

  随拍的照片中,多为上海不具知名度的老巷弄,建筑风格也不具有夸张的语汇,但却亲切平实,与上海老百姓如此贴近。一个不起眼的角落,也有如歌的优雅,如诗的含蓄,底蕴天成,与尔共渡,漫漫岁月。

  芬·尤在1912年1月30日出生于丹麦腓特烈斯贝(Frederiksberg)。他15、16岁时开始对希腊艺术感兴趣,立志将来要成为一名艺术史学家。

  1930年,芬尤进入丹麦皇家艺术学院建筑系学习,师从卡伊·费斯科尔(KayFisker)。1934年,仍在求学阶段的芬·尤得到了进入建筑师威尔海姆·劳利岑(VilhelmLauritzen)事务所的机会,他为此毅然放弃了学业。在这家事务所工作的11年里,芬·尤参与了哥本哈根凯斯楚普国际机场(KastrupAirport)、丹麦国家广播电视公司大楼等项目设计,从当时的丹麦现代主义风格建筑中汲取了丰厚养分。不仅局限于建筑空间,芬·尤还设计了要用于建筑内部的家具以及各种配套设备,为他日后的家具设计打下了基础。

  纵观芬·尤一生的工作领域,包括了建筑设计、室内设计、产品设计,以及家具设计。他作为建筑师的设计作品非常少,加上1942年设计的自家住宅,也仅有4项。而在室内设计领域特别值得一提的是,1950年芬尤以38岁的年轻资历完成了联合国托管理事会会场的室内设计。此外,他也为不少著名企业做过店铺设计,还设计了众多名垂20世纪设计史的重要展览会场。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各式精美日用品,都属于产品设计领域。从陶瓷质地的餐具开始,用柚木削切出优美曲面弧度的碗、金属制的碗,乃至通过内外不同颜色来营造变化趣味的托盘、照明灯具等等,这些提高生活文化层次的美好产品,让我们从中感受到芬·尤感性的一面。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