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房地产遇上互联网

  • 来源:计算机世界
  • 关键字:房地产,互联网
  • 发布时间:2014-03-05 13:14

  最近一段时间,“互联网思维”和“房地产”两个词被频繁地联系在一起。最热闹的是万科地产总经理郁亮带着万科的高层,马不停蹄地拜访阿里、腾讯、海尔、小米等互联网公司,试图寻找 “卖房子”之外的全新商业模式。面对互联网思维的汹涌大潮,地产大佬也开始思考如何用互联网思维改造房地产业。据了解,绿城地产(杭州)已在春节期间跟阿里巴巴的社交软件来往合作,尝试为业主构建移动虚拟社区。

  阿里巴巴推出的来往软件正在试行一项新功能——小区扎堆,绿城(杭州)旗下翡翠城公司正是运用这个功能为业主提供物业服务,方便居民移动处理各项社区事务。另外,小区周边的餐饮、洗车、宠物等服务信息也会在扎堆中提供给居民,居民还可以自主发帖,文字、图片和视频均可。

  据阿里的人介绍,“扎堆现在做的明星扎堆更多是公开的,而小区扎堆是想做成基于真实社区关系的私密社区,所以目前用户是不能主动加入社区扎堆,唯一途径是来往根据用户的收货地址定向推荐,以此来保证社区用户的真实性。”虽然合作初期现在已有600名业主参与其中,但作为一项完整的社区服务还不够完善。阿里方面表示,“后续双方会根据业主的需求,继续完善社区服务功能(送水、保洁、物业、月嫂等),社区管理功能(投票,发起社区活动等),还会有小堆主功能(将管理权限交给社区居民)、扎堆管理功能(删帖、置顶,加入者身份验证)等。”这个项目试验成功后,将陆续向全国推广实施。

  记者通过随机采访后发现,大多数居民非常欢迎甚至迫切需要这种移动虚拟社区,可以方便小区业主与业主、物业之间的交流,而现在的服务交流体系太生硬单一了。其实,形成这种生硬的服务效果跟房地产商有很大关系。对于传统的房地产行业而言,最核心的两个问题就是土地和资金,所以他们的核心工作都围绕这两者进行。而对于产业链下游的用户,房地产开发商的确没放到心上,因为跟卖房比起来,产业链下游的配套产业都挣钱太慢了,甚至以为是赔钱的买卖,基本都是甩给别人干了。

  然而,互联网思维讲究“用户至上”,从这些地产大佬最近的表现可以看出,地产商与产业链下游的用户关系现在也开始发生变化。确实,新房总有一天会饱和,而服务则可以细水长流。而且房地产商完全可通过整合产业链下游的物业服务、社区商业、智能家居等产业,成为社区运营的平台,把住户变成用户,最终形成闭环的社区服务的商业模式。

  这并非痴人说梦,因为万科等公司已经在着手构建这样的社区。万科自从1999年来,已经竣工了48万套房子,未来5年万科服务的社区可能增加到500~600个,其中包含了100万套房子、约800万的人口规模。原来,万科卖出一套房子以后,生意基本结束了,而通过互联网的手段,把这100套房子、800万人联结起来,这800万就由住户变成用户社区,变成了一个商业生态圈。

  本报记者 甘露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