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皆创客
- 来源:计算机世界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大数据,可穿戴,云计算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4-03-05 13:49
回顾过去的2013年,又有很多新奇的概念出现在我们的词汇里——大数据、可穿戴、云计算、车联网、智能硬件、脑机接口、意念控制等等。这些听上去非常富有科技感的名词让我们感到一场新的工业革命正在邻近。而在我看来这场工业革命的根源就是创客文化的沉淀与发酵。
创客文化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开源硬件兴起慢慢成长起来的一种亚文化,是在大众文化当中产生的变种文化。创客文化真正开始被大众所知道和了解,从一种只覆盖很小一部分人的亚文化变为被大家所熟知的大众文化还要从2012年说起。
2012年对于我来说是特殊的一年,这一年我的第一本书《Arduino开发实战指南:AVR篇》出版了。这一年在北京世纪坛办了中国第一场创客嘉年华,这一年我经常拿着手上的Arduino和一群自称为“创客”的人一起按照自己的想法制作一些稀奇古怪的东西。同样是这一年,一本叫《Makers: The New Industrial Revolution》的书出版了,年底的时候中信出版社翻译并出版这本书,中文名叫《创客:新工业革命》,书的作者是前《连线》杂志主编,《纽约时报》畅销书《长尾理论》及《免费:商业的未来》的作者克里斯·安德森。因为作者在商业及技术领域的影响力,使得创客这个词在最近的一段时间里受到了极大的关注。那究竟什么是创客呢?
简单来说,创客就是一群喜欢动手,努力把自己的想法实现的人。相对于电子爱好者或是硬件发烧友,创客的范围要大很多。除了刚才说到的两类群体,还包括艺术家、木匠、电焊工人、手工艺者等等,只要你自己动手实现了你的想法,那你就可以算是一名创客。还记得小时候我们都是自己作弹弓、作火柴枪、作沙包之类的东西,那也可以看成是一种创客的行为,从这个角度来说,每个人都可以是一名创客。千万不要认为只有那些作电子产品、搞技术研究的人才是创客,更不要把创客等同于科学家、发明家,很多科学家、发明家都是创客,但创客不一定是科学家或是发明家。
创客行为无处不在
创客也许只是看到某样东西自己也想动手做一个,又或是想通过自己的能力解决生活中的某个问题,再或是为了满足个人的兴趣爱好就制作了某种稀奇古怪的东西。我应该就是这种类型的,常常会作一些没什么实用价值的东西,比如蜘蛛坦克、EGG步行机器人、心情MP3播放器等等。我很害怕社会给创客打上高科技的烙印,将推动科技创新的重担强加到创客的群体上,认为创客的作品就应该体现技术的高精尖。如果这样的话,国内现在好不容易培养起来的创客群体马上就会走向消亡。如果技术的进步要靠创客来完成,那国家的那些科研机构是不是就可以解散了?我们应该鼓励每个人的创客行为,鼓励他人动手去实现自己的想法,这样创客群体才会越来越大。
在《创客:新工业革命》的书中,克里斯·安德森说我们即将迎来一个创客时代。前面提到过动手实现了自己想法的行为就是创客行为。创客行为其实是人类社会一直都存在的一种行为,它是人类通过智慧利用工具改造社会的一种本能,但为什么现在这个时代才叫做创客时代呢?
我的第一本书《Arduino开发实战指南:AVR篇》,也是国内第一本本版Arduino的著作。Arduino是一款简单灵活、方便上手的开源电子原型平台。与以往的电子原型平台不同,Arduino使用起来非常简单,基本不用刻意地学习,动手实际操作几个简单的例子就能学会。我也就是因为Arduino的这个特点才会写这本书,希望能让更多的人成为电子爱好者。Arduino的出现大大降低了电子产品制作的门槛,不需要专业的硬件知识也能够完成很有意思的电子制作。很多艺术家和设计师在他们的作品中使用Arduino来实现一些很炫的电子效果,这让更多的人接触到了Arduino。大家都在感概Arduino的神奇,同时也争先恐后的在自己作品中加入电子元素,这个新的领域称为新媒体艺术。
Arduino的出现还直接的造就了3D打印机的高速发展。目前桌面型3D打印机的控制板都是基于Arduino或是Arduino的改型。因为Arduino的开源、简单、易用的特性,使得很多原来没有相关知识的人也能够完成3D打印机的制作和组装。在第一批桌面3D打印机出现以后,基于这些3D打印机为原型的各种改型打印机如雨后春笋般在全球各地冒了出来。本人在2013年翻译了一本介绍3D打印机工作原理的书《解析3D打印机:3D打印机的科学与艺术》,有对3D打印机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翻看一下。3D打印机是一种快速成形的机器,它可以将电脑端的3D模型,通过逐层打印的方式构造出模型实体。在桌面型的3D打印机出现之前常在模具制造、工业设计等领域被用于制造模型,而现在将会逐渐普及到每个人的家庭。
由于Arduino以及之后3D打印机的出现,还有以前的激光雕刻机之类的工具,使得人们能够很容易的实现自己的想法,减少了创客行为发生的基础条件,扩大了创客行为的涉及范围。比如原来我们想自己制作一个板凳,我们需要很多木工技能,需要能够熟练使用斧子、刨子、锯子、凿子等工具,这些都需要我们花很多时间来学习和练习。而现在我们只需要把设计的图纸输出到3D打印机当中就可以了。再比如原来我们想自己制作一部手机基本是不可能的事情。而现在我们可以通过Arduino及相应的GSM扩展板、液晶显示扩展板以及多按键扩展板加上可充电锂电池就能够完成电路部分的制作。而外壳部分我们也不用花上几十万去开模,只需要设计个模型交给3D打印机就可以了。
颠覆制造业
现在这个时代,只要你有想法,基本都能够通过快速学习获得相应的能力,再通过简单易用的工具就能够实现这个想法,不用像以前一样需要进行长时间的前期学习和练习以及大量的知识储备。所以这个时代被称为创客时代,每天各种各样的人制作出各种有意思的东西,这对传统的制造业是一次颠覆。长期以来,由于大多数人的想法在实际制作实现的过程中需要耗费很多的时间,所以最后能够持续地进行创客行为的人少之又少,很多人只能将自己的想法藏在心里,而在新工业革命的创客时代,创客行为一样会呈现井喷式的增长,而随着创客行为的增加,相应的创新、创造也会随之增加。
作为创客,除了想法和动手之外,还有一点也很重要,那就是分享。我们之所以能够快速地学习到相应的知识和能力,完全取决于创客当中开源、共享的精神。所以为了让每个人都能加入创客的行列,分享一定是作为创客的一个重要标准,越多的人分享,就会让越多的人加入到创客当中,就会带动更多的人去实现他们的想法。创客之间提倡知识分享,允许他人在自己的知识或是硬件电路的基础上完成创作,但必须注明出处,并且自己的制作也要基于这个原则共享出来。这个推动整个创客时代的发展。当前社会比较浮躁,大多数人都想着赚钱,能够静下心来动手实现自己想法的人越来越少,这种环境下就更需要我们多去分享和交流。创客空间是创客们经常交流和碰头的场所。这里你除了能够找到从事各行各业的创客,还有很多加工用的工具可以使用。后面这一点解决了在自己家里无法使用中大型设备的问题。2007年的时候,全球只有40个创客空间,而如今这个数字已经增长到了1300多个,在将来,这个数字一定会更多。
创客空间鼓励分享
创客空间数量的激增,主要有两个原因,一个原因是所有人都希望能够找到和自己志同道合的人一起作某件事,另一个原因是所有人内心都有表现自我的欲望。创客空间正是因为这两点原因才对创客具有如此浓厚的吸引力。本人在北京创客空间发起的C2D2分享会就是一个创客之间交流分享的平台。分享会在每周三晚上的7点半开始,我们找来各个行业、各个领域有想法喜欢动手的朋友过来分享他们的创客经历,让其他创客能够了解不用领域、不同专业的知识,通过多领域的交叉希望能够让大家碰撞出新奇的灵感和想法。
通过分享会我们发现中外创客的想法有很大不同。国外的创客更勇于尝试自己不擅长的事情,更喜欢尝试新鲜事物,坦然面对失败,很喜欢挑战一些被认为是本该如此的事情,创客行为的出发点通常是好玩。比如在Arduino出现后,国外的创客更愿意去尝试着使用它,尝试着自己是不是也能制作点电子方面的作品,也正是因为这种尝试,才使他们发现Arduino相比于传统的单片机开发是如此的简单易用,进而欲罢不能。而中国的创客往往更关注商业因素,更喜欢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做一些新的尝试,对于新鲜事物首先想到的不是自己去尝试,而是希望能找到一个相应的合作伙伴,或者就是看看有没有其他人之前尝试过这些新鲜事物。这可能和中国的创客更关注商业因素有关,他们希望能通过一些手段减小创客行为失败的风险,但这样带来的问题是也不太容易产生非常优秀的创客作品。这就像游戏开发中,技术人员的理解总是和游戏策划的理解存在偏差,而如果游戏策划不了解具体的技术实现,也很难策划出优秀的游戏。
不过在中国,创客的作品更容易商业化。在国外,人工成本高,材料及电子元件的购买价格贵。而在中国,很容易就能买到物美价廉的原材料进行产品原型设计,同时有很多小批量生产、快速反应的加工厂能为创客提供加工生产服务,创客利用这些有利的资源去创业将会十分的便利,无论是对于创客,还是对于当地的实体经济都会带来好处。很多国外的创客都说中国是创客的天堂,纷纷来到中国,作为国内的创客更应该利用好这个优势,我相信将要到来的创客时代一定是中国的。(程晨,创客布道师,北京创客空间C2D2创客主题分享会发起人)
特约撰稿 程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