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技术大渗透 颠覆传统行业

  • 来源:计算机世界
  • 关键字:移动设备,BYOD,平板
  • 发布时间:2014-03-05 13:25

  在国内很多银行里,手机和平板电脑已经实现自助柜员机的部分业务。当你步入银行,在取号机上刷了一下银行卡,后台系统马上调出了你在这家银行的过往业务,甚至刷卡记录,立刻推送到大堂经理的平板电脑上。在等待过程中,大堂经理会把你感兴趣的业务或者基金推荐给你;当叫到你的号时,柜台营业员已经把需要的表格和资料准备好。

  在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通过医院的移动终端和无线网络环境,通过移动设备,医生下达遗嘱、护士执行医嘱的过程已经不再新鲜;在消毒供应室里,消毒供应包由谁来消毒、消毒过程和有效期管理都已经在移动医疗的环境下来监控;甚至连熬制中药的过程都能通过移动终端监控。

  无论是银行还是医院,甚至物流、零售、教育、政府等各行各业,移动办公系统都在不断提升用户的体验,有效缩短处理时间,提升行业效率。

  移动设备已经逐渐嵌入到许多行业的IT系统中。IDC 2013年调研数据显示,预计2014~2015年,商用平板电脑采购量渗透率将达到38%,而其中20%为解决方案应用。通过移动技术帮助组织实现创新及差异化战略已经成为CIO和CTO在当前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新的发力点。

  你是否还记得这样的场景?医院走廊中,护士推着急症或住院病人往来于各诊室进行检查;门急诊输液室内,一边是护士配药、注射忙碌的身影,一边是病人焦急的等待。在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通过移动设备,医生下达遗嘱、护士执行医嘱的过程已经不再新鲜。在消毒供应室里,消毒供应包由谁来消毒、消毒过程和有效期管理都已经在移动医疗的环境下来监控;甚至连熬制中药的过程都能通过移动终端监控。

  在国内很多银行里,手机和平板电脑已经实现自助柜员机的部分业务。在这些设备上可以实现在柜台和自助柜员机上一样的操作。当你步入银行,在取号机上刷一下银行卡,后台系统马上调出了你在这家银行的过往业务,甚至刷卡记录,结果立刻推送到大堂经理的平板电脑上。在等待过程中,大堂经理会把你感兴趣的业务或者基金推荐给你。当叫到你的号时,柜台营业员已经把需要的表格和资料准备好。你会觉得,银行很重视你,知道你要干什么。

  事实上,移动设备自从诞生以来,已经逐渐嵌入到许多行业的IT系统中。无论是银行还是医院,甚至物流、零售、教育、政府等各行各业,移动设备和解决方案都在不断提升用户体验,缩短处理时间,提升行业效率。

  在此前IDC面向快销/零售、医疗、政府、教育、金融等五大行业的调研中发现,以商用平板电脑为代表的移动终端在行业应用的渗透率日益增长。数据也显示,2012年和2013年中国商用平板电脑的出货量分别为269万台和636万台,保持162%和136%的增长率。

  从单一的小应用到如今全面渗透,从无关痛痒到举足轻重,移动设备和应用在企业业务中再也不是边缘化的“小角色”,而是提升企业业务价值的有效工具。

  深入细节

  你见过中国大妈手持PDA工作吗?没错,这一场景就出现在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的数据采集现场。在北京昌平区的回龙观地区,由于小企业数目众多,每个居委会经过PAD数据采集软件培训的“大妈”们成功化身普查员,她们不再用纸和笔,一台联想的7寸PDA就是数据采集终端设备。经过简单的点选和汉字输入,即可完成对普查商户的GPS定位、底册信息核查和相关证照拍照。普查员在采集完成后,数据信息当场就可以直接向国家联网直报平台或统计内网报送。数据采集、报送、处理等手段的自动化、电子化,大大提高经济普查的信息化水平。

  记者在国家统计局网站上看到,2013年以来计划用于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的移动采集终端(PDA)集中采购项目设备预算逼近6亿元,累计采购40余万台。

  目前,市场在售的PDA品牌包括联想、清华同方旗下E人E本、惠普、多普达、华为、华硕、宇达电通、海尔、戴尔等。一组来自中央政府采购网的数据可以一窥PDA市场巨大的市场前景。2013年6月,国家统计局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试点用移动采集终端(PDA)项目成交,华为、E人E本与联想分别以采购金额39.95 万元、29.85万元和39.8万元中标。9月,国家统计局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采集终端设备(PDA)项目中,联想和E人E本再次中标,中标金额较试点采购时有较大幅度的提升。10月,国家统计局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采集终端设备(PDA)项目中标公告中,联想再次以26574.5万元的金额中标。当然,政府大量采购PDA设备只是一个开端。有PDA生产企业工作人员表示,下一步重要工作是通过实施项目进一步了解政府用户的需求。

  联想集团中国区大客户事业部移动互联行业应用总监王磊表示:“移动终端已经应用到了公司业务的研发、生产、销售、管理等各个环节中,新技术、新模式的出现,让越来越多的企业IT管理者从关注IT效能本身,到关注IT如何为业务决策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撑,IT已经从幕后走向台前。”

  可见,移动对于企业的转型和创新变得越来越重要。平板、笔记本电脑等移动终端的应用,增加了数据流动性,改变了企业办公方式,也推动企业业务的开展和变革。通过移动技术帮助组织实现创新及差异化战略已经成为CIO和CTO在当前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发力点。

  “移动设备用在销售环节常能发挥事半功倍的作用。在联邦家私的门店中,销售人员只需用手机扫描一款沙发的条码,就可以在系统中查询到该沙发在哪家工厂还有库存、库存量为多少。”联邦家私CIO邹小川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介绍,在大批量定制的流程中,销售人员还可以通过平板电脑、手机等移动终端了解沙发中现有多少部件原材料是有库存的,还有哪些原材料需要采购,从而指导生产部门进行合理排产。订单下达后,生产部门会接受到一个自动生成的信息,例如一百套沙发还需要备齐多少面料、框架等;与此同时,销售人员对于生产周期也能一目了然。“这种前后端信息的统一融合使信息流通变得更加透明,而整个监控系统也将这种融合完全记录下来,便于管理。”

  前后端信息的集中管理对于售后服务也会形成有力支持。邹小川举了一个例子:“有次广东的一个顾客投诉说产品运到他家时某些部分破碎了。那我们就可以在系统中查询到这个部件是哪年哪月、哪个批次、哪家生产的,在这个生产过程中有没有可能出现相关质量问题。将责任追溯上去。”

  “企业目前对移动解决方案的需求非常迫切,而且这种需求更多来自于企业的高层,即CEO、董事长而不是CIO。”用友公司高级副总裁郑雨林经常被很多企业的CEO询问,为什么公司的很多流程不能跑在手机上。“移动设备才是云计算最主要的终端。现在,移动终端已经超过桌面,成为消费和企业计算的第一终端。但在企业计算方面,我们看到中国的B2B市场还是格局未定。”

  成本可控

  目前,移动互联网在企业信息化领域得到了大量广泛的应用,它将服务和沟通的触角不断延伸。

  邹小川认为,BYOD已经进入了基本可控的阶段。他告诉记者:“基于现有的带宽战略,数据流量的成本已经基本可控,所以在成本控制上已经消除障碍。而智能移动终端的普及也将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变成实时在线,员工可以不带PC,但不会不带智能手机,所以在这种实时在线中,我们也可以实现人员之间和组织之间的协同办公。”

  可以说,在这种协同的基础上实现成本可控,是移动互联信息平台的价值所在,也是它得以快速推进的基础。

  在英特尔,10万名员工分布在63个国家的164个园区里,他们在使用15万台联网的系统和4万多部手持设备。如何提供稳定可靠的服务,激发鼓励员工创新是英特尔中国区首席信息官王彦斌工作的最大挑战。在他看来,使用体验比设备本身更重要,这使英特尔IT部门的根本性质和角色发生了改变,他们必需更加灵活和快速地应对每个员工和部门的需求。

  “IT部门在过去总是各种潮流的追随者,通常是最后一个部门获得系统和设备升级。但如今,许多IT团队正逐渐引领变革的浪潮。我们不止支持变革,还有机会推动它。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变得更有作为、更具影响力、更有功效。”王彦斌表示。

  IT部门通常的职责是,给每个员工一台标准计算机,安装一套业务应用程序,用网络相连后保持系统运行,并解决其出现的各种问题。但在不久之前,英特尔的员工开始提出使用类似他们家庭电子设备及其性能的要求。他们希望在工作中使用自己的智能手机,以便随时随地保持联系并提高工作效率。“我们在三年前实施了Bring Your Own Device (BYOD)计划,目前在我们企业网络内的移动设备接近45000台,其中约55%是员工自己的。”由于这项项目,员工每天节省了57分钟的工作时间。

  王彦斌认为,对这些需求作出的响应,不止有利于员工,对整个企业也是有其优势。在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成本的同时,还能帮助业务部门改进产品。2013年,英特尔就为员工配备了将近1.4万台触摸式超极本,“这也是我们今年最大的成就之一”。

  实现创新

  IDC 2013年调研数据显示,该年度全球平板电脑销量将达到2.27亿台,到2017年预计可达到4.07亿台。商用市场所占比例将由2013年的13%上升到2017年的20%,预计2014~2015年,商用平板电脑采购量渗透率将达到38%,而其中20%为解决方案应用。同时,全球移动工作者的数量在2015年会超过1/3,这意味着,企业对于移动解决方案需求越来越大。在很多方面,以消费用户的要求为导向的技术发展速度远远超过传统企业级技术。

  特别是在教育、医疗、政府、金融、电信等技术和知识密集型行业,移动应用将极大地促进行业业务增长和运营效率提升。例如,在保险、银行和快消品行业,移动应用能够有效解决其实际的业务需求,成为基层员工日常工作中必不可少的辅助工具。而医疗和教育等行业客户的建设较为迟缓,政府行业主要以稳定安全为主,用于领导办公审批、移动执法居多。

  平板行业新兴国产品牌伟彦是目前国产平板在行业应用中的一个典型代表。伟彦前身其实是东莞一家相对大型的代工工厂,在2013年才正式创立自己的品牌、做自己的产品,目前发布了三款平板电脑。伟彦品牌联合创始人周永表示,目前伟彦的SurgeTab PH101型号平板电脑已经在上海小学正在推行的“电子书包”项目中被引入试点学校的课堂和教学。不过,周永也坦言,伟彦此次与上海签订的“电子书包”项目只涉及到3000多台平板电脑,而且项目的达成也是在微软牵头的情况下进行的ODM。

  在艾美特电器有限公司,移动应用不仅为企业自身服务,还成为了艾美特为其供应商提供的一项增值服务。艾美特电脑咨询部协理陈镛生介绍:“以前我们需要供应商上门取货时,只是发个短信提前通知供应商,供应商的司机就会来艾美特取货。这位司机可能早上出门,晚上才回到公司,给老板解释说因为在艾美特排了很长时间的队,等待取货的时间太长。事实却并非如此。”

  针对这种情况,艾美特信息化部门专为供应商设计一个小的付费应用,每当司机将货取走之后,都会有短信发送到供应商管理者手机上,告诉对方何时已经领货。这个应用的服务费按照与供应商之间的交易额进行收费。例如年交易额1000万以上的供应商,一年也可能只交5000元服务费,对供应商而言可谓微不足道的一笔费用。而一个小小的增值服务拉近了双方的合作效率,不仅提升了艾美特自身的效益,也为供应商带来了效益。

  赛莱拉国际集团是国内一家从事干细胞技术全产业链的生物与新医药企业。采用联想乐Pad自动化管理(SFA)解决方案后,赛莱拉的销售人员通过手中的乐Pad移动终端,可以将企业的销售管理平台外延,业务主管也可以监管在外销售人员,并实时了解销售情况、库存等信息,针对市场变化及时做出决策。

  其实,移动应用逐步深入到业务层面也使业务人员充分利用了碎片化的时间,大幅缩短了决策周期。据IDC的调研数据显示,70%的商家正计划基于移动技术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服务,34.2%的CIO认为移动技术可以带动生产力的提升,80%的用户愿使用多屏来体验服务,电子商务移动终端在全部订单量中占比达到10%。这些数据表明移动终端解决方案在提升生产力、加速决策制定和改善客户服务等方面为企业带来了更多的价值,已然在各行业领域大规模普及。

  用友今年将发布几款基于公有云平台的服务,这些服务都是基于移动的,因为企业目前对移动解决方案的需求非常迫切。郑雨林介绍,从目前来看企业对于移动解决方案更加关注三个方面。首先是企业跟客户、跟员工的沟通和协同;其次是分析和审批办公流程,这主要是面向管理者;最后是大数据的采集和现场作业。

  本报记者 王臻 王博 别坤 宋辰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