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改革资本论

  编者按

  国资国企改革已不是新鲜话题。然而,因牵系广泛,利益重大,每当相关政策出台,仍会在全国各地掀起舆论热潮。

  数月来,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中关于国资国企改革的明确指向引来热议不断---以管资本为主加强国有资产监管,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组建若干国有资本运营公司,支持有条件的国有企业改组为国有资本投资公司。

  仅仅一个月后,国资第一重镇上海就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深化上海国资改革促进企业发展的意见》(即“上海国资国企改革20条”)。

  这并不是因为上海跟得快。恰恰相反,上海的国资改革从未间断过。在这一轮中央部署的国资改革之前,上海市就已经在2011年出台的“十二五”规划中提出要“加快推动国资从一般竞争性领域退出步伐,建立国资运营新平台,增强国有股权的流动性,鼓励国资向基础设施、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社会民生等领域倾斜”,“大力推进国有企业集团整体上市或核心业务资产上市,逐步取消企业集团管理层级,力争市属产业类国资证券化率达到90%左右”,直切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要义。上海家化、绿地集团、上海城投等都是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鲜活案例。

  未几,全国各地方紧随其后,重庆、广东、黑龙江、天津、山东、江西、河南、海南等地纷纷出台文件,并定调了本地国企改革思路。一轮新的国资国企改革新浪潮正在兴起。在全国两会上,这一话题也是亮点之一。

  中国的国资国企改革远非一帆风顺,似乎总是被贴着“国有资产流失”、“国有资产贱卖”、“外资侵占”等标签,坎坷中前行。

  本刊这组封面报道,探讨员工持股改革的可能方案,关注上海等地的先试先行,希望能为涌动中的国企改革助力。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