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冰竹:银行应该拥抱互联网金融

  • 来源:瞭望东方周刊
  • 关键字:闫冰竹,银行,互联网金融
  • 发布时间:2014-03-19 08:36

  互联网对传统经济的渗透程度不断加深,互联网金融为传统金融注入了活力,正在开启金融变革的新时代

  围绕着“余额宝”是否应该被取缔,激烈的争论至今仍未平息。

  在这个看似简单的事件背后,是以银行为代表的传统金融业与新兴的互联网金融之间的战争。

  那么,银行业应如何看待和对待互联网金融?在被千呼万唤加速改革的今天,银行业又将如何发力?

  对此,全国政协委员,北京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闫冰竹给出了自己的解答。

  互联网金融开启金融变革新时代

  《瞭望东方周刊》:2013年被称为互联网金融创新发展年,你怎么看待这个新兴事物?

  闫冰竹:作为金融和互联网交叉融合的产物,互联网金融是当前最具创新活力和增长潜力的新兴业态,也是我国深化金融改革、加快金融创新的关键领域。

  一方面,互联网金融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了便捷化服务。作为内生性金融创新模式,互联网金融的出现使传统金融业务更加电子化、信息化、便捷化,加速了金融产品创新,进一步降低了服务成本,提高了金融资源配置效率。

  然而另一方面,它又对传统金融业态形成了跨领域冲击。互联网金融具有创新性高、灵活性强、技术优势明显等特点,将给商业银行带来竞争手段更灵活、市场反应更灵敏、创新能力更强的新对手,对商业银行的传统经营模式、盈利模式和服务模式形成跨领域冲击。

  值得注意的是,互联网金融发展模式超越地域和时间的限制,增加了资本市场交易的频率,对流动性风险有一定放大效应,带来了诸多不确定性。虚拟账户的产生使网络金融逃出了传统金融流动性监管的体系,增大了潜在风险。从金融产品交易的视角来看,互联网金融虽然使得风险对冲需求下降,但并未从根本上改变各类资金配置型金融活动的风险要素,对金融风险管理提出新要求。

  不能否认的是,互联网金融为金融业战略转型提供了新动力。互联网企业已经从单纯的支付业务向小额信贷、现金管理、资产管理、供应链金融、基金保险销售、信用卡还款等银行业务全面进军,给传统银行业带来很大的冲击。银行业若想生存发展,必须谋求转型升级,转变以往的以存贷款业务为主的单一业务发展模式,向综合化、多元化、多渠道化的经营模式转型。

  对于互联网金融,我认为银行应该积极拥抱而不是排斥,这样才能在新时代找到新的突破。互联网金融创造了共生与竞合的业态环境,深刻改变了银行业发展格局,但本质仍然是金融,单纯的互联网无法满足所有客户特别是高端客户的个性化金融需求。而银行业可以利用资本、客户资源、信用和风控能力等优势,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将已有优势与新兴技术更有效地结合,获得新的发展机遇。

  总体上,互联网对传统经济的渗透程度不断加深,互联网金融为传统金融注入了活力,正在开启金融变革的新时代。

  打造“全能智慧银行”

  《瞭望东方周刊》:面对互联网金融蓬勃发展带来的新挑战与新机遇,北京银行在互联网金融方面作了哪些探索?

  闫冰竹:长期以来,北京银行高度关注互联网金融的崛起。面对互联网金融蓬勃发展带来的新挑战与新机遇,北京银行以积极和开放的心态拥抱互联网金融,在互联网金融领域努力探索,升级传统商业模式,积极转型调整,促进金融和互联网的深度融合。北京银行明确提出实施科技引领战略,打造“全能智慧银行”,致力于为金融插上科技的翅膀。

  一是率先推出直销银行模式。北京银行通过与境外战略合作伙伴荷兰ING集团深度合作、精心研发,正式开通直销银行服务模式,此举标志着国内第一家直销银行破土萌芽。

  二是积极加强跨领域合作。近期北京银行与小米公司签署了移动互联网金融全面合作协议。双方将在移动支付、便捷信贷、产品定制、渠道拓展等多个方面探讨合作,未来将基于小米公司的互联网金融平台探索综合金融服务,包括NFC、理财和保险标准化产品销售、货币基金销售平台以及个贷产品在互联网终端的申请等。

  三是着力打造网络链品牌。针对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慢等特点,北京银行推出网络供应链品牌“网络链”,并与第三方支付快钱清算信息有限公司签署了全面战略合作协议,着力打造互联网供应链金融。

  四是不断扩展多元服务渠道。面对日新月异的互联网新技术,北京银行紧跟时代步伐,为客户多渠道、立体化搭建金融服务平台,包括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电话银行、自助银行、微信银行等。

  未来,北京银行将放眼未来,主动作为,用敏锐的战略眼光审时度势,以互联网思维、金融思维、全球化思维为引领,全面打造互联网金融领域的亮丽品牌。

  利率市场化是银行继上市之后的

  “第二次革命”

  《瞭望东方周刊》:金融改革继续深化,也将成为今年继续热议的话题,而其中利率市场化更是重中之重。你认为利率市场化对中小银行带来的最大挑战是什么?应当如何应对?

  闫冰竹:中国的利率市场化是一个经过慎重考虑、科学规划、有序推进的历史进程,极大地适应和促进了我国经济金融的稳定健康发展。通过利率市场化,有助于更好地发挥金融要素价格在市场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今年以来,中国金融改革的进程明显提速,利率市场化不断迈出实质性步伐。从未来趋势看,利率市场化是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的必由之路,被称为银行继上市之后的“第二次革命”。

  从国际经验看,利率市场化将对中小银行带来较大冲击。

  一是考验业务升级能力。利率市场化直接冲击银行传统业务,中小银行特色化经营优势,也将受到价格竞争的直接冲击。

  二是考验资金定价能力。市场情况和客户需求随时变化,考验中小银行的定价方式、定价程序和定价策略。

  三是考验风险管理能力。利率市场化将增加影响利率水平的因素,利率波动频率和幅度会显著提高,利率期限结构也更为复杂。

  面对冲击挑战,需要社会各界从巩固银行业改革成果的战略高度,加大对中小银行的关注关爱和政策支持力度。从北京银行自身来说,我们将继续加快战略创新和经营转型,以差异化和特色化产品服务迎接利率市场化挑战。

  《瞭望东方周刊》:为了应对未来严峻的生存挑战,北京银行如何展开新的战略布局?

  闫冰竹:应对未来更加复杂多变的市场格局、更加严峻的竞争形势,北京银行将坚定不移地坚持改革创新,稳步推进“四化一型”发展战略,力求赢得差异化竞争新优势,推动北京银行在平稳发展中创造更优异的业绩。

  一是坚持品牌化经营。着力培育在“科技金融”、“文化金融”、“绿色金融”、“民生金融”及“消费金融”等方面的经营特色,以特色化品牌赢得市场、赢得客户、赢得未来。

  二是加快区域化布局。以北京市场为根基,夯实环渤海、长三角及珠三角市场,深耕中西部,构建辐射全国主要经济区域的经营服务体系。

  三是加快综合化发展。以银行业务为核心,发挥保险、基金、消费金融、金融租赁相互协同、交叉销售的功能,为目标客户提供一站式综合金融服务,降低资本消耗,实现差异化竞争和收入多元化。

  四是推进国际化合作。继续深化与ING集团、国际金融公司、桑坦德消费金融公司、巴黎保险集团、加拿大丰业银行等的战略合作,全面提升国际化经营管理能力和水平。

  五是坚定不移地走资本节约型道路。探索形成资本占用少、经济效益高、发展质量高、可持续增长的绿色发展道路,实现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型。

  《瞭望东方周刊》记者张瑜 | 北京报道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