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鲜食玉米产业特征
种植面积:约30万亩,其中甜玉米不足10万亩
规模变化:每年面积增大15-20%
主流品种:真好、彩甜糯617、京科糯2000
品种潮流趋势:成都周边逐渐接受甜糯品种,其他地区偏好白糯
天天涮火锅,四川在外界的印象中适宜懒洋洋地生活。农财宝典记者走访四川鲜食玉米市场后,发现鲜食玉米产业在这里发展似乎也拥有了这种气质,呈现懒洋洋一派。
种植面积小,各方重视程度不够,鲜食玉米产业在四川发展缓慢,但蕴藏着潜力。
种植面积小 市场小
据四川省种子站资料显示,2013年四川省玉米种植面积约为2000万亩,鲜食玉米种植面积约30万亩,仅为普通玉米面积的1 . 5 %。成都市农技推广总站站长曾必荣说:“2013年成都市鲜食玉米面积有5万亩左右,而同期普通玉米就有67万亩。”成都种业协会蔬菜种子分会会长李春文介绍,成都常年蔬菜面积有30万亩,秋季种菜高峰时可以超过150万亩。也就是说,鲜食玉米的面积很小,与大田作物玉米相比是“小巫见大巫”,在蔬菜品类中也很不显眼。
“成都市的两个种子市场有50-60家鲜食玉米种子公司。”根据李春文的介绍,记者走访了其中一个市场。
市场中有20多家公司在销售鲜食玉米种子,不过,有公司公然在销售未在四川审定的鲜食玉米种子。一家公司道出了苦衷:“四川每年参加审定的普通玉米品种有100多个,鲜食玉米仅20多个,通过率很低,小公司很难拿到货卖。”
四川省农业厅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管理和指导工作主要针对普通玉米,至于鲜食玉米,都是农民自愿种植,“就好像门前种的蔬菜。”关于成都种子市场的这种乱象,该工作人员未做解释。一位知情人透露,“只要在种植过程中没有出现问题,政府一般不处理。”
针对种子公司提到的品种审定难问题,记者从四川省种子站官方网站上查到,从1984年至2014年初,通过国家或四川审定以及引种的玉米品种共506个,其中,鲜食玉米品种仅有43个,占总数的9%。不过在43个品种中,有13个品种已经停用。
作为省内最大的种企,仲衍种业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仲衍”)经济作物部经理刘敬东表示,尽管公司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育种,20多年过去了,仲衍只有“真好”一个品种通过审定。
糯玉米是市场主流
相比普通玉米,鲜食玉米研发在四川较薄弱。刘敬东介绍,在四川众多科研院所中,只有四川省农科院的几位老师和四川农业大学的玉米中心在做相关科研工作。
四川市场偏爱糯玉米。李春文说,中心城市消费群偏爱甜玉米,像成都新都区的彩甜糯玉米和金堂县的甜玉米种植面积较大,而四川其他城市消费者主要食用白色糯玉米,京科糯2000依旧是市场主流。
四川方圆种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忠烈做鲜食玉米种子生意已经12年了,如今,其公司代理6、7个品种。他说最初的时候,人们普遍喜欢白色的糯玉米,后来彩糯受欢迎,又接着向紫白、红白彩甜糯过渡。虽然本土育种实力不强,但四川市场上品种更替很明显,渝糯7号、京科糯2000、彩糯2号、彩甜糯617、真好等品种竞争激烈。
“近三年鲜食玉米种子的市场争夺已经结束。”成都丰裕种业有限责任公司销售部经理张嵩认为,京科糯2000、万甜2000、正甜68、京花糯2008和真好(彩甜糯)等已占据各自的市场“领域”,成为主流品种。
加工滞后 种植收益有潜力
目前,成都市、攀枝花市、南充市和内江市是四川省鲜食玉米的主产区,但是鲜食玉米的加工很滞后,没有形成产业链。李春文认为,本地人习惯鲜食,受邻省云南鲜食玉米外销的影响,本地玉米很少外运,主要供应本省;刚上市时货源很少,加工成本骤升,后期雨水多,上市的玉米品质变差,不适宜加工。
位于成都市新都区的新都万勋玉米专业合作社目前种有鲜食玉米600多亩,以糯玉米为主。社长宋世科一直有做鲜食玉米种子经销,在他看来,鲜食玉米是有潜力的。
春季种鲜食玉米一亩可赚4000元/亩,秋季一亩则可赚2500元,一年共收入6500元/亩。而普通玉米一年一季,只能赚1000元/亩。目前,比起蔬菜动辄十数倍的价格波动,鲜食玉米较为稳定,5月刚上市2.5元/斤,之后便稳定在1-1.5元/斤。成都周边地势平坦,人多地少,精耕细作,适合鲜食玉米种植。目前,新都区有鲜食玉米种植2-3万亩。
鲜食玉米在四川的发展空间将会扩大。刘敬东表示,精耕细作是未来农业的发展趋势之一,普通玉米种子的市场潜力不大,“仲衍”公司将会大力发展鲜食玉米业务。四川省甜糯玉米专家杨跃华认为,鲜食玉米种植面积在未来几年将会出现15-20%的增长。
《农财宝典》记者 赵思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