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郊媒体人

  • 来源:方圆
  • 关键字:拆迁,宋庄,燕郊
  • 发布时间:2014-04-22 08:52

  我的住处燕郊镇如今可谓全国有名了,不管到哪儿出差,总有人对我说,是不是新闻上说的那个睡城?还有人说,不就是电视上说的“老人凌晨五点给子女排队的那地儿。”

  2010年我刚来北京流窜至东六环附近的宋庄,那里杂住了几百个画家,每天早上几乎跟画家们豢养的鸡鸭藏獒等畜生一起出门,晨跑经过农民的玉米地,能撞到受惊吓的刺猬。我那时觉得宋庄真是块乌托邦,一百个不收门票的画廊天天逛不重样,各种黄土画、藏族画、后现代的展览等着我消遣,没事跟左小诅咒、于建嵘之类的愤青唠唠嗑,晚上跟老画家们的小情人搭搭话,顺便再摆弄点丹青笔墨啥的。我想中国最接近巴黎左岸、纽约格林尼治村的地方就是这里了。

  但好日子很快没了,也怪我来得晚,当时宋庄到处传闻要拆迁,政府把村民的院子收回来再扒掉,建成崭新的北京四合院,然后租给艺术家,不少艺术家本来就不富裕,担心房租上涨,就往东边的诸如大兴庄、辛店等村子撤,因越往东房租越便宜。结果有一天,他们发现跨过潮白河就出北京界到燕郊了。

  我那时怎么也想不到燕郊将会是往后余生很长一段时间的老巢。既来之则安之,这也是被逼的。去年冬天,我参加朝阳区某酒店一个百来号人的媒体人年度派对,喝酒时有人问我住哪儿,我说燕郊啊,他说这是他跟第三个燕郊人碰杯子了。那天晚上,我们一拨五个人拼车回燕郊,他们拉我进入一个30人微信群,都是安家在燕郊的媒体人。这个群很活跃,我喜欢里面不同杂志报纸记者间的叽叽喳喳漫天胡侃。当然,我们也谋划让燕郊的名声更响彻,更名“燕郊福利亚州”,口号是“从此不进北京门”。就像海明威、菲茨杰拉德在巴黎学艺时有个文学教母斯坦因一样,我们也认专栏作家木子美女士为我们的文魁邻居。

  为何媒体三天两头的关注燕郊,也许你跟我到饭桌一看就明白。南方系某都市报首席记者说:“你们去路中央拉横幅,我帮你发一篇稿子。”另一个跑财经口的记者抱怨,“上次央视二套拍的排队等车太夸张,搞得人都不敢来了。”一个跑政法的记者说,“是我拉他来拍的,人家就采访两个人就坐车走了。”另一个门户网站编辑说,下次咱请一些专家、副市长之类来组织个论坛,主题就叫“论燕郊如何响应京津冀一体化”你看,我们燕郊不火才怪。

  文|张慧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