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马特”让我慢慢靠近你

  • 来源:今日文摘
  • 关键字:杀马特
  • 发布时间:2014-05-27 12:41

  优酷网上有一个视频叫做《杀马特遇见洗剪吹》,内容是网友“五色石南叶”改编翻唱韩国歌唱团体SHI-Nee歌曲《Ring Ding Dong》,被观看了超过240万次。在微博上,“杀马特”一直是一个高频率用词,但是,它几乎都是作为审丑狂欢下的贬义词而存在。他们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群体?今天,让我们慢慢走近“杀马特”。

  不懂英文也算“杀马特”

  早上6点,王健从西北旺的出租屋中起床,穿着睡衣裤到走廊里的公共卫生间洗漱。他一边哼着《最炫民族风》,一边蘸着自来水打理着才染成黄色的头发,准备开始一天的生活。

  王健今年23岁,从安徽芜湖来北京快4年了,换了七八个工作,干过发廊、做过保安、当过司机,曾自己开过小饭馆,如今在西北旺一家洗车行工作。

  在北京这四年时间,王健虽然还说了一口标准的普通话,但已逐渐变成一个标准的“杀马特”,虽然他白己还不是很明白“杀马特”的确切含义。因为他的英文程度仅限于说“拜拜”和“三克油”,他怎么会明白这个音译于“托福”单词的词汇已经变成自己的代名词?“杀马特”其实音泽于英文smart,意为时尚的、聪明的。但由于文化知识精英的话语垄断与价值重构,让“杀马特”从“smart”一翻泽成中文,就成为了其反义词。

  王健中专都没有毕业,小学时也曾考过90分以上,但到了初中因为抽烟、逃学,学习成绩逐渐滑坡,勉强上了当地的技校,家里还指望他能学一技之长,但是生性不爱学习的他因为一次打架,被学校除了名。一气之下,王健决定自己到北京发展。

  “杀马特”的群画像

  在人们的眼中,“杀马特”们是这样一个群体:留着怪异发型,穿着夸张,佩戴古怪,浓妆艳抹,气质诡异,来白农村或城乡结合部的90后青年。

  王健和他的朋友很符合“杀马特”的这些特征。在西北旺的出租屋里,有不少王健的朋友,他们一样染着五颜六色的头发、穿着动物园淘来的“时髦”衣裤,闲了就钻网吧,除了打游戏,最喜欢做的是整理自己的QQ空间,把蹲厕所时的一系列白拍,从山寨手机上传进QQ空间。有时通过视频聊天认识新朋友,就约到附近的大排档吃个烤串、喝点啤酒,或者打打纸牌,乐得悠闲自在。

  “杀马特”,其实是一个非常有趣的青年亚文化现象。这些“杀马特”青年们,与近年流行起来的“洗剪吹组合”形象一起,构成了当下中国一个值得关注的群体:新生代农民工。

  一眼可以看穿的“杀马特”

  王健和朋友们有着类似的经历,从学校走出后,直接离开了家里人,进入了乡镇以上的中小城市或大城市的城郊,租住价格较低的民房或地下室,且是多人合租。他们都是理发店员工、保安、餐馆服务员、富士康的工人,也不排除在一些灰色和黑色地带的工作。和他们父辈很多都从事建筑业的苦活累活不一样,他们很难承受如此高强度的体力活。他们这个略显焦急的圈子,也是以同龄的老乡为主。当然,也延伸到网络世界,通过玩劲舞、QQ视频等,结识同龄的同兴趣爱好的网友。他们在身份层次与文化价值观上,有着较为显著的特征。各种网络口水歌是他们的最爱。

  当王健得知自己被称作“杀马特”时,难免吃了一惊。来到北京后,他一直努力构建一个自己心目中理解的城市人形象。他试图模仿,这在他们的群体中是一种风潮。他和朋友们一直在试图接近城市文化,成为他们的一员。然而,他们的白认的流行时尚,在众多城市人看来,却是惊悚、夸张、土气。性质是穿着劣质西装配着运动鞋的农民,只不过是另外的一种乡土气息。在这个消费社会,他们成为了审丑狂欢的消费品。

  改变“杀马特”的生活状态更重要

  百度词条显示,“杀马特”潮流据称开始于1999年,是对某些日本年轻人非传统穿着的片面模仿。但是“杀马特”在中国面临了特殊的挑战。城市年轻移民不太可能获得父母监管或社区支持,从而让他们脱离下层阶级。这就是中国年轻职场人士和受教育的精英阶层毫不留情地任意嘲笑“杀马特”的部分原因。

  社会工作者袁力敏认为,“杀马特”一族没有城市人才有的消费条件,也没有城市人特有的文化氛围。“这不是他们的错,他们的举动已经显示出他们对进步的渴望。”

  如果有足够的经济条件,“杀马特”们也会选择高档公寓、香奈儿、古驰、苹果,但大城市的生活压力让他们无法实现梦想。“杀马特”们并非天生就没品位,也并非主动选择“没品位”。“杀马特”的人多了,城镇化进程会更难。

  “杀马特”更多是一种经济地位,人们无须从生活状态、精神生活上对他们指指点点。“杀马特”的父辈们为中国的城镇化奉献了青春,多数人只能回到农村或生活在城市的边缘。相反,随着城镇化的推进,解决“杀马特”的经济地位问题、城市待遇问题已经摆在眼前,这是一个数量巨大的群体,他们的未来也是我们这个国家的未来。

  不考量“杀马特”的经济地位问题,人们会永远戴着有色眼镜旁观这个无辜的群体。“杀马特”的父辈们是失去的一代,“杀马特”们也有“将要失去”的趋势,我们是否该想想如何让“杀马特”们过上真正殷实、“smart”的生活?

  (黄柏当荐自《人民文摘》)

  文/王洁 责编/水寒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